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吃面了吃面了!

——今天的编辑 门牙

素椒杂酱面,其实是素椒面杂酱面的结合。

素椒面,由自贡人陈包包的红油素面而来。保留在自贡本地,就是自流井的担担儿面,传播到重庆,就是重庆小面。(回顾戳:)

成都的素椒杂酱面和担担儿面,严格意义上算是同宗同祖。新中国成立后,担担儿面开始逐渐从一种面食统称,分裂为成都人特指的一个面的品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素椒面里面加了肉臊,变成了素椒杂酱面。所谓“杂酱”,就是杂七杂八的酱。各种,都来一点儿——

成都人的杂酱,在煮的时候就要加甜面酱、豆瓣酱,调味时,再佐以花生酱芝麻酱调和。

成都市面上的素椒杂酱面千千万,到底哪家好吃?每论一回,都有一拨又一拨的人前来,各抒己见。(回顾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下三家,仅仅是最近吃到的还不错的素椒杂酱。说它报吃,每天总有那么多人踏破门槛。说它“顶”,我倒是想挨到去找一找,有啥子奥妙之处在里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坝壩面

面馆在培风路背后小区的坝子头,名字取得极好——坝中之霸。管你隔壁子、对门子卖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刚走拢,我猛然想起,约摸七八年前,我就来吃过,吃的回锅肉面。错过了招牌中的头牌——素椒杂酱,原来是在这儿等到在。

跑堂的大姐端上一碗面汤安客,初冬的清晨,似有暖阳。本想要杂酱、怪味各一两,大姐囫囵说不清,老板儿娘马上补位:哎呀,你去端面我来点,怪味不能点小份儿哈!

要我猜,莫不是一两面的份量有限,但是怪味面的臊子,起砍就整得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改换杂酱、回锅肉各一两,老板儿娘围腰一拴,揭开锅盖就丢面。面条受热,筋骨舒展,适时捞起。

另一个大姐接过碗小心翼翼地揭开装满臊子的不锈钢钵钵,将漏瓢轻轻伸进去,舀起一勺杂酱肉臊。

臊子长时间经受重油、重酱的浸润,真正到见天日这一步,只用捞干的起来,足以见得它在一碗面中掌控全局的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角站定,配角登场。和成都很多素椒杂酱一样,这碗杂酱面的好伴侣也是豇豆儿颗颗。豇豆儿刚断生,尚青绿。与臊子在面中的比例大约是3:1。

面很快上桌。面条属于中等偏细的棍棍面,相互之间绝不沾亲带故,独立,滑刷,好和,且巴味。

筷子飞速的转动,臊子的肉香已经跟随小葱香喷涌而出。碗底的熟油海椒一点点爬上每一根面条,使其微微红润。入口,第一感觉竟是酱油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碗面基本符合我对素椒杂酱的审美标准。不见蒜粒,略带蒜味,臊子瘦多肥少,不油不腻。混到嚼劲清晰的面条一起吃,口口生香。间或咬破一个青豇豆儿颗颗,随即为顺滑的面条调和一丝钝感,相得益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碗面吃完,真正的老板儿才急匆匆归来。一回来便抹起袖子上灶,炒起他的回锅肉。这边,手冲咖啡不紧不慢滴答滴,老板儿是个懂生活的“神算子”,那边出锅,这边咖啡正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碗面,一两,11元。我看招牌上写有一排小字“十年老店”,便问老板:你们是不是每一年都要换一块招牌?老板儿说,他已经在这坝子上开了14年。

地址:

传统杂酱面

敢在这家面门口一边接电话一边大声回答“我在云(营)门口”的人,都不晓得是好老的老成都。

敢把招牌面直接放到招牌并前缀“传统”二字的面馆,到底是不是一家资格老面馆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民路上,传统杂酱面小小一间。每天中午11:30开门,11点25,老板儿还在挨到放抽纸、摆筷子,络绎不绝的吃客好似蚂蚁搬家一样,慢慢把空桌子空位填满。

面只卖两个半小时,星期天还要休息一天。传统素面、素椒杂酱面、牛肉杂酱面、双臊面……黑板上写的那些常驻口味,以杂酱为主,稳中有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很实惠,素面和素椒杂酱才10元。我和朋友@淑华 @富贵 三个人,分别按照自己的喜好,点了素椒杂酱、双臊、双脆和海味,四个一两。再烫一份儿豌豆尖,完满。

老板儿娘在外面点单,老板儿在灶上一碗一碗煮面。遇到熟客光临,老板儿娘不忘提醒:几个蛋?先煎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碗面,等得稍微久了一些,都是老板儿独立作业,一碗一碗煮出来的。素椒杂酱端上桌,臊子颜色更深一些,面条看似韭菜叶子,但比一般的韭菜叶子厚,你说它是棍棍面哇,它又比棍棍面略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里面有明显生蒜颗颗,底味铺排得更加浓郁一些。一和,便是一碗深棕红。臊子的肥瘦比例大约是2:8,相比坝壩面的素椒杂酱,它更油润,偏猪油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朋友@富贵 是个“面条脑袋”。他最喜欢吃的一家面,就在传统杂酱面几步路之内,雷嫂。十余年吃到现在,念念不忘。

@富贵 说这碗杂酱面在他心目中只能算基本合格。相比雷嫂,它更偏重于杂酱,而非素椒。意思是,臊子的味道给得重,反而让基底的调味显得被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想起@向东 老师讲的:所谓杂酱,就是各种各样的酱,有芝麻酱,有花生酱……这家传统杂酱面的杂酱,便是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雷嫂就是白生生的臊子,全靠佐料兑得好。

@淑华 给出不同意见,她觉得这碗面刚刚好,“下次你去吃雷嫂,我就在这家点一碗素椒。”

地址:

长庆杂酱面

西北桥白马寺一带不缺好吃,更不缺好吃的面。长庆杂酱驻守一道铁门边,在此屹立多年。

走到这家来的时候,差不多要1点了,中午的后半段生意,店里店外坐满。

杂酱面没按两数报,小碗13元,大碗15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乍一看,长庆算是具备成都好吃面馆的基本条件:招牌名即招牌面,面的种类少,老板儿话不多,泡菜泡得还不错。

泡菜旁边,摆有一碗青豇豆儿颗颗,大抵也是为了满足部分吃客在其他面馆养成的风味习惯,老板儿特设这一碗“加菜”,你要吃,随便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杂酱面端上来,我脱口而出:湿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和前两碗偏干爽的杂酱臊子相比,长庆这一瓢根儿猪肉臊子更稀湿,但未成糊。一和,兵分两路:

油浸浸的部分欣然随面翻滚、融化、附着,最后只剩颗粒清晰的臊子,如蚂蚁上树一样点缀其中,一嚼,干香干香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条算是较粗的棍棍面,煮得略软,但不失筋道。混杂着煎得香中带微辣的熟油海椒,烫两根豌豆颠在里面。我觉得它是老成都会喜欢的那种家常、香辣、利爽的素椒杂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富贵 补充:和雷嫂比起,我觉得它算“可以吃”的那种吧!言下之意,他心目中的三碗杂酱,雷嫂占起首,传统杂酱第二,这家第三。

地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几碗面吃下来,我发现就算是成都本地人,每个人在吃素椒杂酱的口味偏好上,都还是存在细枝末节的不同。比如@富贵 注重的是底味是否香辣,我和@淑华 更看中臊子哪家嚼起更香。

站在煮面人的角度,寡是选面,就差别巨大。有人只认棍棍面,有人偏爱手工韭菜叶子,还有老板儿直接现场拉面——仅仅是为这碗素椒杂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三碗面,可能算不上“顶级”,但确实在成都市面上众多面馆中,也算较为“顶火”的了。

如果有一天路过去吃一嘴无妨,如果专程去追,倒也大可不必把期待拉高于这人潮人海的阵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日编辑 | 难得吃回面的门牙少女

本文系谈资“成都Big榜”官方稿件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章、不得使用文中图片

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e.

秋蜂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Fion

光之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仙森

又到嬢嬢们拍银杏的季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