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中群臣众多,严党、清流中能臣干吏不少,严嵩、徐阶、张居正、胡宗宪、赵贞吉、海瑞。

这些大臣中,谁才是值得称颂的呢?

东南二贞,是嘉靖一朝重要的大臣,严党的胡宗宪管理着浙江,清流的赵贞吉管着江苏,两个省都是大明的税赋重地。

胡宗宪和赵贞吉年轻时,就相识,是心学门徒,彼此是朋友。

这两个人都有可能进入内阁,做首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汝贞,公忠体国,虽然身在严党,但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在夹缝中拼尽全力,不过是为了忠君爱民,还要报答恩师之情。

他一直认为恩师老了,周围被一群所谓严党包围,是被众人所挟而不得已。

直到战场收到恩师信件,方才恍然大悟,恩师原来是一直是大奸似忠。

胡宗宪终于做了一回不听话的学生,但他也不愿辜负恩师之义。立下不世之功后,悄然回家养老。

赵贞吉,老成谋国,身在清流,心里只有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远在江南,同样也是周旋在各方势力中,但他却是太极高手,要的是自己利益的最大化。

出头的事他不做,抢功劳是一定做的,但一定要巧妙。

虽然他是清流,做法却可以像太极一样,随时转化到对方阵营。

赵贞吉为了自身利益,违背了恩师徐阶的指令,且发生得自然而然,跟着杨金水们给出的方案接着做了下去,沿袭了严党的一套传统做法。

胡汝贞在夹缝中生存,是心中有恩师,而受制于党争之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贞吉的太极周旋,是心中最重要的只有自己而已。

要论能力,胡汝贞曾说,赵贞吉是个首辅之材。

但论德行,赵贞吉只是个尚未成型的严嵩。

胡宗宪是一个爱惜名声的人,能够容人,有气量。

赵贞吉则不然,他看重权力,他的话,部下就必须无条件执行,书办在衙门多说了几句话,就被他开除了,完全是以权压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大人对上并非什么忠贞,只是对权力谄媚,他只考虑自己的利益。

后期嘉靖看中赵大人,就是看到了他身上似乎有严嵩的影子,他是大奸似忠。

胡汝贞的贞,是靠着践行心中的道而做出来的,赵贞吉的贞,则是靠着操纵为官之术向皇上向众人证明出来的,他本人的缩写,实际是个吉字,如何保自己周全逢凶化吉。

人性千差万别,权力如同杠杆。内心失之毫厘,经过权力杠杆的加成作用,可以造成的结果便差之千里。二贞的区别,就在这内心的毫厘之间。

奏疏之夜,当嘉靖勃然大怒,众臣惶恐后,终于鼓起勇气,意图做拼死一谏之时,天资聪颖的赵贞吉主动站出来,做了千古一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究其根源,想除了救众人,更重要的是,他自己并不想死。清流派众臣死谏,赵贞吉身陷其中,没有后路,只有一死。

这一赌,救了自己的命,救了众人的命,也把众人燃起的勇气再次熄灭。

之后的六部会审,百官论罪,文官们亦受海瑞奏疏所动,自保之余,并不愿撒谎对海瑞落井下石,只论一个詈骂君父的实有之罪,并未驳斥奏疏本身。

赵贞吉先在狱中审过海瑞一次,发现海瑞并无连累他人之意,到会审时,便在原样基础上变本加厉,安上“邀直名”之意,表演给众大臣宦官看,意图撇清自己的同时给海瑞强安上一个诛心的罪名,好再立一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千古一赌时,赵贞吉成了群臣眼中的英雄好汉,六部会审时,赵贞吉被海瑞扒了个干干净净,成了群臣眼中的跳梁小丑。

大明不缺死谏之臣,赵贞吉绝不会是其中的一个。赵贞吉对海瑞两次所下“以博直名”的言论,心思险恶堪比秦桧的“莫须有”。

胡宗宪,字汝贞,海瑞,字汝贤,一贞一贤不辱其名。

剧中伊始,嘉靖颂扬的二贞,实为反衬,二汝才是值得称颂的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