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着对教育的无限憧憬,张娟踏上了三尺讲台,开始用粉笔书写奋斗的诗篇。凭着对教育的赤诚之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她在平凡的教学工作中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17年来,她辛勤耕耘在这片沃野上,用爱心、耐心,更用慧心把梦想变成了现实。本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原则,她在教学上不懈地努力,不断创新,创建了高中数学教学张娟工作坊。她和团队成员一起致力教科研,多次参加省市级比赛获奖;主持参与省级规划课题13项,市级规划课题6项。在《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数学之友》《数学大世界》等数学专业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2017年被聘为《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三角变换周末拔高训练》编委;多次被聘为市级各类比赛评委。丰富的数学教育经历,形成了她看问题的高度、深度和角度。在日常工作中她认为:对于教材中的重难点,如果教师不大明白,学生则更不理解。我们教师则无论如何都要想方设法地让学生明白。研究教学用书,查阅资料,观看名师上课视频,课堂上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做到深入浅出;对于枯燥乏味的数学概念,教师自己很容易理解的地方,也要尽量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乐于学习,主动探究。为了给学生呈现一堂内容丰富的数学课,每一次备课她都搜集大量精品课程资源精心整合,坚持详写教案,预设课堂生成。虽然从教六年以上,学校不要求写教案,但她始终坚持认真记录每一课,并写下翔实的课后反思,以帮助改正教学不足。她的办公桌上放置着厚厚的一摞教案,每一本都密密麻麻地写满补充题目及要点批注。
“学高为师”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活到老,学到老”。为了获得更多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张娟于2016年重返大学,利用周末时间往返于榆林、西安两地,在职后获得了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丰富了自己的教育教研知识。
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多彩的人生道路,成就了她充实、丰富、美好的数学教育人生。
手持教鞭,眼中有光
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爱,是教育的灵魂。张娟对教育的感悟是,“教育就是严与爱的有机结合。严要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而有恒;爱要爱得公正,爱得坦荡、爱得无私、爱得理智。”
在教学方面,张娟兢兢业业,乐于奉献。17年的教学经历,她仍坚持认真备好每堂课、上好每一节课。为向45分钟要效益,她总是挤时间、想办法,认真钻研教材,仔细琢磨,反复推敲;有时为了寻找一个好的例题,她会不厌其烦查阅大量资料,对每一道题都探索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来求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她长年承担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和培优辅导工作,嗓子沙哑、声带发炎,甚至几次失声,但她从没有因个人事情耽误过一节课,用满腔的热情诠释着教育情怀。
对每一位学生,她都严格要求他们做到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认真总结。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认真学习的习惯,她坚持课前早到,检查学生预习,课后晚走,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答疑解惑。高三一轮复习是巩固基础的重要阶段,她在每晚8点30分的课堂辅导后,或抽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和课堂笔记或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效果或留在教室解答学生疑难问题。10点多了,幼小的女儿还在教师办公室望眼欲穿地等妈妈一同回家,而妈妈早已忘记时间,把一颗心都扑在别人家的孩子身上。高三二轮、三轮的复习资料都是她在每一个星光陪伴的夜晚,一点一点精雕细琢形成的,只为让孩子们高考考出理想的成绩,翱翔于广阔的天地。
课堂之外,她与学生打成一片,亲切、温柔、幽默、可亲,是学生对她的印象。学生们都愿意向她吐露生活中、心理上的问题,对她全心信赖。学生亲切地叫她“娟姐”,因为任何时候见她,她的脸上都有暖人的微笑,带给人力量,好像所有困难都能轻松克服。张娟主动结对帮助学困生和贫困生,给学困生在晚上课余时间无偿补课,有时别的班的学生也来问她问题,她也一视同仁,认真帮忙分析答题失误,讲解重难点。对班里的贫困学生,她经常自费发放学习资料,这些孩子成绩有进步时,奖励他们各类学习用品。对于学生,她始终坚持:“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爱心,多一些理解,多一些鼓励。”
作为一名老师,她把爱传递给学生,让世间更多一份温暖。以师爱感人,以师爱铸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