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媒体记者日前对国内电商平台销售的至少15款低价助听器进行调查,发现有产品号称“辅听耳机”,实则无医疗器械注册号,是假冒助听器;也有助听器打着“智能降噪”“无需验配”的旗号,实则只是扩音器;还有多个品牌“共享”一套医疗器械注册证,“贴牌生产”已成业内常态,网售价格是成本的二到三倍。

有关机构联合发布的《中国老年人群听力损失与助听器应用调研》显示,目前中国老年听损群体规模达1.2亿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听力损失的风险将显著增加。40岁以后,听力会以平均每年1.5分贝的速度下降,而65岁以上老年人约1/3存在中度以上听力损失。随着我国老年人口规模不断扩大,老年人对助听器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无论从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文化角度,还是从道德良知、法律法规角度看,市场都不应该提供问题助听器。然而,从记者调查情况看,网上热销的低价助听器存在诸多问题,有的是“辅听耳机”“辅听器”打着“智能降噪”等旗号假冒助听器;有的模拟机打着数字机的名号在销售;有的商家拿不出医疗器械注册证……即市场乱象丛生。

助听器并非一般的商品,而是存在中度风险,所以,按照第二类医疗器械进行管理。但消费者对某款低价助听器的评价是“过滤杂音效果不好”;网上投诉的问题包括质量问题、货不对板、虚假宣传、承诺的换新服务不兑现维修费用高等。从某种程度而言,低价助听器不是爱老助老,而是变为“坑老助听器”,最大坑害是“越戴越聋”。

有专家指出,电商平台上的低价、无需验配的助听器本质上是一个简单的扩音器,不仅无法满足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的需求,且可能造成听力的进一步损伤。笔者熟悉的一位老人,由于过去助听器“越戴越聋”,如今望而生畏拒戴任何助听器,对上万元的高价助听器也不再信任。为避免低价助听器损害消费者健康权益,监管方面须出重拳。

首先,电商平台必须落实主体责任,对低价助听器乱象说“不”。既要对商家的广告宣传进行规范,也要对产品注册证明加强审核,将问题产品及时下架。低价助听器问题不在价格,而是商家将扩音器宣传为助听器,将模拟机宣传为数字机,误导消费者购买。而且一些低价助听器无医疗器械注册号竟公开销售,这都不符合规范亟待治理。

其次,监管环节短板不少。助听器作为第二类医疗器械,本应该进行严格监管,但市场乱象表明监管不到位。从公开报道来看,一些地方市场监管部门开展过助听器专项检查。但网售低价助听器似乎成为“漏网之鱼”。希望以媒体报道为线索,对网售低价助听器加强全面监管,无论违反广告法还是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都要依法整治。

其中,多个品牌“共享”一套医疗器械注册证,暴露出不少问题,监管环节有待完善。因为助听器不宜“共享”注册证,只能适合“一企一证”或者“一企一品一证”。只有如此,才能减少低价助听器乱象。因为很多企业通过委托,利用他人资质证明来生产低价助听器。另外,还应该普及相关常识,使消费者远离低价助听器的价格诱惑。

简言之,网售低价助听器问题较多,表明从电商平台到市场监管均“失聪”,亟待看见问题,完善各自监管,共同守护老年人的“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