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游干班陈列馆参观有感
文/杨之藏
参观历史陈列馆、纪念馆,总是要引人警醒的。立冬不久,参观了南岳游干班陈列馆。馆前有一棵铁树,结满了橙黄的果实。参观陈列馆之后,让我有几点感触。
1
南岳游干班陈列馆前的
铁树果
一、没有毛主席对衡山农民运动的详细考察,就没有后面很多革命理论的诞生
1927年1月15日起,毛主席到达白果,开始对衡山的农民运动进行了历时10天的详细考察。先后召开了18次座谈会,深入了解了衡山农民运动的详细情况。这些情况为他后来撰写《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对于衡山及各地农民运动经验的梳理和提炼,逐渐成为了后来很多革命理论诞生的基石。在这个当时推动农村革命运动发展的纲领性文献中,他明确提出,一切革命的党派和同志,都应当站在农民的前头领导他们前进,而不是站在他们的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更不是站在他们的对面反对他们。他强调,必须依靠广大贫农作“革命先锋”,团结中农和其他可以争取的力量,把农民组织起来,从政治上打击地主,摧毁封建武装,重组农村政权。这个报告的发表,进一步解决了无产阶级正确对待农民这个最主要同盟军的重大原则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工农联盟的理论。
由此可见,深入群众,深入调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是很有道理的。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掌握真实情况,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制定出符合广大人民需要,切实保护人民根本利益的好政策。
二、革命烈士的遗书、笔记应当作为信念教育的重要载体
和平年代出生的一代人,对于革命斗争的残酷性缺乏深入细致的了解,缺乏切身感受,但这些并不能成为阻挡他们深入了解历史的理由。我们有理由,也有责任,要把那些浴血奋战的烈士们的遗书、笔记真实地展现在他们的面前,让他们看看在那样随时面临生死考验,系身家性命于一身的特殊年代里,这些烈士们是如何选择的。毛泽建在遗书中写道:“革命轻易的成功,千万不要作这样的奢望。但是,人民总归要做主人,共产主义事业终究要胜利,只要革命成功了,就是万死也无恨,到那天,我们会在九泉下开欢庆会的。”周树屏在就义前写自挽联:“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碧血撒中华,革命精神传后代;共产不避难,避难不共产,雄心震岳北,共产实现定他年!”这些文字热辣滚烫,即便它是刻在墙上,写在纸上,我们读起来仍然热血沸腾。那一代人对于共产主义理想的忠诚和它一定会实现的自信,让人不禁感慨万千!
三、想不到南岳曾是人文荟萃地
南岳是宗教圣地,这一点相信每一个雁城人都知道。但是我说南岳曾是人文顶流,恐怕大家都会有些疑惑。1937年7月28日,北平沦陷。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南迁,在长沙成立了国立长沙临时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前身),而文学院就办在南岳,地点就在南岳圣经学校。由胡适任院长,朱自清任中文系主任,冯友兰任哲学心理教育系主任,刘崇铉历史社会系主任。闻一多、浦江清、金岳霖、汤用彤、吴宓、郑昕等著名教授及外国专家诗人威廉·易卜生都曾聚集于此。想一想那时南岳的人文盛况,真是几乎全国的顶级学者都来了!以至于冯友兰在他的《三松堂全集》和《中国哲学简史》中深情描述了在南岳的场景。《西南联大校歌》里也留下了“万里长征,辞却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别离------”
四、南岳游干班课程也许会给我们一些启示
南岳游干班从1939年2月至1940年3月共办三期,中国共产党以丰富的游击战争经验,与国民党合作培训了3000多名干部,为敌后游击战争的开展和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作为国共两党合作时期的培训班,游干班组织严密,课程特别注重实践,善于吸收国共两党之间的经典战术。二十四门课程中,实践课程几乎占了二分之一。在培训期间,有专门的宣传刊物、电台、新闻台。作为当时的副教育长,叶剑英还曾写了一首《登祝融峰》:“四顾渺无际,天风吹我衣。听涛起雄心,誓荡扶桑儿。”
南岳游干班的光辉历史,是每一个衡州儿女的文化底气!
(长按三秒关注视频号“阳光之波”观看相关视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