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如何理解本条文的“复”、“反”

第90条: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若先下之,治不为逆。

第91条: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先把这两条条文里面的一些汉语语法结构跟大家讲一讲。第 90 条:本发汗,而复下之,这里的复,是反的意思,和后面的本先下之,而反汗之那个反字是一个意思,是为了不重复。古人为了不重复,因此用另外一个字来代表,前后两个字意思一样。复就是反,反就是复。本发汗,而复下之,本应当用发汗的方法,反而用了下法;后面本先下之,而反汗之,本来应该用下法的,反而用了汗法。

看第 91 条,下利清谷指泻下不消化的食物,下利就是泻下的意思,清谷是指不消化的食物。后面清便自调者,清和前面的清不是一个意思。后面的清,是一个通假字,通“圊”字。圊在古代指厕所,这个字是一个名词,清便在一起,前面的名词作动词用,所以清便是指排大便,上厕所排便。

第 23 条说: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圊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圊便欲自可与清便自调者中清便是同一个意思,清便就是排便。

第 91 条有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者,清便自调。且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有的人不理解,前面的身疼痛和后面的后身疼痛,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前面的身疼痛者要和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联合起来看,指伤寒,医生误用了下法,而出现了泻下不消化的食物,但身上仍然是疼痛的,身疼痛者是说表证未解,前面是下了之后有里证。意思很清楚,就是表证和里证同时存在,如果里证比较急,急当救里。后面的后身疼痛,为什么有个后字呢? 是指救了里之后身上还疼,清便自调就是里证已经解决了,也就是说救里之后表证还未解,这个时候急当救表。所以前面的身疼痛者是指有表证,后身疼痛者是指表证仍未解。

将这两条条文直译过来,翻译过来看看。

第 90 条意思就是说,本应该先用发汗的方法来治疗的表证,却用泻下来治里证。表里同病的时候本应该先发汗的,但是反而先用了下法来治里证,这种情况是错误的治疗方法、错误的治疗原则。如果先发汗来治疗表证,那么就是正确的治疗原则。

第 91条意思就是说,感受了太阳之伤寒,或者说感受了表证,本应当用发汗的方法治疗,医生却误用了泻下法,导致了脾肾阳衰,出现腹泻,完谷不化,泻下不止虽然有身体疼痛的表证存在,也应当急则救里,急则治里。经过治疗以后,里证得到解除,大便正常,身体疼痛仍然没有解决,这个时候,就再来治疗表证。治里证用四逆汤治疗,表证用桂枝汤。

先看第 90 条,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若先下之,治不为逆。这个已经说了,是表里同病的治疗原则。表里同病,要根据表证和里证的轻重缓急,来决定先治表还是先治里,当然也有表里同治的。

本发汗,指病人表里证都存在,表证需要先解决的要先发汗,如果已汗不解,可以再汗,切忌用下法,这个是表证急于里证的情况。

本先下之是指表里同病,里病比较急,应该先用下法,若反汗之,这是错误的治疗方法。张仲景在这里反复重复这几句话,是为了告诫后学者一定要掌握好汗下的先后顺序,否则就会产生变证。

一般情况下,外感病多是由表入里,里证都由表邪内传所致,这是六经病发展的一般规律。但是有一些里证,也不一定由表邪内传所致。比如病人平素喜欢吃生冷的,吃了生冷伤及脾阳,那么就不能说脾阳虚是由太阳病传过来的。里证如果是外邪传过来的,是按照六经的发展规律过来的。如果病人是本身具有的内因所导致的脾肾阳虚,那么是不是不能用《伤寒论》的方法来治疗呢?非也。这种情况一样可以通过《伤寒论》里面所说的表里同病或者表里同治,或者先里后表、先表后里的方法进行治疗。只是产生脾虚的原因不同而已,正所谓有是证,用是方。

因此张仲景《伤寒论》绝对不是只专门研究外感病的一本书,其实里面涵盖了很多的内伤杂病。不然的话,讲到现在,为什么会有不同体质的人感受邪气,产生的临床表现不同,用的方法不同,用的方药也不同?所以说不同体质的人其实早就已经确定了,就是一个有内伤杂病的人。

体质有先天体质,从父母那里携带来的基因叫先天禀赋。但是也有后天,比如感受三阳病,邪气入阳经大多是正气比较强的,如果感受了邪气,到了三阴病的话,那么很大程度上是病人本身体质的问题。比如老年人肾阳虚,感受了比较重的寒邪之后,极有可能会直接变成寒邪直接中三阴,就会出现严重一点的临床表现。这就是为什么老年人在感受外感邪气之后,会出现死亡病例,而年轻人出现死亡病例比较少。比如新冠肺炎,为什么西医说有心脏病、有肾病、有消耗性基础疾病的人感染了新冠,治疗难度大,会死亡。因为这部分人多是老年人。老年人本身体质就有问题。所以他们感邪,容易出现三阴病,而年轻力壮的感邪之后容易出现三阳病。三阳病容易治一些,三阴病就难治一些,很多三阴病,甚至出现死证和绝证。

我们为什么要学好《伤寒论》?绝对不是为了教大家抗疫,治感冒这么简单,而是《伤寒论》,既包括了外感病,又包括了内伤杂病,全部涵盖在里面,变化无穷,只要有是证,用是方,掌握各种不同体质的人在《伤寒论》里面的不同条文的理解,用不同的方法和方子来治疗,你即将会成为高手,绝对不仅限于看个感冒和看个疫情。请大家一定要注意,《伤寒论》绝对不是仅仅讨论外感的,里面包含的内伤杂病,相当丰富多彩。

接着往下看,表里同病应该先解表后治里,就是本来表里同病,应该先解表后治里,这是常法,是张仲景归纳的常法。然而也有变法,本条的后半段就是里证危急时,表证虽未解,但是还是应该先治里,这是变法。由于表证比较轻,往往里证治了之后,表证可以自解。

当然也有里证治了之后,表证不能自解的。比如第 91 条: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也就说先用四逆汤治里,再用桂枝汤来治表,这个就是先治里后治表的情况。所以先治里,表证自解者,就不需要解表了,表证未解,后身疼痛,可以再用桂枝汤来救表。

可惜,胡希恕胡老解读的本条条文,有一个地方明显错误。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若先下之,治不为逆,他说没有哪一个病先下之之后还能汗之的,说“没那个事儿”。

有没有那个事儿啊?究竟有没有先用了下法之后再来解表的?我觉得太绝对了,用了下法再用汗法,有没有这个事儿,我觉得不一定。先用泻法,再用汗法,这种情况不存在吗?我觉得不是。

张仲景已经说过了,本先下之,已经涵盖了先下后汗的意思。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这是表里同病,里证比较急,先治里证后解表,胡老把它解读成没有这个事儿,说世界上不存在先用下法后用汗法的,这个值得商榷。

看看第 124 条,太阳病 六七日, 表证 犹存,脉微而沉,反不 结胸 ,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 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 ,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用抵当汤属于表里同病而先下之,治不为逆的情况。

再看《伤寒论》第 164条,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这是表里同病,里有痞证而外有表证,先解表后攻里就是如果说先攻痞就有可能使表邪内陷治成变证。汗下后虽有表邪未解,却不能用峻汗的麻黄汤,而用了桂枝汤。表解以后,再用大黄黄连泻心汤治疗热痞。这是先表后里。

再看第 36 条,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指要是用发汗的方法来治疗的太阳与阳明合病。既有伤寒表实证,又有阳明病的,或者有便秘。伤寒表证表现为严重的喘,喘而胸满,但是阳明病,可能有便秘。这种情况下是治便秘呢,还是喘呢?便秘尚且可以忍受,喘忍受不了,所以这个时候就用麻黄汤来治喘,先发汗,这是先发汗治不为逆的情况。

其实很简单,第 36 条说的是一个人既有阳明病的便秘,又感受了风寒的喘,而且喘得很厉害。请问是先治麻黄汤证引起的喘,还是先治便秘呢?很显然得先治喘了,所以宜麻黄汤。

关于太阳阳明合病有第 32 条、33 条、36条,大家可以下去都看看。还有太阳少阳合病的第 172 条,少阳阳明合病的第 256 条,三阳合病的第219 条、第 268 ;第 48 条、142 条、150 条、171条以及第 220条,都是并病的条文。另外,还有麻黄附子细辛汤和麻黄附子甘草汤的太少两感,都可以认为是表里同病。还有第 18条的喘家,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本来就有喘,又感受了太阳中风,所以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表里双解。

刚才讲的第 124 条,如果把它翻译过来或者说理解过来,大家更容易理解。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本身就有狂躁症,一般不发作,狂躁症不是天天发作的,感受了太阳病六七天之后,表证仍在,但感冒还没好,结果狂躁症发了,通过辨证发现少腹硬满,小便自利,属于下焦有瘀血,应该用抵当汤来治疗。请问,当一个感冒了的狂躁症患者正在发狂躁症,是先给他治感冒,还是先给他治狂躁?显然先治狂躁后治感冒嘛。狂躁症是抵当汤证,所以就用抵当汤先把他的狂躁症治了。如果表证还未解,再来治表证。胡希恕胡老说里证治了,再治表证在临床当中不存在。第 124 条张仲景原文是不存在吗?它存在的这种下法只不过是在下血,用抵当汤下血,而不是下大便。难道下血就不属于里实证吗? 当然也属于。

所以说张仲景说的东西肯定有道理,只是我们没有找到他的原文,或者没有像张仲景那样去理解而已。

02

什么情况下先表后里?什么情况下先里后表?

总结一下,究竟什么情况下先表后里?什么情况下先里后表?完全是看表证和里证谁更急。正所谓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任何情况下都是这样的。急证在表就先治表,急证在里就先治里。

第91条: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里。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这个是表里同病,里虚为甚时,应该先里后表。太阳伤寒,误用下法,导致表邪内陷。如果患者素体肾阳不足,外邪内陷,则容易形成少阴阳虚、阴寒内盛的变证,临床表现为下利不止,而且夹杂不消化的食物。在这样的状态之下,即使表邪还在,仍然有身体疼痛的表现,也不能按照常规方法先解表后救里,而应当赶快用四逆汤治疗下利清谷不止,赶紧回阳,否则就有亡阳的危险。

如果服用了四逆汤之后,脾肾之阳得到恢复,腹泻已经停止了,但是身体疼痛的表证仍然在,这个时候就可以用桂枝汤来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治其表。

为什么急急忙忙地去治其里证呢? 因为误治了,误用了下法,导致里气大虚,如果不立即止下利清谷,那么阳气阴液将进一步消耗。这个时候虽然有表证,也不能强行发汗解表,发汗则有亡阳之弊。在里阳恢复之后,为何还要急救其表呢?那是因为少阴阳气初复,就是肾阳刚刚得到一些恢复,如果不及时解表,这个邪气有可能会再次内陷,因为正气已经虚弱,即使解表也不能用麻黄汤来峻汗,只应该用桂枝汤来调和营卫,解肌祛风发小汗。表里同病,里证属虚的情况,应该按照第 91 条条文来论治,先治其里,后治其表。如果表里同病里证属虚比较轻的,也可以采用表里同治的方法,比如桂枝人参汤证、桂枝新加汤证、麻黄附子细辛汤证、麻黄附子甘草汤证,都属于表里同治,这种表里同治,是里证没有特别的虚,所以可以采用表里同治。如果里证虚得太厉害,就先治里后治表。

第 91 条的续得下利清谷不止,有不同的意见,有的人认为是伤及太阴脾,有的认为是伤及少阴肾。清谷指没有消化的食物。一般来说,如果肾阳不能温煦脾阳而化谷,就会出现不消化的食物。下利清谷,一般是脾肾阳虚,就是脾阳虚厉害了会伤及肾阳,肾阳虚不能温煦脾也会导致脾阳虚,所以在临床当中长期说脾肾阳虚。比如舌边有齿痕,又出现了很多脾肾阳虚的临床表现,就会诊断为脾肾阳虚,但是完谷不化大多数属于肾阳不能温煦脾阳而出现。如果是单纯的脾阳虚,那么它的泻下一般来说完谷不化的情况不会出现,完谷不化与肾阳相关,但是往往肾阳虚的情况下,脾阳一般都会虚,而脾阳虚久了,也会引起肾阳虚,所以脾肾阳虚在临床当中往往同时并见。

我们真诚邀请大家积极参与,多评论、多转发。让我们一起共建一个充满互动和分享的中医学习平台,为更多人带来健康和福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