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授权自

zhihu.com/question/307855580/answer

01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十月,因为朝廷长期欠饷和从朝鲜回师后的赏银迟迟不能兑付,蓟镇三协的南兵发生哗变(从万历年间开始,朝廷欠饷成为常态,而因为欠饷导致的兵变也屡见不鲜)。

当时的蓟镇总兵王保将他们诱而杀之,《朝鲜宣祖实录》记载被杀的南兵达3300人之多,精锐的戚家军在这场屠杀中损失了大部分精锐,从此元气大伤再也不复昔日之光辉。

好吧,万历年时间太久远了,但只看己巳之变那些文官的操作,这样的管理能力和军事能力,这些文官除了贪贿之外,更为无能。

再来看看己巳之变时的一件小事。

当时后金入侵,京城告急,宣府是离京城最近的,要勤王朝廷第一个想到调发的就是宣府总兵侯世禄。

于是侯世禄从宣府一路赴蓟,结果他12日赶到蓟州没让入城,又于13日临晨到通州,也没让入城。

为什么?

因为兵部要求按惯例给予补给,但蓟州和通州城内根本没多余的粮食给侯世禄,所以只能不让他进城。

好在此时兵部发了5000正月饷银给到了侯世禄手中,侯世禄拿这些银子沿途买粮食凑合了一点,但仍不足用。

等一下,为什么是“正月”饷银?

这已经是11月,在赴蓟路上,侯世禄还向兵部报告“月粮数月未给”,因此朝廷终于先把正月的饷银发了……

明朝的欠饷可见一斑。

02

明朝朝廷财政困难,军队发不出军饷,但是《明史》上修堡垒,修城池等等可是修得真卖力,看上去真有钱。

袁崇焕都能用堡垒把后金封锁得”无路可走了“。

当然,后金无路可走,结果一不小心皇太极从辽东走到了北京城下,这就像二战末期日本军部给国内民众看的战报,皇军战无不胜,已经将美国人逼得无路可走了,所以不得不进攻冲绳,准备冒险逃亡东京,这样的话说出去谁信呢?

当年关于溥仪有个段子,说大概1945年的时候,溥仪总是觉得日本人要失败,可是每当看日军送来的战报,却又都是形式一片大好,皇军战无不胜。

溥仪虽然隐隐感觉这战报有问题,但又说不出问题在哪里,于是他就去问手下人。

有人就告诉他,不要看战报,要看战线,战报一片大好,战线却在收缩,那么,这个战报十有八九就是假的。

所以,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不会看战报,要看战线。

己巳之变的战线是人家后金已经把战线推到了你的家门口——北京城,你却还在夸袁崇焕的关宁锦防线把后金逼得无路可走了,你觉得稍微有一点军事常识的人会信吗?

03

《明史》读得多的人,基本都可以发现一个规律,《明史》上那些在边镇有名的文官,大多会有一个功绩在史书上详细记载:他在守边任内,一共修了多长的边墙,修了多少堡垒,又整修了多少的城池。

为什么呢?

第一、因为对于文官而言,搞基建,功劳是看得见的,因为修的那些东西就在那里,这些东西可以实实在在的证明,我是做了事的,是经得起检验的;

第二、搞基建,特别是边镇的大基建,大家伙可以上下其手,有工程就有进项。而且打着修边墙堡垒城池的名义,别人还不能说出什么来。这是一个既可以捞好处,又可以捞政绩,还让人说不出话来的好项目;

第三、要搞野战,就必须练兵,但练兵费时费力,还得罪当地的士绅和兵头。这是一个费力不讨好的事,但搞基建大家都开心,毕竟搞基建朝廷拨款,当地提供劳力,既拉动了内需,又促进了投资,还整顿了战备,更获得了政绩。

在这样的状况下,边镇的文官更加热衷于搞工程,把有限的资金都投入到大基建中,至于士兵是不是有饭吃,有军饷,是不是愿意为朝廷卖命,这些都不关我的事,因为养兵是朝廷的事。

所以,一般到了王朝末期,各大边镇,游牧民族入侵越频繁,修边镇城池越就越频繁,国家没钱,但面临威胁,就不停的被迫把大量的财政资金投入这些大工程,于是也就越发没有钱去养兵,导致野战的军队越发的虚弱。

重物而轻人,就是在这种畸形行政模式之下形成的一种潜规则。

宁可修一堆毫无用处的堡垒城墙,也不愿意给士兵多发一点银子,因为钱发给士兵,既没有看得见的政绩,也不知道这些士兵是不是真的可靠,到底打不打得过那些野蛮的外族,反而坚固的城堡和城池更能带来安全感。

这些官员之中,贪污少一点,基建搞多一点就是清官和好官。

贪污太多,只要搞的基建过得去也称得上能吏,只有那种又贪又做不了事的才会被人骂。这就是文官的逻辑,也是史书的评价。

但这些人从来就不会去想,任何城堡和城池都是依靠人去守的,饭都吃不饱,家里的生计都要靠着妻女卖淫才能维持,这样的士兵,会有人愿意帮你去坚守吗?更不用说还要去野战。

更令人感到可笑的是,这些文官,在《明史》之上,很多居然都是作为名臣来评价的,评价的标准,就是他们搞基建的能力。

▼今日推荐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