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应该看过阿汤哥主演的电影《最后的武士》,故事的背景发生在日本“明治维新”时代,其中演绎的“武士道”精神让人为之景仰,真正的目的是想告诉人们为了坚持的信仰,可以不惜放弃自己的生命。
最后的武士(图片借鉴,侵权可删)
日本的“明治维新”,就是引进西方列强各方面先进的技术和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对当时由幕府掌权下的日本,全面进行现代化革命。
19世纪中叶的日本,掌控大权的幕府施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严重限制了日本社会的发展脚步。由于日本已经历经数百年的幕府统治时代,低级武士阶层,基层农民,资产阶级的旧藩属诸侯以及有创新改革精神的商人,联合组成的政治联盟协助日本天皇推行“倒幕运动”,推翻幕府的统治。
日本武士(图片借鉴,侵权可删)
自幕府统治时期结束后,日本天皇恢复权力巅峰,在国内推行新政,其中就包括“君主立宪制”,皇权受到内阁的钳制,内阁掌权后开始削弱武士阶层的特权,包括他们的信仰和待遇都受到了重大影响,同时包含有精神、宗教、政治性质在内的“武士道”也受到了限制,引起了国内武士阶层的抵触和反抗。
(图片借鉴,侵权可删)
虽然日本的“明治维新”获得了成功,但还是有大量的封建残余思想被保留了下来。“明治维新”这个转折点,推动日本社会的发展,让日本走上了“富国强兵、脱亚入欧”的道路,使日本跃居世界军事强国之列,最终蜕变成为以侵略扩张,掠夺好战的军国主义国家。
但在二战时期,为什么日本当时对强国“美利坚”不宣而战,偷袭了美国在夏威夷的海军基地“珍珠港”,悍然发动“太平洋战争”,将美国拉下了战争的泥潭中呢?
日本武士(图片借鉴,侵权可删)
一、自视甚高,盲目自信;
自日本在1868年“明治维新”成功之后,国力渐渐开始强盛。1874年,日本以“琉球事件”为借口,向中国满清政府发难,派遣军队入侵台湾,最后无能的清政府赔偿白银50万两,日本人收钱撤退。
1894年~1895年,中日甲午海战,以清政府的惨败而告终。中国不仅赔偿日本白银2亿两,还签下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澎湖列岛、辽东半岛等给日本,若不是“三国干政还辽”,腐败无能的清政府,连当时的“龙兴之地”满洲都保不住。
(图片借鉴,侵权可删)
1900年,日本加入侵华八国联军,又轻松取得了胜利。1904年~1905年间,日本和沙俄为争夺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的控制权,在中国土地上进行了较量,又以日本胜利而告终,日本跨入世界列强之列。
一战时期,日本以对德宣战为名,公然侵占胶东湾;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轻而易举占领了东三省;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迅速占领了大半个中国。
日本侵略者(图片借鉴,侵权可删)
从以上可以看出,由于当时的中国太羸弱了,日本都是不费吹灰之力就赢得了胜利。对当时的中国任意揉捏,屡战屡胜的日本开始自大,只要够狠够坚强,没有任何事可以阻止日本的侵略扩张,正所谓“大力出奇迹”,长久以往养成了日本帝国主义骄纵的性格。
反观美国,虽然军事、科技、经济等综合实力已经跻身世界一流的强国水平,但和日本疯狂扩张的军事战略征战不同,美国没有像日本一样,经历过各种各样的战争,比战争经验和意志自然差上一大截。
太平洋战争(图片借鉴,侵权可删)
自认战争“经验丰富”的日本,存着赌一把的心态,认为开战美国若是战败,可以从其身上得到和中国、沙俄相同甚至数倍的利益,跃居世界强国之首。
日本落入了自身编织的美梦中,以为轻易侵略中国和东南亚的计划也可以顺利在美国身上实现,却低估了美国国内生产能力的强大;到了太平洋战争中后期,日本发现自己的飞机、舰船、兵员越打越少,而美国越打越多,低估了美国实力的日本深陷战争的泥潭,这才后悔为什么把美国这个庞然大物给拉了进来,改变了二战战争的局势,可惜说什么都晚了。
太平洋战争(图片借鉴,侵权可删)
二、扩张瓶颈,南下突围;
日本这个弹丸之地的岛国,要实现疯狂扩张的野心,需要大量的资源和土地,凭日本本国的资源,要实现这个目标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于是只能通过掠夺和侵占才能实现目的。
在军国主义思想的毒害下,日本举国上下都认为,拥有大面积的土地迫在眉睫,同时又能控制大批资源,以实现以战养战的野心。
太平洋战争(图片借鉴,侵权可删)
早期日本扩张的策略,一是控制朝鲜半岛,占领中国满洲,向沙俄和蒙古高原腹地深入;二是侵略中国大陆,控制中国大陆的命脉,以中国的矿产和资源供给实现称霸野心;三是出兵东南亚,占领东南亚各国掠夺资源,最后进攻印度。
日本的扩张策略非常疯狂,也非常大胆,“富贵险中求”,任何一条计划的成功,再加上国内科技的支持,大量的资源作为后盾,日本都可能一跃而起,成为和德国一样强大先进的国家。
太平洋战争(图片借鉴,侵权可删)
这些计划大部分都实现了,自1939年的和苏联的“诺门罕战役”,以不知天高地厚的日本关东军失败而告终后,日本知道第一项计划暂时终止了,和希特勒约定南北包夹苏联的计划短期内无法实现。腾不出手的日本,立即和苏联休战并签下《苏日互不侵犯条约》,改为出兵东南亚。
但向东南亚的扩张之路也并不顺利,日本知道若是继续向东南亚增兵,势必牵动到美国的利益,权衡利弊之下,与其等着美国对手,不如先下手为强,发动“珍珠港事件”将美国的海上主力“太平洋舰队”摧毁,取得战争的先机。
太平洋战争(图片借鉴,侵权可删)
三、经济制裁,资源危机;
日本要发动大规模的战争,必须要大量的原材料和资源。自1939年,以美英为首的西方强国为阻止希特勒称霸欧洲的企图,配合亚洲的战争局势,对日本开始了经济制裁,停止了军事物资贸易的往来,并对亚洲中国战区提供了军事贷款和战争援助。
顿时,日本国内战争急需的钢材、石油、橡胶等进口原材料全部短缺,造成日本战争步伐的迟滞。
(图片借鉴,侵权可删)
被占领的中国大陆和日本本土开采的资源有限,完全不能供应日本战争的大量需求。要知道后勤补给跟不上,日本不要说对外扩张,连保不保得住已经占领的地区都成为很大的问题。
最终,花费了巨大代价,已经骑虎难下的日本最终将目光对准了东南亚地区。东南亚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战略位置,可以解决目前的燃眉之急。尽管时间有些急促,袭击珍珠港即使不能让美军太平洋舰队全军覆没,但能拖延一段时间让美国无暇顾及其他,日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差,攥取东南亚地区所急需的原材料和资源。
太平洋战争(图片借鉴,侵权可删)
一切计划按照日本的剧本进行,盟军东南亚驻军在日本攻势下溃不成军,日本迅速控制了东南区地区。但美国的生产和修复能力非常强大,重新整顿后就对太平洋地区发动反攻,打得日本人节节败退。
(图片借鉴,侵权可删)
四、战略目标,瓜分世界;
二战的历史中,美国一向是站在“同盟国”一方,但在二战初期,世界各国打得热火朝天,美国一直是旁观者,罗斯福政府也在一直纠结要不要参战。
经过一战后的积累,美国的实力已经跃居世界前列,也许在日本的眼中认为,“轴心国”若战胜后瓜分世界,美国势必成为他们的心腹大患,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日本未尝没有将美国拖入二战,一并解决的心思在内。
太平洋战争(图片借鉴,侵权可删)
只是日本没有料到美国的底蕴深厚,完全支撑得起战争的损耗,反观自己,由于战线拉得太长,后勤补给没有跟上,内有国家危机,外有资源缺乏,捉襟见肘下兵员也极度不足,最终造成了无法挽回的颓势。
综上所述,日本也不想去惹美国这个庞然大物,被长久的胜利冲昏头脑,称霸亚洲轻视美国,只是没想到过当时的美国完全是世界顶尖强国之一。
太平洋战争(图片借鉴,侵权可删)
必须要扩张的日本,在种种原因的驱使下,不得不将美国拉入了二战的漩涡之中。
(以上文字,如果喜欢,请点个关注!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必删!)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刚子侃历史”吧!每一期将带给您不同的视觉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