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1月2日,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携带大量的药品和器材,从温哥华乘坐海轮到达香港。3月31日,他率领一个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来到中国延安,毛泽东亲切接见了白求恩一行。4月初经延安到达晋察冀边区,当时聂荣臻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连夜赶回驻地接见了白求恩一行人。在接下来的近两年时间里,一直致力于晋察冀根据地的医疗事业发展,以忘我的革命热情在硝烟战火中夜以继日地救治八路军伤员,曾创造了69个小时连续做115例手术的记录。1939年11月12日5时20分,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的好朋友白求恩因感染败血症,医治无效与世长辞。在他的遗书里,他将他所有的财产一一分给了战士们,从不轻易流泪的聂荣臻更是痛哭流涕。与白求恩共事一年多的晋察冀军区卫生部长叶青山写下了《诺尔曼·白求恩》一文纪念他的好战友,而我们所熟知的白求恩的故事大多都来自叶青山少将的介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

叶青山,原名叶志泉,福建省长汀县河田乡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事业的创始人之一。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一直从事医疗卫生工作,期间因为“AB团”(全称为“AB反赤团”,是1926年12月段锡朋、程天放等人在蒋介石、陈果夫的支持下,于江­西南昌建立的国民党右派组织。)遭到误判被开除党籍,不久后平反,重新参加工作。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军医处处长,晋察冀军区卫生部部长。在白求恩到来后,与之一同共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叶青山

当时白求恩看到根据地的医院医务人员少、技术落后,无法适应战争的需要,就和叶青山一同决定创办一所模范医院。将这个决定告诉聂荣臻后,立即得到批准,随即聂荣臻将该提议转达给了中共中央,不久中央同意了该决定。白求恩和叶青山以及其他医务工作人员在很短的时间内,在五台县松岩口村建成了一座有手术室、消毒室、医务室、洗涤室的模范医院。落成典礼上,聂荣臻宣布白求恩为院长。这座模范医院改进了救治伤病的条件,挽救了无数革命军战士,同时还培养了许多医务干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白求恩在做手术

叶青山是野战外科献血第一人,白求恩是第二个。1938年6月,白求恩在五台县松岩口军区后方医院讲授输血技术。“输血”在当时是一个比较新鲜的技术,中国在大城市只有少数几家医院才能开展。在野战医疗条件下输血,是人们连想也不敢想的事情。白求恩大夫首先详细讲授了采血操作、标准血型制作、血型鉴定、配血试验、储存、运输、保管等基本知识,接着推来一名胸部外伤的患者说:“现在,我来操作,你们谁第一个献血?”“我来献。”32岁的卫生部部长叶青山挽起袖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聂荣臻、叶青山(右一)向白求恩遗体告别

验过血型,白求恩大夫让叶青山和病人头脚相反躺在床上,拿出简易输血器。带着针头的皮管连接在他们靠近的左右两臂静脉上,皮管中间一个三通阀门,阀门上连着注射器。白求恩把阀门通向叶部长,抽拉针栓,殷红的鲜血便流入注射器,再转动阀门,血液便流入患者体内。这是我军野战外科史上第一次战地输血。这一年的4个月中,叶青山献血两次,白求恩赞叹:“我到过世界许多地方,从没见过这样高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