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的家乡是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从大钊同志的改名和部分著作中可以看见故乡加予其身的烙印。

乐亭曾经属于燕国。西周召公分封在燕地,定都在今天北京西南,燕国往北向着燕山方向,开疆拓土。大将秦开,即荆轲的助手秦舞阳的爷爷,拓地千里,建立了右北平、辽西、上谷、渔阳塞上五郡。

李大钊的钊字就与燕地有关。

李大钊原名李耆年。1913年东渡日本时,他依《方言》中的“钊,远也,燕之北部曰钊”,改名为李大钊,给自己打上了故乡的烙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滦河

李大钊还有一个书斋的命名叫“筑声剑影楼”。他把就读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时的小斋命名“筑声剑影楼”,出自战国时燕国义士高渐离在易水河畔,用击筑发出悲壮声乐为将要行刺秦王的荆轲饯行的典故。高渐离,战国末燕人,荆轲的好友 ,擅长击筑,高渐离与荆轲的关系很好。荆轲刺秦王时,高渐离与太子丹送之于易水河畔,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乐亭有一条河,叫滦河。李大钊非常喜欢这条河,他出生的地方大黑坨村,曾经是滦河流经的地方。

根据朱文通主编的李大钊传记载,滦河入海口原在大黑坨村东南偏北8公里处的狼窝口入海。当时,乐亭、昌黎两县以滦河为界,河口北岸的狼窝村属昌黎县境,大黑坨村也在两县交界之处。在李大钊出生前22年,即1867年,滦河改道,由狼窝口东北7.5公里处的甜水沟入海。

坨的意思就是河道变迁冲出的带状高地。乐亭很多村庄就坐落在滦河冲出来的高地上,留下了很多带“坨”的地名,如黄坨, 大黑坨,小黑坨。胡家坨,严坨等等。

李大钊对滦河很有感情,他从永平府去天津求学。走的路线就是从今天的卢龙乘船到滦州,然后坐火车到达天津。从天津回来后,李大钊邀请同学从滦县下车,到偏凉汀码头,又是坐船,到达昌黎,登昌黎五峰山游览。

有了孩子后,他也想让孩子看看家乡的河,让故乡情结延续到下一代。1919年,长子李葆华10岁了,这年暑假,李大钊携夫人赵纫兰,儿子李葆华坐京奉铁路到滦县下火车,从偏凉汀码头登上帆船,顺着滦河经过响嘡、马城、会里来到家乡大黑坨村。他把滦河写进了自己的文章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船沿着滦河顺流南下,两岸遍地都是绿油油的禾苗”。“河里小舟漂着,一片斜阳射在水面,一种金色的浅光,衬着岸上的绿野,景色真是好看。”这是李大钊在《五峰游记》中对滦河的描述。他还说:“这条滦河,简直是这一方的旧生活破坏者,新生活创造者。”

李大钊留下的名言警句除了“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外”,广受人们喜爱的还有一句:“不怕死,不爱钱,丈夫决不受人怜。”来自1916年,27岁的李大钊写的《黄种歌》。这是8年前,李大钊命名“筑声剑影楼”书斋的绕梁余音。充满了荆轲、高渐离式的侠义精神,也显示李大钊故乡的燕地印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种歌》谱曲后初名为《黄族歌》。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黄埔长洲岛建立军校,《黄族歌》成为黄埔军校建校时的校歌,黄埔军校学生军就是高唱着此歌进行北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学良尤其喜爱其中“不怕死,不爱钱,丈夫决不受人怜”句,《黄族歌》曾于“九一八事变”前作为东北军军歌。1990年12月,张学良为东北大学校友会刊题词:不怕死,不爱钱,丈夫绝不受人怜,顶天立地男儿汉,光明磊落度余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句话还写在了张学良90岁寿诞的寿幛上。1991年,启功应吕正操之托,为张学良90岁寿诞书写寿幛。上面依然醒目的是:不怕死,不爱钱,丈夫决不受人怜。

故乡是每个人心里挥之不去的乡愁。当身体离开家乡,精神依然怀恋那方故土。从李大钊同志留下的文字中,我们依然能够触摸到他的故乡情结。文章千古、斯人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