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陶曾吟诵道:“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曾有无数愿意为国献身的英雄才子,为了国家能够繁荣昌盛,他们甚至将自己的生死置之于度外。

而被喻为“铁人”的王进喜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作为一名平平无奇的石油工人,他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祖国。

王进喜:奉献祖国,热爱家庭

王进喜于1923年10月8日出生于甘肃的一个田舍之家。也正是在1938年,王进喜进入了玉门石油公司,年仅十五岁的他成为了中国第一批石油工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进喜并没有因为自己年纪尚幼便推脱责任,反而比起身边那些正值盛年的青年人更加卖力地工作。尽管王进喜家境贫寒,但是父母自小便对王进喜循循善诱,教授他“人穷志不穷,无论在何时何地,国家是最重要的,没有了国家,人民便无法生存。”

王进喜谨记父母的教诲,将这条信仰贯彻了自己的一生。也正是凭借着自己的刻苦努力,王进喜年纪轻轻便被授予“先进工作者”的称号。

在1960年,一个震惊于世的消息立刻传遍了中国上下。原来,在大庆一座前所未闻的油田被发掘,后世称其为大庆油田。听闻此等振奋人心的消息,王进喜不惜从千里迢迢之外跋山涉水,率领1205钻井队赶来。

然而,当王进喜赶来时才发现,由于过于匆忙,设备尚未完全准备就绪,但是现在的情况已经是刻不容缓了。

因此,王进喜带领着工友们整整准备了三天三夜,连轮流工作的工人们尚且已经体力不支,更别提身为带领人的王进喜了,但是这位尽心尽责的石油工人依旧坚持在第一线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众人以为一切皆已经准备就绪后,难题却接二连三地蹦出来,原来,由于天气寒冷,附近的水面早已结成了一层厚厚的冰面,无法取水。

但是王进喜并未因为条件恶劣便心生退意,反而号令工人们,“为了国家,为了人民,再苦再累也在所不惜”,这群可歌可泣的工人们在短短的五天内,便将大庆油田全部开采,解决了国家当时至关重要的能源短缺问题。

在工作上,王进喜毫不含糊,从不弄虚作假。在生活中,王进喜同样是一位尽心尽责的好丈夫,好父亲。

因为工作原因,王进喜不能守护在妻子与儿女的身边,但是他常常在工作之余与家人们互通书信,告诫儿女们要认真读书,这是普通人家改变人生命运的唯一途径。

希望儿女们在事业上能有一番成就,从而报效祖国。而王进喜同样在信中表达了自己对于家人们的深深思念。

王进喜:英年早逝,儿女继承其衣钵

然而,天妒英才,由于早年过于劳心费力,王进喜的身体早已千疮百孔,因为风餐露宿、日以继夜的工作早已伤及身体的根本。

在1970年,王进喜被诊断出胃癌晚期,已经是病入膏肓的王进喜的生命如同风中残烛,哪怕是医术圣手也早已无力回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终,这位“铁人”在47岁时因病去世,被葬入了八宝山在丈夫死后,王进喜的妻子尽管悲痛欲绝,但是她依旧勇敢地承担了支撑家庭的责任,王进喜的5个孩子现状如何?

王进喜的大女儿王樱继承了父亲的不屈意志,选择成为一名与父亲一样的石油工人,完成父亲生前尚未完成的工作。

尽管这位看似柔弱的女子患有心脏病,但是她与她的父亲一样坚韧不拔,从不会因为困难重重便轻易放弃,王樱的身份充分展现出“巾帼不让须眉”的精神,同样为中国的石油开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王进喜的大儿子王月平曾经参军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军人。在退伍后,王月平同样进入了大庆油田工作,他将中国军人身上不屈不挠、吃苦耐劳的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令同僚们深感佩服。最终,王月平平步青云,担任了党委书记和副总经理的职位。

王进喜的次子王月甫本想与长兄一样,成为一名石油工人。但是王月甫在学习上天赋异禀,学习成绩在学校中更是名列前茅,也正是因为如此,王月甫被长春邮电学院所录取,成为了家族中第一名大学生,是兄弟姐妹的骄傲,在毕业后,王月甫进入了国营单位,成为了一名公务员

次女王月珍与二哥一样,从小便对学习兴趣盎然,在学校中成绩更是数一数二的存在,同时对于理科方面的学习存在着独特的见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毕业后,王月珍选择进入部队学院,成为一名药剂师,为国家贡献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王进喜的小女儿王月琴却生来便含有残缺,下肢力量不足,不能如同正常人一般生活。

在毕业后,王月琴并没有像兄弟姊妹那样进入部队历练一番,而是就近选择了在家附近的液化气站工作,生活倒是还也勉强维持。然而,好景不长,这位天生残缺的女孩最终因为病痛离开了人世。

不难看出,王进喜的儿女们尽管分布在各行各业,但是他们似乎有一个核心的共同点,那便是工作认真负责,从不弄虚作假,完完全全地继承了父亲王进喜的遗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足以看出王进喜对于儿女们的教育,不希望儿女们因为一点身外之物便迷失心智。王进喜不仅仅是一位意志坚定的石油工人,也是一位尽心尽力的家庭支柱。

王进喜身上正含有现在父亲们身上普遍缺乏的宝贵精神。现在的社会上似乎有一股不良风气“丧偶式教育”,现在的某些父亲将教育子女的责任全部加于妻子身上,自己仿佛是一个局外人。

“子不教,父之过”这句话并非危言耸听,父亲是孩子的第一个依靠与学习对象,在对于孩子的教育中处于不可或缺的地位。男性们应该注重于孩子的教育,更应身体力行,不可含糊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