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重生/文 假如你的爷爷是大学中文系教授,在你很小的时候天天陪着你读《论语》,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在浩瀚的书海中,《讲给孩子的<论语>》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这部图文并茂的三卷本图书(另附《论语》原文一册)由上海教育出版社以重点书目强力推出。作者傅惠钧和傅若岚,一位是大学中文系教授爷爷,一位是孙女,他们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学习《论语》并集结成书。北京大学蒋绍愚教授、贵州大学袁本良讲授、浙江大学汪维辉教授、王云路教授、复旦大学汪少华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方梅研究员联合为本书作推荐。当我翻开这部书,仿佛走进了一个充满智慧与温情的世界,感受到了祖孙同学的快乐与智慧。
一、别具一格的形式
当代写给孩子的经典解读书籍,多是作者独立阐释,单向传递,极少见到以对话的形式来表现的。《讲给孩子的论语》以祖孙问对的方式呈现《论语》的解读,可谓别出心裁,令人耳目一新。这种形式,将儿童视角从内容解读和文本生成角度充分呈现。从内容解读看,一般写给孩子的经典解读书籍,作者往往仅专注于内容理解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很少关注孩子的理解和接受过程,儿童视角只是作者的一个虚拟设定,孩子在理解和接受过程中,会产生怎样的疑惑,用什么办法解除这种疑惑,很难在单向宣讲的文本里精准体现,这本书将孩子的理解和接受纳入文本解读的过程之中,这种方式除了追求内容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外,还突显了对接受者的针对性,植入了内容发现程序;从文本生成看,这本书改变常规生成方式,将施教者和受教者问对的整个过程不失本真地加以呈现,展示给读者的不只是施教者作为作者的表达,还有受教者参与解读和接受的表达。这种呈现方式,对于读者来说,书中的受教者也成了施教者。这种作者的身份互补,打开了读者的接受空间,两位不同身份的作者以不同的视角构成解读共同体,使读者在接受时不仅获得了结论,还获得了获取结论的方法,教育性蕴含于文本的形式之中。复旦大学汪少华教授在本书的推荐语中道:“颜渊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读《讲给孩子的<论语>》,你也会有同样的体验。”这种体验,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问对形式的应用。
其实,这种问对的教育教学方式,由来已久,孔子是问对教育的发明者和高手,《论语》就是采用问对方式形成的文本。由于孔子的创造和践行,问对成了一个儒学教育的经典方式,为后世所继承。但这种方式在现代教育中渐渐式微,不无遗憾。可以说,本书是对传统问对教育方式的创造性继承,既有应用价值也有学术价值。
二、丰富深刻的内容
这本书的内容十分丰富。全书分设“孔子其人”“仁者爱人”“博文约礼”“讷言敏行”“孔子弟子”5个板块57讲。所涉《论语》原文二百余则,几近半部《论语》。作者将《论语》中富有儿童教育意义且适合于儿童阅读的篇章均作了主题化精选,内容主要围绕“学为人之道”(钱穆语)来进行组织。书中特别注重“君子人”的人格呈现,对于君子人的仪容、风度、品德、胆略、为学、处事、言语、行动、交结、欲求、生活、喜乐等等,作了较为全面深入的透视,为孩子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不仅如此,这本书在内容的解读上力求符合《论语》原意,追求准确性和科学性,充分体现了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扎实的学术根底。我国历史上研究《论语》的文献汗牛充栋,对于《论语》章句的解读也往往异说纷呈,这本书作者在讲授过程中,尽量搜集经典文献中的不同解读,并进行深入的分析比较,力求选出最为科学合理的说法。比如《为政篇》中的一则:“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这个句子有人理解为:做爹娘的只是为孝子的疾病发愁。有人则理解为:做孝子的只是为爹娘的疾病发愁。究竟是谁忧?是父母,还是孩子?作者抓住一个“唯”字。给出了令人信服的答案,即前一种解释更合理。这本书中作者对一些存有争议的句子,经过深入分析觉得各种说法均存在瑕疵,也会审慎地提出新解,这是一种学术创新。例如,《学而篇》的一个句子:“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这句话,目前权威的解释是:后生小子,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离开自己的房子,便敬爱兄长。或者:年轻人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外面敬爱兄长。孙女质疑说:那兄长如果也在家呢?这个问题引发了教授爷爷的思考。经过反复斟酌,他觉得这里的“入”和“出”不能简单地对立着来解释。他想到了《论语》另外一篇里的“入则事父兄”,意思是入门便服侍父兄,这里讲“入”,就兼顾了“父”和“兄”。那孔子为什么要对立着表达呢?他分析说,这是古人的一种说话技巧,两句话并着说,上下句意义上互相包含,即是所谓“互文”。举古人“君子约言,小人先言”来佐证,从而给“入则孝,出则悌”提供了新解,即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外,都要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这类学术创新,在书中并不少见。正因如此,出版社以“一部生动而深刻《论语》启蒙书”来评价这部书。
三、智趣横生的语言
一般地说,经典的内容往往是深奥的、严肃的、枯燥的,不容易引起孩子的兴趣。将一部古代经典的有关内容讲给孩子听,是富有挑战性的。这部书中,爷爷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人生经验,善于化深奥为浅显,化严肃为生动,化枯燥为有趣,显示出他的语言智慧和教育经验。讲授过程中,生活实例、眼前景象、历史故事信手拈来,贴切地服务于内容的讲解。比如讲到“知天命”,孩子不易把握“命”的含义。爷爷这样引导:“这么说吧,你生在中国还是生在其他国家,生在爷爷家里还是生在别人家里,是个女孩儿还是男孩儿,由得了你吗?由不了。这就是命!”他接着又说:“尽管命掌握不了,但孔子坚信,人是可以有限度地把握命运的。比如《论语》学不学、如何学,我们是可以把控的。当一个人掌握了足够多的知识和能力,有了足够多的见识,就可以有限度地把握自己的命运了。”这样提取生活中的具体现象,用直观、通俗的语言来说明“命”与“知天命”的含义,孩子乐意接受。语言智慧尤其体现在问题的设计上,爷爷总能在关节点上以提问引发思考,激活孩子的思维和想象。比如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孩子大体理解之后,爷爷问:“己所欲”就可以“施与人”吗?这一问便进一步打开了孩子思维空间,把讨论引向深入。
孙女则以孩子的视角,常将讲述内容跟儿童世界联系起来,多用自己的生活场景、学习过程、童话故事、游戏活动来有效诠释经典语句,比如讲“己欲立而立人”时,她认为“在立人中也能立己”,并用她的生活事例来证明。她说一次教好朋友学习多肉大盆栽,在教会朋友时,自己的栽种水平也提高了。这是多么精彩的解读。尤其是孩子常常提出各种天真而又深刻的问题,比如讲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后,孩子问:“孔子一点都不爱财吗?”这是一个极好的问题。讲述“吾道一以贯之”和曾参的“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后,孩子质疑道:孔子说的是“吾道一以贯之”,可“忠恕”不是二吗?这一问,触及这一则理解的核心问题!这些智慧的问题都引出爷爷的精彩解释。这种互动不仅使《论语》的解读更加生动有趣,也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四、多元的读者群体
北京大学蒋绍愚先生说,“本书用爷爷和孙女对谈的方式讲《论语》,形式新颖,语言生动,深入浅出,很适宜于儿童阅读。书中对《论语》的一些重要思想观念,作了深入的讨论和阐发;对一些有争议的章句,作了分析并谈了作者的观点。这些地方,不仅儿童可以读懂,而且对成年人阅读和理解《论语》也是很有帮助的。”本书的读者群体可以说是多元的。识字的孩子,自然是最有可能也是最合适的读者。在家长或蒙师的帮助下不识字或识字不多的孩子可以成为读者。对于孩子来说,这本书可以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品德和价值观。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成年人阅读本书也可以有不一样的收获。对于家长和教师来说,这本书可以作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参考书籍,帮助他们更好地引导孩子学习传统文化。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这本书是一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佳作,可以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汲取智慧的养分。这本书还给国学教育、儿童教育、亲子教育的研究者,提供了一份真实可靠的个案研究材料,为推动当代儿童教育的改革助力。
作为读者,当我们沉浸在这部书的世界里,仿佛能看到爷爷和孙女围坐在一起,共同探讨《论语》的画面。他们的对话充满了温馨和爱意,让人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传统文化的魅力。这种祖孙同学的方式,不仅是一种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情感的交流和文化的传承。
借助阅读这部书,我们可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我们也可以反思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更好地体悟《论语》中的人生哲理,养成智慧人生。
总之,《讲给孩子的论语》以别具一格的形式表达、丰富深刻的内容呈现、智趣横生的语言艺术以及多元开放的读者群体等特点,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论语》的新窗户。它是一部充满智慧与温情的书籍,也是一部值得我们反复品味和珍藏的书籍。它以其独特的魅力,为我们带来了一场传统文化的盛宴。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我们不妨放慢脚步,与孩子一起阅读这本书,感受祖孙同学的快乐与智慧,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版权与免责:以上作品(包括文、图、音视频)版权归发布者【吴重生】所有。本App为发布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不代表经观的观点和构成投资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