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海上四老"书画作品展今夏启幕以来,上海海派艺术馆"海上掇英"近现代上海名家名作系列展颇为公众关注。最近,该馆再次推出该系列的第二场展览——"三吴一冯"之吴子深书画作品展,精选吴子深不同时期的佳作总计58件,以此纪念其130周年诞辰。
吴子深原名华源,初字渔邨,后字子深,号桃坞居士。他不仅在绘画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与吴湖帆、吴待秋、冯超然并称"三吴一冯",而且在医学界也颇有建树,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他还曾以巨资创建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对近现代中国美术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吴子深擅画山水竹石,亦能书法。他的山水画深受董源和董其昌的影响,展现出布局精妙、笔墨清新和气韵纯正的特点。在竹石画方面,他师从文同,其作品偃仰疏密,遵循法度,摆脱了明清文人的习气。在书法上,他初学董其昌,后转向米芾,呈现出一种儒雅不凡的风韵。书画家兼法学家马寿华评骘吴氏画艺说:"子深山水,由董香光入叩倪黄,进而上探宋元诸家之奥,于青绿水墨细笔写意无所不精,因其工诗文善书法,文采儒雅,益足以增画中书卷之气,以故神采清醇,气韵盎然。"
此次展览涵盖吴子深山水、高士、墨竹等经典作品,以及鲜见的题材如"千里走单骑"、"观音大士"、巨幅四屏通景云山图等。此外,本次展览还展有吴湖帆、吴待秋、冯超然书画数件及吴氏出版物数种。展览不仅是对吴子深艺术成就的回顾,也是对"三吴一冯"这一海派画坛杰出群体的集体致敬。
近日,围绕展览的学术讨论会在馆内举办,吸引了策展人、艺术家、评论家以及相关行业专家的目光。他们齐聚一堂,共同回顾并探讨了吴子深以及"三吴一冯"这一海派画坛杰出群体的艺术成就及其对海派文化的影响。
此次展览的策展人、桑浦美术馆创始人蔡梓源说到,"三吴一冯",冯超然和吴待秋是画画为职业,吴子深和吴湖帆是"家里有矿",以自己的爱好而画,他们的画更体现出认真、精致、不俗。据他透露,吴子深出生在苏州,抗战以后,从苏州移居上海,做医生。6岁时他跟表哥包天笑学习启蒙学问,17岁时跟着舅舅学习医术,甚至跟着舅舅到北京给慈禧太后治病,在宫内做了4年"御医",接触了很多好作品。吴子深21岁才开始学画,他自己也认为自己是一位"文人画家"。
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张立行指出,研究、推广海派,不应仅仅只着眼于金字塔顶上的少数几位人物,研究、展览的视野不妨更宽广一些,发掘金字塔顶下那个更大的海派群体,特别是这个群体的艺术上各有所长的优秀书画家。他认为此次展览就是有意思的成功案例。"海派是一个整体,是群体的艺术家形成的。只有对群体中那些优秀的艺术家进行认真解剖,我们对所谓的海派才会有真正的认识。"
与会嘉宾通过主旨发言、座谈交流等方式,深入探讨吴子深的艺术风格、创作背景及其作品背后的精神及文化价值。大家一致认为,吴子深不仅是海派绘画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更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的宝贵财富。"三吴一冯"的艺术成就及其对海派文化乃至中国美术发展的影响,得到了与会者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评价。
作为本次活动的主办方,海派艺术馆不仅搭建了一个开放、多元的交流平台,同时也为海派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启发,为海派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自2023年初进入常态化运营以来,海派艺术馆不仅自主策划推出了"江山·人民""今日海上"等高质量学术系列展览品牌;还成功组织了吴昌硕、王一亭、沈尹默、钱瘦铁、王个簃、朱屺瞻、程十发等海上巨擘的群展和个展;此外,海派艺术馆通过丰富多元的公教活动,如"社会大美育"课堂、学术讲座等,吸引众多市民参与,主动融入闵行文化的发展建设,助力提升申城艺术人文氛围。
作者:范昕
文:范昕 图:展览及学术讨论会现场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李婷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