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东北,榆林东南,有这样一座县城,其东临黄河,依山傍水,扼秦晋交通要冲,俨然是陕北通往华东、华北的桥头堡。

这就是榆林市吴堡县。近年来,这个县的农业特色产业,正在“出圈”。

推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吴堡紧盯县域优势产业,通过延链补链强链,推动农业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吴堡县的主要农业特色产业有吴堡青梨、手工空心挂面和蚕桑等。多年来,它们是吴堡县“叫得响”“拿得出手”的拳头产品和传统产业。

如何让这些传统产品和产业焕发新生机,使其成为富民强县的特色产业,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是吴堡县决策层思考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吴堡县手工空心挂面。图/受访者供图

对此,吴堡县在特色产业上动足了脑筋,抢抓机遇,推动挂面、青梨、文旅全产业链发展。聚焦手工空心挂面“首位产业”,建成标准化产业园和非遗产业示范园,研发仿手工工艺成套生产装备,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产能由0.7万吨增至1.9万吨。吴堡尚古堂生产的手工挂面空心挂面首次出口美国,“挂面之乡”张家山镇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

青梨,又名瓣子梨,是吴堡县特有的古老地方名优水果品种,至今已有千余年种植历史,因其果皮翠绿光洁,果肉洁白致密、脆甜多汁,深受消费者喜爱,是陕西名果之一,被称为“黄土高原上的一滴泉水”。

近年来,吴堡县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运行管理模式,全力打造吴堡青梨这一传统优势特色产业。青梨正在成为助力吴堡县乡村全面振兴、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拳头”产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吴堡县青梨。图/受访者供图

在青梨产业链建设上,吴堡县着力做好稳步扩大规模、强化质量把控、健全营销体系、突出品牌打造、完善人才机制“五篇文章”,完善吴堡青梨标准化生产和技术服务保障体系,加大冷链仓储、物流配送等配套设施建设,争取到2026年产值突破1.2亿元。

吴堡县兴桑养蚕历史悠久。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蚕桑产业发展,通过改造现有桑园并新建标准化桑园、聘请市县专业技术人员上门为蚕农提供指导技术、给予蚕农补贴、鼓励合作社积极进行蚕桑产业深度开发等系列措施,不断提高农户养蚕数量和蚕桑综合利用效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吴堡县兴桑养蚕。图/受访者供图

让古老的技艺在传承中“火”起来

近年来,得益于特色产业布局和全力推进,吴堡县一个个古老的特色产业在黄土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开始火了起来,并频频“出圈”。

以手工空心挂面产品为例,近年,该县以国家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为契机,搭乘互联网“顺风车”,利用电商、直播等销售新模式,拓宽电商销售渠道,做优吴堡手工空心挂面产品,让历史悠久的吴堡县手工空心挂面产品走进大江南北、千家万户,同时也让古老的技艺在一代代人的传承中“火”了起来。

2011年,有着千年历史的吴堡县手工空心挂面制作技艺,被列入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吴堡一张亮丽的名片。如今,越来越多的吴堡人开始学习挂面技艺,成为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未来,在挂面产业链建设上,吴堡县还将以张家墕标准化产业园为主阵地,积极构建上游产业链,重点发展中游产业链,加快拓展下游产业链,积极筹备发布吴堡空心挂面区域公用品牌,采取“线上线下”“店面电商”“展览展销”“跨境出口”等方式扩大销量,力争明年产量、产值实现双翻番。

在文旅产业链建设上,吴堡将立足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计划利用五年左右时间,完善旅游基础设施配套,补齐景区服务短板,丰富旅游场景业态,力争到2028年高铁开通之后,集中打造集吴堡石城、黄河东渡、温泉民宿、柳青文化园为一体的旅游度假区,推动“景区”到“度假区”蝶变,激发文旅产业“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

奔腾的黄河穿过吴堡,这片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黄土地正在焕发新的勃勃生机和活力。

文/辛智

编辑/柯锐

校对/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