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权是唐代最后一位开宗立派,能称得上大师的书法家,由他所创的“柳楷”影响极大,学得人也很多,还是“宋体字”以及当代“印刷体”的原型。他不仅精于楷书,行、草、篆、隶也冠绝当时,米芾曾称赞他:“柳公权如深山道人,修养已成,神气清健,无一点尘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书友最初是以楷书启蒙,学的就是“柳体”。柳楷字帖中极为经典的有《玄秘塔碑》《九疑山赋》《神策军碑》等,世人感叹这些字写得刚健挺拔、工致细腻,水平出类拔萃。但我们想不到的是,如果没有这个人,咱们或许就看不到柳公权的楷书大作了,此人就是邵建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绢寿八百,纸寿千年,唐代书法家的墨迹能留传到今日的,如凤毛麟角,大尺幅、字数多的楷书原稿就更难保存了,因此,当时的书家会把字书丹于石碑上,再请刻工镌刻,这样保存起来就方便多了。

镌刻大有学问,刻工不能是不懂书法的门外汉,要有所了解,但也不能太深入,不然镌刻时会不自觉的把个人风格融入进去。另外,刻工与书丹者关系越亲密越好,这样一来便于沟通,二则了解书丹者的用笔特点,最终完成后还原度会非常高,细节也细腻真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邵建和、邵建初兄弟与柳公权是挚友,他们几乎包揽了柳公权所有的刻碑任务,学界称他们是“柳体字的凝固者”。2018年,陕西西安出土了一块石碑,经过学者修复鉴别,墓志人正是邵建和,此碑也得名《邵建和墓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该墓志长宽均为45.5厘米,共计25行、满行25字,共500余字,字径大小约2厘米。《邵建和墓志》中写道:“今少师河东柳公公权伟夫,朝廷重德,文翰高名,凡景钟之铭,丰碑之烈,至于缁黄追述,中外奏记,但树金石者,悉俾刊刻,无处无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以看出当时柳公权书法之盛行,人们学柳字,靠的是无处不在的碑刻,刻工的重要性也可见一斑。《邵建和墓志》由乡贡进士王南薰撰文,翰林待诏朝议郎守率更寺丞上柱国董景仁书丹,刻工不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碑以楷书写成,字迹精秀工致,受虞世南、柳公权影响。中锋行笔,笔画筋骨硬朗,骨肉兼备,饱满而不失婀娜,挺拔有力。转折处方圆兼备,收笔沉着,勾挑含蓄,不漏锋芒。结字中正端正,也有几分欹侧。左右结构高低错落,上下字疏密有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邵建和墓志》字字精雕细琢,笔法丰富严谨,称得上唐代碑刻的佼佼者,值得临摹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