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提前还房贷这一话题的热度再度攀升,在微博、百度、抖音等各大平台热搜榜上持续不断。曾几何时,提前还贷潮来势汹汹,而如今看似风平浪静,局面却悄然发生了逆转。这背后究竟暗藏着怎样的玄机?

两个月前,媒体关注的焦点还是提前还贷潮未见缓解之类的现象。那时,众多借款人纷纷选择提前还款,试图修复家庭资产负债表。然而,9 月 29 日,央行出台了存量房贷利率调整政策,平均下降约 0.5 个百分点,预计能为借款人节省利息支出 1500 亿,惠及 5000 万户家庭、1.5 亿人口。以 100 万元 25 年期房贷为例,利率从 4.4%降至 3.55%,可节省利息超 14 万。这一政策使得许多人开始重新思考提前还贷的决策,意识到手中资金或许有更理想的用途。

在探讨提前还贷是否明智之前,先来了解几个有关房贷的小知识。房贷的还款方式主要有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两种。以 100 万元贷款 30 年、360 期还清,年化利率 4.1%来计算。等额本金方式下,每月归还的本金固定,利息随着剩余本金的减少而逐渐递减,首月还款额较高,之后逐月减少,总利息为 161.67 万元。等额本息方式下,每月还款的本金与利息总和固定,前期利息占比较高,本金占比较低,随着时间推移,本金占比逐渐增加,总利息为 173.95 万元。由此可见,等额本金的总利息相对较少。

若选择提前还贷,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哪种更节省利息呢?目前提前还贷有还款期数不变、减少月供和月供不变、减少还款期数两种方式。

例如,贷款 210 万购买 300 万的房子,首付 90 万,贷款利率 3.6%,30 年还清。等额本金方式下,首月还款 12133 元,每月递减 17.5 元,末月还款 5850 元,总利息 113 万。

等额本息方式下,每月固定还款 9547 元,总利息 133 万元。如果用 60 万存款提前还贷,等额本金选择还款期数不变、减少月供,可节省利息 32 万元;选择月供不变、减少还款期数,可节省利息 55 万元。等额本息选择还款期数不变、减少月供,可节省利息约 38 万元;选择月供不变、减少还款期数,可节省利息 80 万元。

一般来说,等额本金提前还贷损失相对更多。但对于等额本息贷款且已还款较长时间,比如贷款 30 年已还 20 年的情况,由于大部分利息已还完,提前还贷节省的利息有限,可能必要性不大。

在存量房贷利率处于高位时,人们为节省利息选择提前还款。然而,央行 LPR 政策利率下调后,许多人后悔过早还款。需要注意的是,LPR 政策利率下调不会立即体现在房贷利率上。房贷利率等于 LPR + BP,BP 为加点。之前购房者的加点一般为零或更高。

近期央行要求商业银行于 2024 年 10 月 31 日前统一将存量房贷利率加减调整为负的 30 个 BP,LPR 每月 20 号公布,今年 2 月、7 月、10 月已下调 3 次,但房贷对应 LPR 每年仅有一次调整机会。房贷的定价日通常为次年 1 月 1 日或贷款发放日,所以目前购房者大多的房贷利率为 4.2%,明年 1 月 1 日才会变为 3.6%减 30 个 BP 即 3.3%。不过,购房者可以与银行协商更改房贷定价日的周期。

近几年的提前还贷浪潮主要出现在两个节点。一是 2022 年央行连续下调 5 年 LPR,新增贷款利率降至历史低位,新增与存量房贷利差拉大,且房产保值增值的神话破灭,促使人们进行贷款置换。二是今年 2 月以来,居民储蓄率在 4 月达到历史高位,原因是高收益资产稀缺,人们将资金从低收益资产抽出提前还贷理财。

以 60 万提前还贷,节省未来 30 年总利息 80 万,相当于年收益率 4.4%的理财产品,回报率超过大部分产品。9 月 24 日之后,一二线城市房价跌势趋缓,房产保值的压力有所缓和,并且股市、黄金等投资市场表现较好,提前还款的迫切性也随之降低。

对于是否提前还贷,58 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提出了两个判断标准。从算账经验的角度来看,如果没有更好的投资渠道,银行存款收益小于房贷利率,提前还贷是值得的。

从心理层面的角度来说,提前还贷能够减轻心理和经济压力,对于对背负债务有不适感的人群,提前还贷换来心理平和也是可行的,比如 50 岁以上人群。但如果财务状况紧张或有其他紧急重要支出,比如教育、医疗等,则不建议提前还贷。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指出,提前还贷虽然能节省利息,但筹集资金容易加剧当下现金流的困难,要量力而行,不建议资金紧张者提前还贷,并且提前还贷的减负效应需要仔细计算。

例如,提前偿还 10 万元贷款本金、利率 3%的 30 年期等额本息贷款,看似能节省 5 万利息,但分摊到 30 年,第一年减负有限,而且办理业务的费用可能超过减负金额。

总之,提前还贷是否明智,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进行考量。在当前复杂的经济和市场环境下,借款人仍要谨慎权衡,结合自身的财务状况、投资渠道以及心理承受能力,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