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热点事件层出不穷,每一个话题都可能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焦点。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无论什么时候,学生们的教育都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在如今的教育体系中,教科书的封面以及一些内容的增删,是屡屡引起争议。
这不关于语文教材中《卖油翁》这篇课文的最后一句的删减,便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那么《卖油翁》最后一句究竟写了什么?又有什么不妥之处,今天不妨从这件事出发,探讨一下当今教育中这种“删减”现象。
《卖油翁》其文
《卖油翁》是宋朝著名文人欧阳修创作的一篇,全文如下: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卖油翁》这篇课文相信很多人可能早已耳熟能详,它讲述了一个卖油翁与陈尧咨之间发生的故事。
陈尧咨练习射箭时,十中八九,自认为自己箭术高超,却引来了一位卖油翁的不屑。接下来卖油翁以一葫芦、一铜钱、一勺油,极其熟练的手法表演了他倒油的技艺,轻描淡写地展示了“熟能生巧”的真谛。
“孰能生巧”这道理简单而直接,如今已经深入人心,几乎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励志语录。
也正是因为如此,这篇文章才历年被选入教科书,成为了不少人耳熟能详的故事。
殊不知,就是这么一篇承载着教育意义的佳作,大家在课本上读到却是不完整的,因为它删减了最后一句。
欧阳修在阐述了熟能生巧这个道理之后,后面还写了一句“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来作为文章的结尾。
“解牛”和“斫轮”是两个出自《庄子》中的典故。
“庖丁解牛”讲的是庖丁因对牛的骨骼肌理了如指掌,宰牛时游刃有余,告诉我们不仅是熟练的技艺和技巧重要,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背后的运行规律,然后顺应着去做才是重要的。
“轮扁斫轮”则是轮扁觉得制造车轮不能墨守成规,要因地制宜,告诉我们在学习知识或者技能的之时,不仅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和深化对理论的理解,同时要敢于质疑与挑战权威,这也是产生新理论、新知识的源泉。
这两个典故,无疑是对“熟能生巧”的进一步升华,告诉我们不仅要熟练,更要领悟和实践。
但令人不解的是,这一结尾却在现代教育中遭遇了“删减危机”。
为啥?官方给出的理由是,《庄子》的这两个典故可能让学生难以理解,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学生来说,可能会误导他们陷入“只重实践”的误区。
这样一来,有专家担心长此以往,会让学生认为读书无用,反而不肯学习了,这才决定将最后一句给简化。
这听起来有点匪夷所思,但细细想来,也不无道理。
毕竟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很多人都渴望快速成功,一旦遇到需要长时间积累和沉淀的事情,就容易心生浮躁。
而“解牛”和“斫轮”的典故,如果解读不当,确实可能会让人误解为“实践比读书更重要”,从而忽视了理论知识的学习。
但话又说回来,这真的是教育的保守吗?还是说我们真的需要因为担心误解而删减那些富有哲理的内容?
在我看来,这更像是一场关于教育理念的博弈。
一方面,我们确实要承认应试教育的压力、家长的焦虑、学生的疲劳,这一切都让教育者在进行内容选择时,无法避免地采取了“简化”的策略,只有这样才更能保护学生的心智成长,避免他们因为误解而产生错误的价值观;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因为害怕误解就一味地删减内容,毕竟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要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孩子从小就只接受那些“安全”的知识,那么他们长大后还能有多少创新和突破呢?就像温室里的花朵,虽然美丽,但一旦离开温室,面对风雨时又能有多大的抵抗力呢?
故而我认为,与其担心误解而删减内容,不如在教育中加入更多的引导和解释。让孩子们在了解故事的同时,也能理解其中的深层含义和哲理。
如今每一个孩子都是祖国未来的花朵,他们的心智成长至关重要。因此我觉得在教育过程中应该选择因材施教,而不是一刀切。
对于那些理解能力较强的孩子,我们可以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解牛”和“斫轮”的典故;而对于那些理解能力较弱的孩子,我们则可以暂时忽略这些深奥的内容,先让他们掌握“熟能生巧”的基本道理。
无论是“熟能生巧”还是“解牛”“斫轮”,都需要我们在不断的阅读和思考中去领悟和体会。
那么,对于这场争议,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