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历史的应该知道,明太祖朱元璋在建立大明王朝初期,将自己的女儿们大多都嫁给了功臣之家,比如孙贵妃所生的长女临安公主,嫁给了六公之首韩国公李善长的儿子李祺;马皇后所生嫡长女宁国公主嫁给了汝南侯梅思祖的从子梅殷;郭慧妃所生的永嘉公主,嫁给了武定侯郭英的儿子郭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从洪武朝中后期开始,尤其是到了明朝中后期,不管是皇帝选妃、藩王选王妃,还是公主嫁人,大多都是选中下级官宦之家出身或者是平民出身;若是出身太高的话,反而不能嫁入皇家,也不能成为驸马。

明朝之所以如此,其实是为了防止外戚专权,威胁皇权。

而清朝却跟明朝完全不同,不管是皇帝选妃、皇子选福晋,还是公主格格嫁人首先看门第出身;

尤其是太祖皇帝创业之初,不管是堂妹、妹妹、女儿、侄女还是孙女,都需要为了建州女真,为了后金(大清),来遵从太祖的意思嫁人。甚至有的公主即便是寡居后,还需要再次嫁人。

所以在满清之初(后金),公主、格格大多都嫁给了主动归附大清(后金、建州女真)的部落首领或者是太祖一时间还不能将其灭掉的部族首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太祖的嫡长女东果格格(大清第一位固伦公主),12岁时嫁给了前来归附太祖的董鄂部首领董鄂.何和礼为平妻,为何和礼生三子(有的说法是五子);

再比如,太祖的妹妹沾河公主(雍正五年追封为和硕公主),二婚嫁给了前来归附太祖的沾河寨长常舒;而常舒的弟弟杨舒,则是娶了太祖的另一个妹妹格格为妻;

再比如太祖第二位大妃所生的莽古济公主,12岁时嫁给了哈达部首领吴尔古代,哈达部被灭后莽古济便回到了后金寡居,后被太宗皇帝嫁给了前来归附后金的蒙古敖汉部首领锁诺木杜凌;

再比如太祖身边“五大臣”之一的费英东,是苏完部长索尔果的次子,太祖将自己的嫡长孙女(褚英所生)嫁给了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后金,只要是有部落首领或者部落首领的族人前来归附,太祖大概率情况下会与其结为姻亲关系。而叶赫那拉.苏纳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归附了太祖皇帝。

在苏纳归附后,太祖随即便将第六女嫁给了苏纳为妻,苏纳也成为太祖众多女婿中的一个。

那么问题来了,苏纳并非叶赫部国主或者国主的家人,太祖为何要如此重视苏纳呢?

这篇文章,我们便一起来认识一下太祖众多女婿之一——苏纳,在满清初期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他的儿子为何会被鳌拜陷害至死呢?

孝慈高皇后族侄,同开国功臣额亦都为连襟

了解清史的应该知道,太祖在统一整个建州女真的过程中,最难啃的骨头就是海西女真四部之一的叶赫部,叶赫部是最后一个被后金所灭的部落。

女真部分为三大部:建州女真、野人女真与海西女真
建州女真由董鄂部、苏完部、哲陈部、完颜部、浑河部等八个部落组成;
野人女真又称之为东海女真,由渥集部、瓦尔喀部和库尔喀部三部组成;
海西女真又称之为扈伦四部,由乌拉部、辉发部、叶赫部与哈达部四部组成。

在叶赫部尚且还在的时候,或许是看叶赫部的大势已去,苏纳便抛弃自己的兄弟,归顺了太祖皇帝。对于努尔哈赤来说,苏纳虽然不是叶赫部国主,或者叶赫部国主的家人,但能够在建州女真(后金)同叶赫部为敌时归顺,便是一件对建州女真十分有利的事情。

随即,太祖便将庶妃嘉穆瑚觉罗.真奇所生的女儿(皇六女)嫁给了苏纳为妻。

太祖如此做,其实也是为了尽可能不费一兵一卒便能能收服叶赫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毕竟苏纳是太祖皇帝第三位大妃孟古姐姐的族侄儿:

苏纳的高祖父与孟古姐姐的曾祖父都是叶赫部首领褚孔格,只是苏纳是褚孔格之子尼雅喀的曾孙,而孟古姐姐是褚孔格之子太杵的孙女。孟古姐姐在尚且年幼时,便被父亲杨吉砮(叶赫部东城贝勒)许配给了努尔哈赤,待孟古姐姐长大成人后被兄长纳林布禄送到了建州女真,嫁给了努尔哈赤为第三位大妃(有的说法是一开始为侧妃,后为大妃)。

孟古姐姐嫁给努尔哈赤后,便为太祖生一子,为第八子皇太极。

皇太极称帝后,便将生母孟古姐姐追封为孝慈高皇后。

而叶赫部最后一位国主金台吉,是孝慈高皇后的幼弟。

也就是说,按照辈分的话,苏纳应当称呼孝慈高皇后为族姑,称呼叶赫部最后一位国主金台吉为族叔(伯)。而康熙朝权臣纳兰明珠,是金台吉的孙儿,若是按照辈分的话,明珠还要称呼苏纳为族叔(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因为苏纳跟孝慈高皇后有如此千丝万缕的联系,太祖才会如此高看苏纳。

不仅让其娶自己的女儿为妻,还将其任满洲正白旗牛录额真。

除此之外,苏纳跟开国五大臣之一的钮祜禄.额亦都还是连襟:

额亦都娶太祖庶妃嘉穆瑚觉罗.真奇所生的另一个女儿穆库什公主(皇四女)为妻,穆库什公主嫁给额亦都后,为其生第十六子遏必隆。

天命四年,叶赫部终于被建州女真(后金)所灭,苏纳因为归附的早,太祖便让其统领其戚属隶所领牛录。天命四年,苏纳被授予正三品参领。因为多次立下战功,而被赏赐免死四次。

到了皇太极继任汗位后,苏纳多次随征立下战功,不过其仕途并不是很顺遂:

天聪元年,皇太极亲自率兵征伐明朝,攻打锦州城池;苏纳奉命挑选八旗蒙古精锐前往屯塔山西路阻截明军;随后不久明军两千人来到了屯塔山西路,苏纳率兵将其打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聪三年,苏纳跟随博尔济吉特.武纳格一起征伐察哈尔部;

天聪五年,苏纳被授予兵部承政,后跟随一起征伐明朝,围困大凌河,大败明援兵,被授予备御的世职;不过两年后因苏纳隐藏壮丁而被削世职。这年七月,苏纳奉命统领镶白旗。

崇德元年(1636年),苏纳跟随英郡王阿济格(多尔衮的同母兄)一起征伐明朝,先后攻克昌平等地,先后56战皆取得大捷。随后苏纳又跟随萨穆什喀一起攻打容城,在班师回朝的路上遇到了敌军,将其击溃并且得到了他们的俘获。

这年十二月苏纳跟随一起出征朝鲜,苏纳等人击溃朝鲜上千骑兵。

崇德二年时,苏纳因为在大军之前回京,而被罚;

崇德三年时,又因做错事而被罢免固山额真(都统)。

顺治五年,苏纳病逝,顺治帝追念苏纳的战功而恢复了他的世职,其子苏克萨哈承袭三等男爵位

不过苏克萨哈并非额驸苏纳同太祖第六女所生的儿子,也就是说苏克萨哈并非太祖的亲外孙;再加上苏纳在功绩上远不能能姐夫额亦都相比,苏克萨哈在仕途上不如额亦都的儿子们也是理所应当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作为额驸所生的儿子,自然其仕途要比很多出身一般的八旗子弟要强得多。

甚至因为出卖自己的“旧主子”,而成为年幼康熙帝四位辅政大臣中的第二位。

但最终为何未能善终呢?

其子苏克萨哈曾依附多尔衮,却成了顺治帝的心腹大臣

苏克萨哈作为苏纳的长子,在其嫡母皇六女没有生下儿子的情况下,苏克萨哈自然会得到朝廷的重用。一开始被授予佐领,因在松锦之战中立下战功,而被授予三等轻车都尉的世职。

顺治七年,苏纳已经去世两年的时间,因顺治帝感念其所立下的战功,而恢复了他的世职,而苏克萨哈作为苏纳的长子,自然会承袭父亲世职。再加上苏克萨哈之前的功劳与世职,并袭三等男爵位。

其实在顺治七年之前,苏克萨哈在史料中的记载仅有聊聊数字而已,远不能跟赫舍里索尼、瓜尔佳鳌拜、钮祜禄氏遏必隆等人相提并论。但是承袭三等男爵位后的苏克萨哈,自然在朝中的地位得到了大大地提高;不过此时的苏克萨哈还不能算是顺治帝的忠臣,而是出身满洲正白旗的骨干,而满洲正白旗的旗主是摄政王多尔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就是说,只要多尔衮还是手握实权的摄政王,苏克萨哈便不会成为顺治帝的心腹大臣。

然而顺治七年十一月,多尔衮在喀喇城行宫(避暑山庄)一带行猎时摔下马来卧病在床,仅一个月后便去世了。同多尔衮一起在喀喇城行宫的还有他的同母兄英亲王阿济格、太祖的侄儿郑亲王济尔哈朗,阿济格想要在弟弟去世后成为下一位摄政王。

但阿济格的野心被济尔哈朗得知,济尔哈朗将此事提前告知顺治帝,顺治帝在京城安排了重兵等待阿济格带着多尔衮的灵柩回京。回京后的阿济格,没多久便被顺治帝幽禁。

阿济格被幽禁后,顺治帝便恢复了昔日那些因对自己忠心耿耿而被多尔衮革职抄家的忠臣们,不仅让他们官复原职,而且为他们加官进爵。这些因多尔衮而受尽委屈的两黄旗大臣,自然会主动弹劾已经被追封为“成宗义皇帝”的多尔衮。

在此背景下,嗅觉灵敏的两白旗大臣济尔哈朗、睿亲王府的护卫詹岱等人便主动向顺治帝坦白了多尔衮的罪行,以及一些两白旗大臣昔日的不臣之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是在济尔哈朗等人的主动下,顺治帝开始名正言顺追罪多尔衮,除掉多尔衮留下的势力。

如此一来,顺治帝才算是真正地掌握了大清的实权。

而苏克萨哈,虽然在多尔衮掌握实权时没有跟遏必隆、索尼等人一样忠心护主,但是仅凭着帮助顺治帝追罪多尔衮、除掉多尔衮的残余势力,便成为顺治帝的左膀右臂,不仅能被擢升为护军统领、议政大臣,而且其爵被晋为一等男兼一云骑尉。

而且在顺治帝亲政后,苏克萨哈曾率兵前往湖南多次大败刘文秀军。

凭战功其世职被晋为二等子(正一品),而且被擢升为领侍卫内大臣,加太子太保衔。

顺治十八年,顺治帝病重时留下遗诏,将赫舍里索尼、叶赫那拉.苏克萨哈、钮祜禄.遏必隆、瓜尔佳.鳌拜命为辅政大臣,辅佐年幼的皇三子玄烨登基,直至亲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苏克萨哈虽然曾是多尔衮的人,但是顺治帝与孝庄太后都没有因此而不信任苏克萨哈,反而让其位居辅政大臣第二位,在太祖的亲外孙遏必隆、战功赫赫的鳌拜之前。

然而,因背叛自己的旧主子而位极人臣的苏克萨哈,注定了不能融入到出身两黄旗的三位辅政大臣之中去,也注定了苏克萨哈的结局。

在辅政初期,四位辅政大臣确实都十分忠心;然而慢慢地鳌拜自恃功高,便越来越来跋扈,对爵位比自己低、但是班次却在自己之前的苏克萨哈越来越不满,于是便利用两黄旗与正白旗之间的矛盾,找寻合适的机会来打击苏克萨哈。

可能有人会问:鳌拜如何对待苏克萨哈,索尼与遏必隆不管不问吗?

索尼能够位居辅政大臣之首,鳌拜还不敢轻易招惹,便可想而知其在康熙朝初期的地位有多稳固。但是出身正白旗的苏克萨哈实在是入不了索尼的眼,不为别的,就因为苏克萨哈原先是多尔衮的人;所以在鳌拜与苏克萨哈发生矛盾的时候,索尼反而更愿意倾向于鳌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倒不是因为索尼跟鳌拜有多“情投意合”,而是因为索尼实在是不喜欢苏克萨哈。

而苏克萨哈虽然位居辅政大臣第二位,但是他很清楚朝中很多人都瞧不起他,所以便有些自卑。

如此一来,苏克萨哈实际上是四位辅政大臣中最没有地位的一个,也可以说是一个摆设。

哪怕鳌拜同苏克萨哈是姻亲关系,照样没有阻止鳌拜处处针对苏克萨哈。

而遏必隆,虽然有着高贵的出身,是太祖皇帝的亲外孙,但是他胆小怕事,甚至让自己的女儿(也就是康熙的第二位皇后孝昭仁皇后)认鳌拜为义父。如此一来,毫无势力牵制的鳌拜自然是越来越跋扈。

尤其是年迈的索尼病逝后,鳌拜更是肆无忌惮。

孝庄太皇太后虽然是巾帼英杰,但是大清的规矩是“后宫不得干政”,孝庄自然不能直接干预朝政;而康熙虽然在康熙六年时,索尼病逝之前亲政,但毕竟尚且只有14岁,还不能真正的掌握大清的实权,处处受到鳌拜的掣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索尼病逝后,苏克萨哈主动提出不再担任辅政大臣一职,前往孝陵为顺治帝守陵。

若是苏克萨哈能够成功身退的话,康熙便可以顺利做到完全亲政,不再需要辅政大臣。

然而鳌拜不想就这样退出,便为苏克萨哈捏造了很多莫须有的罪名,将其下狱。

康熙很清楚苏克萨哈是被冤枉的,想要极力地保全,但是最终也没能保住。

就这样索尼去世仅一个月后,苏克萨哈年被绞杀,甚至还连累了自己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