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是国际盲人节,当晚的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座无虚席,法国“小提琴男神”雷诺·卡普松小提琴独奏音乐会在观众的掌声中落下帷幕,其中,来自上海市盲童学校40名在校学生和毕业生的掌声尤其热烈。因为热爱音乐“一年大半的工资都用来听音乐会”的三位毕业生告诉邀请他们的母校老师:“这次真是没想到艺术节还特意为我们准备了盲文项目介绍,主办方的工作细致体贴,让我们很感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前,10月9日的方言舞台剧《魔都俏佳人》、10月13日的普契尼百年歌剧盛典音乐会已经先后迎来了静安区和徐汇区的残障人士。接下来,将有更多特殊人群走进剧场、走进美术馆、走上梦想的舞台。在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指导下,第二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与上海慈善基金会携手,与“英雄联盟”共同推出“爱艺术”关注残障人士公益项目,通过邀请残障人士免费“无碍观展”、“无碍观演”以及为有艺术梦想的弱势群体提供展示舞台等活动,疗愈彼此心灵,营造人人皆可享受艺术的和谐社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用艺术融化“碍”,展演观摩治愈心灵

本届艺术节以上海为原点,扩大优质资源的“溢出”效应和辐射范围,围绕文化惠民“新能级”,升级艺术节惠民覆盖面,惠及更多特殊人群。从10月9日开始,“爱艺术”关注残障人士公益项目推出展演观摩系列计划,让残障人士也可以毫无障碍地走进美术馆、走入剧场,感知艺术的魅力,提升艺术鉴赏力。

其中“无碍观演”精心挑选结合肢体、台词等演出作品,邀请听障人士与视障人士走进剧场平等观剧。8场中、外演出项目内容包含音乐会、舞蹈,其中3场演出将举办演前导赏,共计邀请300多位残障人士走进剧场观摩。除了《魔都俏佳人》设观演导赏外,10月13日的全明星音乐会版歌剧普契尼GALA为艺术,为爱情——普契尼百年歌剧盛典音乐会、11月16日的莎拉·张小提琴独奏音乐会也有特色导赏,并邀请残障人士观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0月9日演出当晚,静安区残联组织了来自静安区阳光读书会的50名残障人士和上海大学电影学院的20名师生志愿者团队观赏《魔都俏佳人》。“今年春节期间就听说这部方言贺岁剧特别火爆,可惜没有机会看。这次艺术节邀请残障人士观看演出,我们一边被搞笑的剧情逗乐,一边被主办方的暖心之举感动。”观众张女士感慨说,“能够与健全人一起观看演出,这是件非常幸福的事。艺术大门向弱势群体敞开,我们有种被社会拥抱的感觉。”

为了打通特殊人群观看演出的痛点和堵点,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工作组提前踩点,精心策划。无障碍大巴停放,残疾车停放和残障朋友出行一路通畅。经过艺术节中心与剧院的多次协调,七名无法坐到座位上的肢障人士全场坐在轮椅车上观看,观赏区也是剧院最佳座位。此外,上海大学电影学院志愿服务团队全程陪同残障人士,并服务于残疾车引导、取票验票、入座指引、现场观演等岗位。带队的上海大学电影学院副院长张斌表示:“活动不但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感受艺术魅力的平台,也促进了不同领域、不同群体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这不只是一次简单的艺术之旅,更是一次全新的社会融合体验实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0月13日晚,交通银行前滩31演艺中心迎来了由徐汇区残联招募的30名视障人士及10名肢体残障人士。在普契尼百年歌剧盛典音乐会开场前,旅德女中音、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声乐教师严静怡为观众带来精彩导赏,这位曾在歌剧《奥涅金》中扮演奥嘉的女中音动情地讲述了普契尼的歌剧创作往事。家住徐汇的王阿伯是音乐发烧友,平时就喜欢在网上听各种音乐会,但现场接触高雅艺术的机会不多。“这次不但有机会聆听大师普契尼的歌剧盛宴,还能从专家导赏中学习音乐知识,了解歌剧幕后的创作故事。这是一次全身心的疗愈之旅,感谢艺术节为我们创造了无‘碍’世界,让我们‘零距离’感知世界艺术。”王阿伯激动地表示。

“今天碰到一群视障儿童在志愿者带领下来听音乐会,突然觉得音乐厅可以做更多视障公益项目。”在雷诺·卡普松小提琴独奏音乐会结束后,观众ING在社交平台发文分享,自己在现场听到盲童学校的孩子说“今天我在学校一点也没讲话,就为了晚上能来音乐厅,我好激动啊”,为此她感慨万分,“上天关上了这群孩子们的眼睛,一定同时打开了他们的耳朵,让他们用心体会音乐的美好。音乐能传递人世间最复杂最美好的感情,如果孩子们因此走入了音乐的世界,他们一定是幸运儿。”

“无碍观演”让残障人士走进剧场,走近艺术,“无碍观展”将从11月开始带更多残障人士开启“半日美术馆”之旅。其中浦东美术馆将开设三场《对话透纳:崇高的回响》,西岸美术馆开设两场《另辟前卫:摄影1970-2000》,总覆盖人次达100人。届时,无障碍导览将让艺术触手可及,特殊人群也将在讲解互动过程中构建与社会的连接。

用艺术链接“爱”,梦想舞台触手可及

为了唤起大众对于残障人群的专注,本届艺术节还在国际演艺大会期间举办无障碍主题论坛,让关爱成为一种力量。在10月19日举行的演艺大会创制人对谈中,与会嘉宾聚焦数字演艺新场景、沉浸互动新内容,共话虚拟演艺制播平台的搭建、内容产品的创作,剧场升级改造等议题。来自曼彻斯特国际艺术节、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嘉宾以及残障表演者代表在主题演讲中围绕“艺术无障碍”话题,在激活文旅演艺新赛道市场潜能同时,倡导科技赋能,助力残障人士共赏无碍艺术。

艺术滋养心灵,美育促进成长。“爱艺术”公益项目将推出艺术共融计划,通过4场绘画工作坊为特殊人群带来艺术教育,艺术节特邀艺术家联合邀请留守儿童和残障儿童共同完成绘画作品,最终作品将在11月下旬的公益融合艺术展中呈现。该展览以“艺术无障碍”为核心理念,为特殊人群搭建梦想的舞台,促进艺术教育和公众教育关注残障议题,共绘残健融合新蓝图。

事实上,尽管生活上有诸多不便,很多残障人士内心都十分向往文艺生活,期待参与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我们渴望融入社会大家庭,也渴望被理解和关注。”今年10岁的小海患有听力障碍,他的妈妈直言孩子很期待绘画工作坊,“感谢艺术节搭建无碍舞台,让孩子有机会发光,更重要的是增强自我认同感和社会归属感。”

艺术是链接世界的语言,也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静安残联副理事长周公望对“爱艺术”关注残障人士公益项目高度赞扬,“这样的文化交流活动有助于增进社会各界对残疾人事业的关注和支持,同时也为残疾人朋友提供了更多融入社会、享受文化生活的机会。”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总裁李明则表示:“艺术节的剧场大门、美术馆大门应该向每一位热爱艺术的朋友敞开,我们希望用艺术融化‘碍’,用艺术链接‘爱’。对特殊人群的关爱不仅体现了艺术节的惠民服务升级,更体现了上海这座城市的人文关怀和社会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