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三峡大坝是我半生的梦想。现在我恐怕看不到它建成了。等我去世后,不要下葬,把骨灰撒在大坝,我想守护它,见证它为人类带来福祉。”这是王任重在病重时留下的遗言,字里行间满是对三峡工程的深情,让人动容。

王任重1917年出生于河北景县的一个农民家庭。家境贫困,父母却咬牙供他上学,希望他能有出息。年轻的王任重不负所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乡里师范学校中学部。在校期间,他接触到各种进步思想,逐渐从一个死读书的学生,转变为心怀理想的青年。1932年,年仅15岁的他加入共青团,次年冬转为中共党员,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抗战时期,王任重在家乡积极开展党政宣传工作,为动员民众抗日作出了重要贡献。1937年,他被调到天津从事政宣与统战工作,后因表现优异,被派往延安党校学习,并留校任教。1938年,他奉命离开党校,继续深入冀南等地开展政治宣传工作。在基层,他通过设身处地为老百姓办实事,拉近了党和群众的关系。

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前夕,32岁的王任重接受组织安排,前往湖北工作。他从省委常委做起,不久升任省委副主席,37岁时成为湖北省委第一书记,这让他成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省委书记。在这个岗位上,他展现出极强的工作能力和执行力。他日以继夜,亲力亲为,深入基层调研,强调因地制宜,推动农业生产,鼓励民众多种粮,多储粮。正是这种超前的意识,使得湖北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能较好地度过饥荒。

1954年,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洪水侵袭长江流域,湖北受灾严重。面对汹涌的洪水,王任重立即赶赴一线,亲自担任防汛总指挥。眼见无数房屋被洪水冲垮,百姓流离失所,他心急如焚。彼时,他早已听过毛主席提出的三峡工程构想。虽然新中国刚成立不久,国家实力尚未恢复,但洪水带来的巨大灾害让王任重深刻意识到:修建三峡大坝刻不容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担任湖北省委书记期间,王任重时常向上级提起建设三峡大坝的建议。然而,彼时中国正处于战后重建的关键时期,抗美援朝刚结束,国家财政资源紧张,这个庞大的工程计划无法立即启动。尽管如此,王任重从未放弃推动此事。他坚定地认为,三峡大坝不仅能防洪,还能提供源源不断的水电,造福千秋万代。

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王任重官至国家副总理,他的推动力也愈发强大。他经常亲自组织调研,带队考察长江沿岸,了解地形、气候、水文等情况,并与专家反复论证工程的可行性。80年代初,在他的多次推动下,三峡大坝建设终于进入了国家议程,开始进行前期筹备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任重为三峡工程付出了大量心血。面对质疑声,他毫不动摇。他曾说:“这项工程不是为我个人或当代人而建,而是为后世,为中华民族的未来。”他的信念坚定且远见卓识,不论是经济效益还是生态效益,他都考虑得十分周全。在他看来,三峡大坝是实现中华民族长久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

然而,就在1992年三峡工程获得正式批准动工的前夕,王任重因多年劳累积疾成病,被送入医院。病床上的他,仍心系三峡工程。他深知自己可能无法见证大坝建成了,便在病重时将家属与工作人员召集到病床前,郑重地说道:“修建三峡大坝是我半生的梦想。我不能亲眼看到它完成了,等我去世后,不必下葬,把骨灰撒在大坝上。我想在那里,看着它造福后代,圆了我的梦。”这是他最后的愿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6年5月,历经数十年筹备与施工,三峡大坝全线竣工。这座全球瞩目的水利工程不仅有效防控了长江中下游的洪涝灾害,还成为了中国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在工程落成之时,许多曾参与筹建的工作人员,无不想起那位为此鞠躬尽瘁的领导人——王任重。他虽未能见证大坝完工,却以其无私奉献精神,永远留存在三峡大坝的丰碑之上。

如今,站在巍峨的三峡大坝前,滔滔江水奔涌而下,远处的群山环绕,一切都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大坝背后的伟大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