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关系非常复杂,美国在东南沿海虎视眈眈的窥视我国,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屯兵百万于中苏、中蒙边境,面对世界第一和第二两个军事强国的威胁,我国也积极备战,根据全国各地战略位置划分了一、二、三线战区,一线是沿海和边疆各省、自治区,三线是京广线以西的四川、云南、贵州、陕西、青海、甘肃、豫西、鄂西、湘西、粤北等地。大批军工企业迁往三线生产,福建红旗机器厂就是在这个背景之下诞生的。
1969年3月2日,中苏在黑龙江虎林市境内的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爆发珍宝岛冲突,两国剑拔弩张,大战一触即发,在此背景下加快了三线建设。1969年5月国家决定建设福建红旗机器厂,主要生产高射机枪和子弹,厂址在福建长汀县东北28公里的馆前镇东济岩,这一带山峦叠嶂,丛林茂密,厂区分布在长2.5公里的狭长山沟中,隐蔽性很好,可以躲过空中的侦查。
福建红旗机器厂的建设得到全国各地的支援,近万名工程兵、援建施工队伍齐聚这个大山深处的偏远小镇,他们不怕吃苦,日夜奋战,坚决与“美帝苏修争时间,抢速度”,1970年12月厂房建设基本完成,共完成建筑近百栋,宿舍、仓库大多依山而建,重要的厂房建在山洞中,这些山洞基本将山体掏空,然后用钢筋混凝土浇筑,山洞内纵横交错,分为很多功能区域。厂区内配套设施非常完善,招待所、医院、电影院、工人俱乐部、学校(从托儿所到中学)一应俱全。
1971年上半年,随着机器设备的陆续安装、调试完成,开始正式生产,生产54式12.7毫米高射机枪及子弹。该枪可以对地也可以对空,对1600米以内的空中目标及2000米以内的地面目标具有极强的杀伤能力,可以击穿100米以内20毫米厚的钢板,射速70发/分。当时通常用54式12.7毫米高射机枪与萨姆-2地空导弹组成弹炮合一防空阵地。
当时都是昼夜生产的,工人一度达到6000多人,加上家属整个厂区有1万多人。由于红旗机器厂是保密单位,对外番号是国营9456厂,厂区戒备森严,所以厂区内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独立区域,因为厂区内有电影院、学校、俱乐部,所以很多生活在这里的孩子们好几年都没有出去过,他们跟随自己的父母在这里度过别样的童年时光。
国际形势风云变幻,随着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1985年中苏关系缓解,我国也停止了三线建设。这一时期很多军工企业转为生产民用产品,福建红旗机器厂也在1985改制成立福建红旗股份有限公司,搬迁到福建漳州,生产纺织机械。如今的红旗股份公司已发展成为世界规模较大、品类齐全的针织横机企业。
当年的厂房现在已布满青藤,没有了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没有了轰鸣的机器声,一座座建筑留给我们的是岁月的桑海桑田,如今在这里依然可以感受当年激情燃烧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