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启一个月,校园生活是不是在师生熟悉中变得精彩起来了呢?
有的班主任会继续接手自己的原班级、有的班主任要中途接别的班级,还有的班主任要去接新生一年级。无论是新手老师新接班,还是成熟班主任“中途接班”,关于班主任交接的细节工作要注意什么?
来听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为您支招!
■专家观点
了解是班主任
顺利接班的基础
李秀萍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副研究员
“中途接班”是班主任工作的常态,新班主任需要在延续班级原有文化的基础上,不断深化班级建设来促进学生成长。为此,了解即将中途接手的班级,是班主任带好班的重要基础。班主任可以从个体及整体两个层面对班级中的人和事进行了解。
了解与班级生活相关的每一个人
个体层面即班主任要了解与班级生活相关的每一个人,包括学生、家长、学科教师等。在学生方面,班主任可以通过阅读学生信息表、与前任班主任沟通、制订学生调查问卷、邀请学生写一份介绍自己的信等方法来了解情况。在了解学生情况时,除了男女生比例、学生兴趣爱好等信息外,班主任要深入了解学生的习惯养成、思维方式、人际关系、学习态度、能力素养等方面的特点,以便为后续张扬学生个体主体性、发挥同伴互助作用、以集体带动个体等方面奠定基础。
在家长方面,班主任可以通过阅读家庭情况表、与前任班主任沟通、家长问卷调研、前期家访工作等方法来了解每个家庭的情况。在了解家长学历、工作单位等基本信息的基础上,要重点了解家长的教育观念、家庭氛围、亲子关系、教养方式、家长参与班级建设的意愿等,还可以了解不放心孩子的班级生活、对班级还没有建立起信任感等敏感家长等,以便为后续班主任调动家长参与班级建设、避免家校冲突风险奠定基础。在学科教师方面,班主任要了解即将与自己搭班的学科教师,分析学科教师的教学特点以及育人理念,以便寻找班级建设与学科、学科教师的契合点。
了解班集体氛围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整体层面,班主任要了解由个体组成的群体在集体交往与生活中形成的集体氛围、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在学生层面,班主任要了解学生的整体凝聚力、行为习惯养成、纪律意识、价值观特点、班委等学生自治体系运作、是否有小团体等,这些决定了班主任接班后的班级建设的目标、方向、重点以及难点,也决定了班主任是延续、修正还是重构新的班级文化。
在家长层面,班主任要了解家长群体特点,包括家长整体参与班级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班级建设及班主任工作的满意度、家长群体是否也有“小圈子”等,在了解基础上,班主任需要思考应该与家长在哪些方面形成共识、哪些群体可以为班级建设做哪些贡献、如何使家长群体形成育人共同体等,以便为规划家校共育作好准备。在学科教师层面,班主任可以了解学科教师团队的整体风格、学科教师之间是否有过良好的合作、班主任与学科教师之间是否有过合作经验等,以促使学科教师积极参与班级建设。
在了解以上三个重要群体的基础上,班主任还要对自己进行分析,评估自己面对即将接手的班级,在心理建设、专业素养等方面的准备程度,分析自己的带班优势,包括自己的爱好、带班风格、可开发与利用的资源等,在此基础上,班主任可以制定班级学生培养目标、班级建设目标以及达到相关目标的路径。总之,只有做好系列准备,班主任才能平稳、顺利接好班级。
■老班支招
用心巧思量 接好新班级
徐亚丽
北京市宣武师范学校
附属第一小学
西城区骨干班主任
新学年开启,会有很多班主任走进新班级,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新班主任的接班工作看似简单而普通,实则充满智慧和艺术。
关爱学生付真心
提前了解学生。在班主任交接时,新班主任可以从原班主任手中拿到学生名单、带有学生照片的信息表等资料。在假期里或开学前两三天,反复对照照片,熟记每个学生的姓名。当学生刚走进教室就听见老师亲切地喊出他们的名字,会让学生感到重视和尊重,能迅速拉近师生距离,让师生的第一次相遇变得温馨而难忘。
客观评价。按照惯例,两位班主任交接工作时,原班主任会重点介绍班里淘气、任性、坐不住的“个别学生”。新班主任虽然要把这些情况详细记录,但一定要消除对他们的固有印象,多用赏识的眼光看待他们,激发他们的潜能。其实,新班主任客观公正的评价是促使“个别学生”发生巨大转变的“良药”。
协同育人。微信班级群是家校协同育人的重要桥梁,两位班主任要用心完成班级群的“一退和一进”:原班主任“退群”前要表达对家长的感谢、对学生的祝福,更要隆重介绍新班主任;而新班主任“进群”后要满含真情地感谢原班主任对班级工作的付出,还要详细地介绍自己的带班理念、育人目标等,最后还要表明和家长密切配合、协同育人的美好愿望。班主任的真诚沟通换来的是家长的认可和信任,换来的是家校携手育人的美好未来。
班级建设巧思量
营造温馨的环境。教室是学生在校活动的主要场所。新任班主任在学生到校前要细致地做好班级卫生,还可以在教室中开辟图书角、植物角、玩具区等,灵动的教室让孩子们有“回家”的幸福感。
夯实良好的习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是所有班主任的共同追求。在交接班时,新班主任可以重点了解同学们习惯养成的薄弱方面,然后制定出详细的育人目标,进而采用教师示范、单独辅导、强化练习、评比争先等形式,帮助学生夯实习惯,为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沿用现有的班干部。新旧班主任完成交接后,可以沿用原有的班干部,让他们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新学期,班主任鼓励小干部们继续发挥榜样作用,同时也激励其他同学明确努力方向,不断进步。一两个月后,再重新进行民主改选,让更多热爱集体、乐于奉献的同学有机会成为新一届的班干部,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团队意识。
■个案分享
组建新班级要格外关注
“离群的雁”
王美多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
一个新组建的班级,对于班主任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如何让每位同学都能快速地融入班集体、找到归属感,进而形成集体凝聚力。在此过程中,需要格外关注那些“离群的雁”。
在新高一的班上,有一个男孩子总是不言不语,面无表情,极少与同学交流。课上经常走神,作业敷衍了事。对老师的提醒和督促,既不辩解也不切实改正。直觉告诉我,这个孩子一定有自己的特殊情况,于是我开始去进一步了解他。
直击问题 追根溯源
与学生的谈话一定要准备充分,切中肯綮,才能真正走进学生内心,发挥教育的影响力。
从多方的信息中,我了解到他的妈妈对他要求极其严格,期望非常高。他达不到妈妈的要求,自己的想法和诉求又得不到理解和回应,内心长期压抑,慢慢就封闭了自己。我意识到妈妈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多次在电话和短信中与她沟通。我感受到了这位妈妈的过度焦虑,建议妈妈暂时放手,给我一段时间去做孩子的工作。得知他擅长乐器,于是,我请孩子妈妈发了一段孩子表演的视频,在视频中,我看到了孩子眼里的专注与热爱,就这样,我找到了问题的突破口。
发现亮点 委以重任
曾经有一位哲人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在教育学生时,教师若能捕捉学生的闪亮点,巧妙应用语言,创设赏识的情境,就能使学生找回自信,并促其身心的健康和学业的进步。
在一次聊天中,我谈到了他喜欢的乐器。“我看到了你初中时的表演,原来你深藏不露,是一位音乐才子啊!跟老师聊聊,你什么时候开始学的……”就这样用赞赏的语气和他聊了好久,我发现孩的脸上出现了久违的略带羞涩的开心和自信。我趁热打铁,建议他在即将到来的合唱节上负责给班级选歌和排练。在筹备中,我看到了他在自己熟悉擅长的领域自信从容的样子。在合唱节成功举办后的班会上,我表扬了他,并建议全班同学鼓掌向他表示感谢。掌声中,他自信的表情让我倍感欣慰。
持续关注 巩固成果
教育孩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曲折漫长的过程。
我在课下主动找他聊天,不断地鼓励他,赞赏钦佩他学习乐器的毅力和决心。我经常发信息给孩子妈妈,表扬他在学校的进步,缓解了她的紧张和焦虑,慢慢地,亲子关系得到了缓和。在后面的学习中,那个面无表情的孩子和同学的交流多了,在学习上也不再消极怠工了,一直在努力追赶,做最好的自己。
来源:现代教育报
编辑:智雨荷
编审:张秋颖
终审:冉阳 常悦
关注教育的人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