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曾经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个时期,国力强盛,经济繁荣,万国来贺致使文化上中外融合,思想上包容。唐朝的文人们有着丰富的创作题材和开阔的视野,这就造就了他们惊人的文学创造力。
而在群星闪耀的盛唐文坛里,诗歌这种极具音律美和文字美的文体更是熠熠生辉。说起唐代诗人,很多人会直接想到“李杜”这对组合。李白的诗浪漫瑰丽,后人称其“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杜甫的诗苍凉有力,一首《登高》更是被人誉为七言之最。
但是却有这样一个人,他的一生只留下了两首诗,而其中一篇更是被人誉为“孤篇盖全唐”的绝世佳作。他是谁呢?这首诗作又“盖全唐”在哪里呢?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是初唐转向盛唐这个时期出现的一位诗人,史料中几乎没有关于他的确切记载,所以他的生平事迹无从考究,只知道他是扬州人,做过兖州兵曹。并且与另外三名有名的诗人(贺知章、张旭、包融)共同被誉为“吴中四士”。
他一生中的诗作具体有多少篇后人不得而知,留存下来的只有两首,但其中《春江花月夜》这一篇,被人誉为“孤篇盖全唐”,仅靠这首诗,就奠定了他在唐代诗坛的立足之地。
古体诗歌其实分很多种,三言、五言、七言等等。除了最直观的字数不同外,每种诗体所表达的情感和目标也完全不同。比如三言诗重简练,没有华丽的辞藻修饰,质朴但是直击人心。
而《春江花月夜》是一首委婉曼妙,声调柔和的七言诗。七言诗的韵律通常是不断转换的,而且大多数是四句一组,这样就非常有音律之美。
因为委婉柔和,所以七言大多会用来写一些唯美的主题。类比一下就像现代歌曲一样,舒缓的音乐会用来写那些缓缓道来的唯美情致和风景,比如《青花瓷》。
舒缓的写作节奏就十分考究诗人的写作功底了,因为要缓缓道来,情绪和画面都是一种层层递进的展开,如果写得不好会十分跳跃,所以,如何优美的进行写作上的转折是作者要克服写长篇七言的第一个难题。
电影一样的《春江花月夜》
这首诗的主题就在题目之中,春、江、花、月、夜。每一个主题都不新鲜,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都吟咏过。但是单独拿出来吟诵并不是什么难事,张若虚的厉害之处在于他用精妙的写作技巧将五种元素全部串联起来了。
纵观全诗,行文是非常流畅和完整的。全诗通读下来没有一处让人觉得好像衔接不上前文的剪接感,而是酣畅淋漓的“一镜到底”。从头到尾是一个长镜头,若想细细品读就要反复重头观看,每一句话都不多余,每一句话都恰到好处。
而这首诗虽然篇幅较长,但是它包含了五个主题,五个主题放入这首诗的体量来说,是很容易变得紧凑的,如果把握不好,这样的唯美场景是容易变得逼仄紧促的。
但是这首诗妙就妙在,异常空灵,给人无限的想象和回味空间。像是一场用诗句构成的电影,是回荡在脑海中的艺术,留白的恰到好处。
明面上好像在说春夜的美景,但其实之所以这么流畅是因为这首诗里有一个完整的内在逻辑,也可以说是“里主题”。这首诗之所以让人有思考的空间就是因为,这首诗的“里”是一个宏大的哲学关系:有限的人生和无限的宇宙。
古往今来多少人都在思考人和宇宙的关系是什么?可是至今都没有一个固定的准确答案。将人类的渺小和宇宙的宏大做对比的时候通常人们会有一些颓废的心情出现。
而这首诗却从另一个角度,因为宇宙的宏大,所以有限的生命才更加可贵,我们要做一些美好的事情让人生更加美好。所以这首诗不仅美在言语,更美在这种旺盛的生命力。
这种豁然开朗的生命力从诗的第一句开始就展现了出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从江到海,像是用推动镜头的拍摄手法,将读者的视角从江面上一下推到了海面上,然后一轮明月在海面上皎皎升起。读者的视野变得开阔,月光柔和的洒了下来,多美好。
月光是国人心中永恒的浪漫,而这样一个梦幻的纯天然的场景,不自觉的就会建立起人对自然的思考,一下子就能连接上前文所说的“里层”逻辑。
诗歌的前两句引出春江月,三四句引出花,而整个诗是在夜晚的大环境下发生的(不在夜晚哪里来的月亮呢)。四句话直接将标题中的五个要素全部呈现出来,没有一句多余的话就给读者勾画了一幅唯美场景。
而这中间整个部分逻辑镜头都是没有“剪辑痕迹”的,一下子就体现出了诗歌的流动性。
月光下的永恒话题
中国人对月亮有着一种特殊的情结,每每提起月亮都会不自觉的带上温柔。甚至不仅是中国,国内外的文学但凡涉及到月亮都是美好又温柔的。
月下的世界如此美好,好像带着神性,有着朦胧和迷离。张若虚在这篇月光下思考着有关于宇宙和生死的话题,然后生出了另一个问题“不知江月待何人?”这大约是带着一些对爱情的思考。
每个人生来都是孤独的,月色很美,风很温柔,所以想起了“你”。生命、死亡和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于是,张若虚的画风一转,开始写那个“她”了。
中国人对爱情的表达是委婉含蓄的,他没有直接说自己的情,但是处处好像都在说情“相思明月楼”“离人妆镜台”,这样的委婉配合着江月衬出来一种镜花水月的不可得而为之的生命力。而最美的便是那一句“愿逐月华流照君”。月光这样美,我将它送给你。
古人言情本就浪漫,诗歌也浪漫,当浪漫遇上浪漫的时候,这时读来便更得隽永之味了。
而全诗最后也并没有忘记最开始的主题“因为短暂才更加珍贵,所以要抓住美好”。所以这首诗被人誉为孤篇盖全唐正是因为包含了诗人能想到的所有美好和思考,是一篇值得反复品味的诗作。
结语
出乎意料的自然是这首诗歌必杀技,李白的诗和杜甫的诗都很精妙,但是败给这首诗无外乎是因为《春江花月夜》给人的浑然天成之感,这种浑然天成是诗歌中极难得的东西。所谓大繁至简就是这个道理。
参考资料:“孤篇”何以“横绝”——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新解——戴继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