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因演绎法语版《摇滚莫扎特》的男主角为人所熟知。2009年,这位意大利摇滚歌手与法国音乐剧、奥地利音乐神童莫扎特“相遇”,三者碰撞,天雷地火般的神奇反应发生了,烈焰绵延燃烧至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9年“法扎”就曾在上海引发狂潮,出品过《驴得水》等经典戏剧的至乐汇创始人孙大班至今感叹:太震撼了。他称扮演莫扎特的“小米”为“那个少年”,殊不知,生于1973年的米开朗琪罗那时已经46岁。

见到米开朗琪罗之前,就常听人感慨他的“少年感”。采访这天,近两个小时的交谈,抽象的“少年感”终于具象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了解他近期巨大的工作量和繁忙的行程,加之又是中国人和意大利人之间用法文交流——本以为会是一次疲惫而平淡的采访,未料,对方全程投入:有疑惑时,不会敷衍作答,而是反复跟翻译确认有没有遗漏记者提问的任何细节;他的情绪自然流动,毫不作伪,笑容竟透出些孩子气。当问及对未来的打算,他显而易见地激动起来……51岁的小米,令人不由地想到“朝气蓬勃”这个词。

他自始至终都在用实际行动诠释他所说的摇滚乐的底色——真诚。他保持着生命最初的那份赤诚,就像小时候他读到的故事中的“彼得·潘”,不断冒险,拒绝长大;也像他成人后“遇到”的莫扎特,不被世俗裹挟,孤独、浪漫,又自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摇滚莫扎特》的排练场,米开朗琪罗不到一岁的女儿被舞台所吸引,身着白色的裙子爬向舞台的中心,而站另一边的他笑望着女儿,也像孩子那般,俯身朝着女儿欢快地爬去—“他们在聚光灯下相向而行,就像一大一小两个天使。”这样一幅画面,于他,不就是“少年感”的生动诠释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黑色皮质礼帽/McQueen

黑色披风

黑色长裤

黑色皮鞋

均为Celine

2024年在中国的巡演与2019年相比,您是否感觉有所不同?

最大的区别是年轻的观众,他们更大胆,更自由了。

其实2019年首次在上海站的演出就让我很惊讶:观众一直在跟着歌唱,甚至手舞足蹈。虽然之前这部音乐剧在欧洲取得了成功,但对中国观众而言,它属于另一种文化。而且我原以为中国人更喜欢经典的歌剧,比如《巴黎圣母院》,我担心《摇滚莫扎特》对中国人来说太疯狂了。没想到在2019年上海的演出中,观众如此敏感如此热情。对我而言,这是戏剧最大的成功。

不过和2024年的观众相比,2019年的观众还是相对含蓄和传统的,他们的表达方式是热情、尊重、有距离。2024年的观众更理解了我们这出摇滚音乐剧的精神,他们更沉浸,更疯狂,连穿着和妆容都很摇滚。我认为这体现了大家对于一种更深层次的人生哲学的思考——他们寻求用更自由、更大胆的方式来表达自我,彰显自己的才华与创造力。

在中国,很多人认为摇滚、戏剧都属于小众的表演艺术,而《摇滚莫扎特》作为二者的结合体,却受到了大众的欢迎,您怎么看待这个“反常”的现象?

“小众”是指不太成功吗?可我认为事实是,来自任何国家和任何文化的人都需要摇滚音乐、摇滚哲学。当我置身其他类型的音乐会时,我看到人们玩得很开心,但他们并不真正参与其中;相反,在平克·弗洛伊德(Pink Floyd)、AC/DC乐队、滚石乐队的音乐会上——真正的摇滚音乐会,我注意到人们完全被音乐传递的精神抓住了。这就是为什么我决定做摇滚,而不是广义的流行音乐。

我认为莫扎特是历史上第一位“摇滚明星”,他总是与平庸的音乐对抗,创造了当时最好的流行音乐,同时也不断地突破他之前的创作。当然,不能仅用摇滚乐来定义莫扎特,他的音乐是自由的。

而戏剧和摇滚的结合是一个超级爆炸体,有些事情单独做很难成功,但当它们结合起来,产生的效果是空前的,就像我们结合戏剧和摇滚来讲述莫扎特的故事。这是一个疯狂的音乐剧,而中国年轻一代和它产生了共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黑色礼帽、黑色披风/Celine

金色图腾衬衫/Versace

项链/私人物品

将摇滚和戏剧结合是一种创新。当年您第一次接触到这个构想时,是什么样的反应?

当他们第一次向我推荐《摇滚莫扎特》时,我拒绝了,我以为他们会用法国音乐的风格来讲述莫扎特的故事。后来他们告诉我会用摇滚乐表达,可我担心那会是商业摇滚,我不想用商业摇滚来讲述莫扎特的故事。

一开始很难互相理解,比如我不能接受莫扎特的装扮并不是摇滚风格的,而是类似太阳王那种。多亏了服装设计师意识到:我们几个演员,既有摇滚的外在,也有摇滚的生活哲学,这无法改变。后来他们同意根据我的特质来装扮,不再要求我戴上“莫扎特假发”。直到这一刻,我意识到这个团队是不一样的,是有创新精神的。而这也是一个很好的走向—当我们不再复制、不再限制、不再迎合,逐渐地,我们在妆造、歌曲和文字上都越来越独特,变得独一无二。

我认为未来音乐剧的演员们必须如此,创造角色,创新角色——我从未被取代的原因就是如此。如果仅仅站在舞台上千篇一律地歌唱,是不够的。

通过莫扎特,您最想要传递给观众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在这个舞台上,莫扎特很多次跌倒再爬起来。不管是舞台呈现,还是现实人生,我都想要传达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摇滚莫扎特》里的两个男主,一个莫扎特,一个萨列里,都是大音乐家。萨列里是在创作音乐,莫扎特则是在创造艺术。莫扎特在当时“人气”上输给了萨列里,却赢得了历史。因此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是艺术胜利了。

我想从中传递这样一种信念:即使你遭遇了失败,受到了不公,被人评头论足,你也不要悲观,依然要站起来去做正确的事情。生活并未结束,机会总会再来。现场的中国观众那样动容,我相信是因为他们认同这样的信念。

2009年《摇滚莫扎特》首演以来,您一直在演绎17岁到35岁之间的莫扎特。中国观众说,您呈现的莫扎特那种少年感无敌了。您如何理解少年感?这么多年您如何由内而外地保持这种少年感?

莫扎特是一个从未变老的角色,他的生命止步于35岁,始终对世界充满热情。我给莫扎特赋予彼得·潘的态度,因为彼得·潘是一个永远不会长大的角色,他拒绝长大。而这一点也和我本人非常符合,我的热情方式从小到大从未改变。

今天,即使我成长为一个男人,承担起作为男人的责任,我的心态也和别人不太一样。比如,很多人认为做父亲的职责,就是陪自己的孩子玩。而我并不是“装模作样”地哄女儿玩,而是享受其中,我这样做也是为了自己好玩——我的热情很诚实。

如果丧失了热情,我们就成了行尸走肉;保持热情,能让人维持生命的能量,让精神飞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白色西装

白色衬衫

白色西裤

均为Louis Vuitton

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您对莫扎特这个角色的理解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我对角色的理解更深刻了。这是一个我每天都在舞台上扮演的角色,对我来说,这很有趣,且从不厌倦,因为我一直在不断地探索。最初我知道我的角色代表着解放和自由的精神,而随着一次次融入这个角色,现实生活中的我也发生了变化。每一次沮丧、失望之后,我也像莫扎特一样,知道如何站起来继续,是的,我更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棕色瓜皮帽

黑色牛仔外套

黑色长裤

黑色皮鞋

均为Loro Piana

圆形镜片太阳眼镜/Yohji Yamamoto by溥仪眼镜

有一种关于摇滚的观点:和浮士德一样,摇滚歌手拿灵魂和魔鬼做交易,伴随才华而来的是孤独、矛盾、痛苦和疲惫。“摇滚创作者都是自毁式的英雄。”您认同这个观点吗?

不同意。我认为摇滚的底色是善良、真诚。

的确,有的摇滚明星是自我毁灭式的,可能他们成名太早,不知道如何面对一切,遭受了很多痛苦,他们纠结、矛盾,又追求完美,以至于忽视了自我,走向了极端。

事实上,摇滚乐是非常庞大的,我可以向你保证,在摇滚世界里有很多善良、真诚的人。像保罗· 麦卡特尼(Paul McCartney)或米克·贾格尔(Mick Jagger)这样的摇滚歌手,即使他们老去,仍然用生命奔跑和歌唱,成为一种摇滚精神—这种真诚的精神是不死的,是永生的。当你真诚时,你就能够像一块海绵,不断吸收到来自别人传递的善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棕色瓜皮帽

黑色牛仔外套

黑色长裤

黑色皮鞋

均为Loro Piana

圆形镜片太阳眼镜/Yohji Yamamoto by溥仪眼镜

您作为摇滚歌手,年少时也经历过那种孤独和迷茫吗?

除了喝多过几杯,我从未迷失自我。

我不像有的摇滚歌手或艺术家那样孤独。我来自意大利南部,有很好的家庭教育,我的家人爱我,信任我。我的兄弟在音乐方面也做出了相当不错的成绩,我们志同道合。

我从不抽烟,从没有做过让自己陷入痛苦的事情。我知道我感兴趣的是音乐和艺术,我还喜欢绘画,我没有时间迷失自我。

您的绘画是什么风格?

我的绘画风格受文艺复兴时期的影响比较多,再融入现代的色彩和表达。我可以用手边的任何东西画画,可以是一支钢笔,可以是一把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棕色瓜皮帽、黑色牛仔外套/Loro Piana

圆形镜片太阳眼镜/Yohji Yamamoto by溥仪眼镜

您曾说,为了更贴近莫扎特这个角色,放弃了很多商业机会,放弃了更多的金钱和粉丝,只为了坚持自己的艺术追求以及真诚的创作。五年过去了,您依旧坚持这样的选择吗?找到更好的平衡方法了吗?

对于我来说,我考虑更多的是艺术。我的使命不是活得更好,而是“死”得更好—离开世界的时候为自己骄傲。

当然,我不仅要考虑艺术,还必须考虑与之相关的业务。我学会了审阅合同—这个时候我不能只保留“少年感”,我绝对需要了解自己的工作,懂得如何与人谈判;我也要了解商业背后是如何运转的,让制片人可以在这个行业中因我而获益;要尊重他人,懂得和别人更好地沟通、合作……这一切,归根到底也都是为自己的艺术生涯“扩容”。

谈到您的艺术生涯,离不开三个国家:意大利、比利时、法国,它们在您人生的不同阶段分别对您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最重要的国家是意大利,意大利的空气里都弥漫着艺术氛围,那里有很多天才。在意大利,我明白了如何成为一名真正的艺术家。在比利时,我做过很多音乐会,我的声音得到了扎实的训练。我也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对我来说,比利时就像一间训练场。在法国,我的技巧得到了更大的提升,懂得了在艺术中奉献自己。这让我成为了一名专业的艺术家。

听说您小时候在意大利是一个小童星?

我小时候的确时常上台表演,但并不出名。我妈妈是学校的戏剧老师,我跟着她开始戏剧之路。之后,我开始创作音乐,父亲带我去参加歌唱比赛。他是一名文学方面的专业人士,擅长绘画、雕塑,也热爱音乐。之后我一直做音乐,组织了一个摇滚乐队,我非常喜欢英国的摇滚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白色衬衫、白色西裤/Louis Vuitton

您对未来的艺术道路有什么样的规划?

我刚刚和伟大的电影作曲家艾瑞克·塞拉(Eric Serra)合作,他为我制作了一张专辑。他为很多电影做过配乐,比如《这个杀手不太冷》《黄金眼》《尼基塔》。他经常和大导演吕克贝松合作,我知道中国观众特别喜欢《这个杀手不太冷》。

和他合作的专辑名叫《艺术十年》(Art Decades),它被称为“我的比利时摇滚”。之前我从来没有以个人名义发行过专辑,这是新的尝试,它让我有更大的空间自由地呈现自己的音乐。我写了一首歌叫《创作控制》,我创作它并非无缘无故,我想表达我没有把音乐当做商业来做,我自由地创作,同时希望让大众感受到。

我也正尝试在中国发行一张专辑,这个项目还在讨论中。所以我的未来是计划在中国、法国、意大利、英国,甚至美洲国家都能有所发展。

一位中国网友说:百老汇和伦敦西区的音乐剧繁华热闹,而法语音乐剧有着强烈的诗意。在您看来,法国音乐剧与百老汇、伦敦西区的音乐剧有什么不同?

法国的音乐剧与百老汇和西区音乐剧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法兰西是一个有文化活力的民族,法国音乐剧没有复制百老汇和西区的歌剧,它自有原创性和独特性。

法国对音乐剧真正的创新在于:首先,法国音乐剧拒绝简单的歌舞娱乐,并且开创性地采取“唱片先导”的模式—先录制并发行唱片,再根据市场反响调整公演的运作模式。这意味着音乐剧专辑若取得成功,它能把更多人吸引到音乐剧剧场去。2009年,在《摇滚莫扎特》首演前,主办方提前发行了音乐剧歌曲专辑。其中的经典曲目《纹我》(Tatoue-moi)连续五周在法国SNEP单曲排行榜位居第一;另外一首热门单曲《杀戮交响曲》(L’assasymphonie)也当选2009年度最佳法语歌曲。

第二,法国音乐剧的主要角色不同于传统的音乐剧。例如,《巴黎圣母院》中,有卡西莫多这样“丑陋的”、非偶像化的主角,有他那样独特的声音;而《摇滚莫扎特》又让我这样一个摇滚歌手担任主角—这些都是突破传统的表现。

法语音乐剧的第三个伟大创新在于:那原本横亘在观众和故事之间的、无法跨越的“第四面墙”被打破了。观众看传统的音乐剧就像看电影一样,演员在故事的时空里,他们在故事之外;而法语音乐剧,如《摇滚莫扎特》,我可以注视观众,触摸观众的手,我们告诉观众,这是一个为你们讲述的故事,而你也是这个故事的一部分。

编辑-颜语

新媒体编辑-Monster C

文字-颜语、彭永恒

摄影-wangszhe

形象-焦淼

化妆、发型-刘静

服装统筹-Amy

图片-品牌提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