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描写的就是“孟良崮战役”中,粟裕带领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全歼国民党整编第74师及整编第83师一个团,师长张灵甫被击毙。
可近年来,屡有声音试图洗白张灵甫,还在孟良崮战役的指挥所遗址上建起了一座张灵甫纪念碑。
不仅粟裕的长子疑惑父亲当年是否打错了,我们也正在遭受这股歪风邪气的干扰……
到底孰真孰假呢?
历史真相不容置疑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彼时,蒋介石在“西安事变”中被摁下暂停键的野心,再次躁动起来,而“重庆谈判”后则彻底暴露出来。
1946年6月26日,30万国民党军队围攻众院解放区,内战爆发。蒋介石仗着美帝,自信满满,但很快,一场战役的失败,让他见识到了我党和我军必胜的雄心。
它就是“孟良崮战役”。
1947年,蒋介石集中94个旅,对山东、陕北解放军发动“重点进攻”,目的是包围歼灭我军的有生力量。而张灵甫当时率领第74师孤军深入,先是修建铁路暴露了目标,又屡次三番的违抗上级命令。
他的败局已经初现。
反观我军,尤其是粟裕,在孟良崮战役上充分展现了指挥才能。
他在战前分析道:“敌人已经开始了全面进攻,采取的方式是中央突破的战法,一是想要击中我军指挥中心,称我方混乱之际,聚而歼之,二是猜测我军不敢迎战,逼压至赶过黄河。”
他同时也给出应对方式:“迅速调集几个强有力的纵队,从敌人的战斗队形中楔进去,切断敌1兵团中路先锋——第74师与其友邻的联系,坚决地消灭这个国民党军的‘王牌军’。”
粟裕的“猛虎掏心”计策,大获全胜,以50万国民党与27万我军2.7:1的人员损失,拿下了孟良崮的胜利,张灵甫被击毙。
这就是孟良崮战役的所有过程。
而这场战役粉碎了国民党军“鲁中决战”的诡计,是推动抗日胜利的重要一幕,
张灵甫的失败原因,除了他在战术上拼不过我军将领,更关键的是,他在思想上就站错了队。
个人行为恶劣,洗白之人更可恶
张灵甫是黄埔军校第四期步兵科出身,早期与多数黄埔军校的革命青年一样,参加过北伐。因为在战役中优秀表现,在国民党内的职务迅速攀升。
而让张灵甫彻底飞上枝头变凤凰的,便是在“围剿”我党我军中立下所谓的“战功”,得到胡宗南的赏识,在之后的抗日战争中,参加过淞沪会战、武汉会战、上高会战、长沙会战、常德会战。
他多次抗日有功,且所在74军也被誉为“抗日铁军”。
不可否认,张灵甫在抗击日寇的过程中,确实值得赞扬,但我国自古以来评价是否被称为“名人”,一向有三条基本标准——立德、立言、立功,但他唯有后一项算得上榜上有名,至于前两项,实在不可恭维。
其中,最令世人诟病的,便是张灵甫因怀疑妻子吴海兰有不忠行为,在未经证实的情况下,直接将其枪杀,还因为入狱判刑。
若不是抗日需要将领,他恐怕不能轻易出狱。
而且,张灵甫参与了四次围攻中央苏区的国民党行动,在孟良崮战役中,他率兵进入临沂城后践踏抗日名将罗炳辉的坟墓,并对当地百姓残忍无道,仅是在鞋垫上发现了红星,便杀害了全村村民。
张灵甫的手段狠辣,若不是粟裕将军将其歼灭在孟良崮战役中,说不定此后会更加为所欲为,无法估量其后果。
可新中国成立以来,时有“历史虚无主义者”,罔顾基本的历史事实,试图为张灵甫“恢复名誉”。这些人就是想通过颠倒黑白,否定当年的革命战争与新中国的合理性。
这种行为与台岛内的台独分子没有什么两样。
2015年开始,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对这类扭曲历史事实的行为进行了大肆批判。
历史真相不容践踏,张灵甫的一生有功有过,但他的功过绝对无法相抵。
否则,牺牲的我军将士以及被残害的无辜百姓们,如何能安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