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华国锋去世,享年87岁。他早年参加革命,生前是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更是在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关键时刻,坚守了原则立场,无论是资历、职务,还是群众基础,完全有资格死后葬在八宝山,我国多数领导人死后也都长眠此处,为何华国锋的骨灰却运回了山西?

华国锋是山西人,1937年抗战爆发后,山西是我国著名的抗日根据地,当时华国锋还年轻,但仍积极投身于抗日等革命活动。建国后,华国锋去了毛主席的老家湖南,担任过湘潭的县委书记、行政公署专员、地委书记等职务,在湖南,华国锋的才能得到了充分展现,他在关键时刻,仅仅依靠群众,为群众办实事,做出了不少成绩。

以前湖南是一个旱涝灾害频发的省份,历史上,旱涝灾害往往交替爆发,平均每十年就爆发一次,人们深受其害。1964年,湖南决定彻底解决湘中地区缺水的问题,由于当地是毛主席的老家韶山,因此很受重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方案获批后,很快就成立了工程指挥部领导班子。要修好这项当时在湖南省来说,最大的引水灌溉工程,任务非常艰巨,需要一个作风扎实,同时工作能力和协调能力又都非常强的同志来挑这副担子才行,当时华国锋是湖南省的常务副省长,组织在广泛征求意见后,最终决定让他担任工程的指挥长和政委,那一年,华国锋44岁。

接受任命以后,华国锋经常徒步穿行于各施工现场,召集有关单位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当地群众代表现场座谈,解决工程施工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召开协调会,筹措急需的物资,并积极动员各方力量参与支持灌区工程的建设。在他的直接指挥下,整个工程按计划顺利迅速地推进。

在10个月的建设工期中,他总是能在关键时刻出现。比如,在湘乡县洙津渡渡槽工地,125吨重的槽身需要吊装,但只有承重30吨的吊车,华国锋立即带着指挥部的同志赶到现场。经过多次试验和改进,最终决定成立由技术员、工人和领导干部组成的“三结合”小组,自己试制吊车。经过上百次试验,最终用工地上的几台30吨的吊车和两台5吨拉力的卷扬机,再加上“三结合”小组用土办法设计制造的“龙门扒杆”,成功吊起了庞然大物。

位于湘潭、宁乡两县交界处的皂林冲隧洞是韶山灌区左干渠的咽喉工程,全长996米,设计要求通过流量11.5立方米每秒,通航10吨位的木船。由于地质情况非常的复杂,施工队特地开挖了一个竖井和两个斜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在施工中,其中一个斜井发生了大面积的塌方。针对这一特殊情况,技术人员建议改道。但这样一来,之前大家几个月的辛勤付出,以及国家大量资材将会付诸东流,而且还会打乱整个灌区工程的进度,能否如期完工都成问题。

华国锋来到现场听取了工地干部、技术人员和民工骨干的意见后,考虑到当时我们国家还不富裕,要节约、节俭的现实情况,他最终决定先从二、三号工作面入手,通过打双层钢筋混凝土壁的方式,成功突破了这个难关。

如此浩大的工程,正常情况下,至少需要投入1个亿,但在华国锋的领导下,整个过程精打细算,不给国家增加财政负担,全部投入只用了4000万元,其中,只有2500万元是靠国家的财政拨款,剩下的,完全是自力更生,主要是在华国锋的动员下,广大的农民兄弟们做出了无私的奉献,除了必要的伙食费,基本上没有什么报酬,只是在生产队里记工分。

不仅直接受益的地方这样,连周边其他几个县也是如此。那个年代,只要党一声令下,大家凭着“愚公移山”的豪情,在短短10个月里,劈开了100多座山岭,填平了90多条峡谷深沟,开凿了9条隧道,架设了26座渡槽。整个工程土石方量多达3800万立方米,如果用来筑成一道一米高、一米宽的长堤,总长度比4条湘江连在一起还要长,创造了人间奇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6年6月2日,韶山灌区工程竣工通水典礼大会上,是陶铸副总理亲自剪的彩。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韶山灌区仍然发挥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经成为湖南的一张名片。

华国锋就是这么一个务实、能干的领导,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最终一次偶然的机会,毛主席到湖南视察的时候,华国锋专门向毛主席汇报工作,引起了毛主席的注意,这才有了毛主席对华国锋的交往和信任。

毛主席与华国锋的这次相识,看似偶然,其实是一种必然,因为在湖南,华国锋的工作做的非常出色,任何一个领导人都不会忽视这样的成绩。熟悉华国锋的人都知道,他工作中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特别喜欢跟群众打成一片,经常到群众中去,到田间地头,与老乡唠家常,了解群众的生活疾苦,了解基层的真实情况。

高层领导,缺的就是基层实情,毛主席晚年的时候,即使生病也要全国各地去视察,目的就是了解实际情报,而华国锋的这一点,与毛主席非常像,他们俩都有着善于深入群众、善于调查研究、扎实务实的工作作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晚年华国锋退休在家,很少露面,他低调、节俭的风格依然没有变,但群众依然想念着他,总是关心他的一举一动。

2008年8月20日,华国锋去世,有人主张将他的骨灰放置于北京的八宝山,因为自从任弼时以后,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去世后,骨灰基本上都存放与此。关于这件事,华国锋不是不知道,但是,他生前就专门立下遗嘱,不进八宝山,而是要落叶归根,要将自己葬在山西老家,葬在人民群众之中。

尊重华国锋的遗愿,他的两个儿子提出4个请求:不占耕地、不占林地、不破坏古迹、不破坏环境。最终,华国锋的陵墓选址,与当地规划的居民休闲公园实现了融合,真正达到了这4点要求。

华国锋就是这样一位心系群众的好领导,长眠于华陵的他,每天都能与过往的人民群众朝夕相处,人们也可以随时随地去祭奠这位为国家、为人民做出重要贡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