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在一周之前,当天津的夜幕缓缓降临,城市的喧嚣渐渐沉入一片宁静的深蓝之中,那些散落在街头巷尾的冰糖葫芦摊位,如同点点星光,悄然在寒夜里亮起了温暖的灯火。
2024年的新鲜糖墩儿上市了,为不急不缓来到的秋,增添了几分独特的韵味。
冰糖葫芦在天津叫做糖墩儿,听起来就甜多个大,加上脑补的酸味,让人食指大动。纯山楂的五、六元一支,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老字号。
对于北方人来说,这道流传了数百年的小吃,不仅仅是一种味蕾上的享受,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它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丰富的口感,成为了天津乃至全国食客心中的一道甜蜜记忆。
每一串冰糖葫芦,都是精心挑选的山楂果,经过清洗、去核、穿串后,再裹上一层晶莹剔透的糖浆。那糖浆,既不是单纯的甜,也不是简单的脆,而是恰到好处地融合了酸甜与酥脆,让人一口咬下去,既能感受到山楂的酸爽,又能品尝到糖浆的甜蜜,两者相得益彰,构成了天津冰糖葫芦独有的风味。
据说冰糖葫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据传,它最初是作为一种治疗咳嗽、消食化积的民间偏方而存在的。在那个医疗条件有限的年代,人们发现山楂具有开胃消食、活血化瘀的功效,而糖则能滋润喉咙,缓解咳嗽。于是,智慧的古人便将山楂与糖结合,创造出了这道既美味又健康的食品。
天津糖墩儿用的红果并不普通。据说,从民国时天津人就讲究蘸糖墩儿最好要选“北山红果”,因为如同“北山苹果”一样,水土之异会让同类鲜货的品质大不一样。“北山苹果”甜中带酸,果肉沙沙愣愣像煮好的“芽乌豆”口感略微松软有细小颗粒似的粉状物质,天津人则称之为“面呼”“北山红果”正像“北山苹果”似的有了“面呼”的特质,而且酸中带甜,果儿大皮儿红
随着时间的推移,冰糖葫芦逐渐从药用转向了日常小吃,特别是在北方地区,它成为了冬季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天津,作为北方的重要城市,自然也不例外。在这里,冰糖葫芦不仅仅是一种小吃,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承载着天津人对过去的记忆和对未来的期许。
在历史长河中,冰糖葫芦还与不少名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近代文学巨匠老舍先生。老舍先生曾在其作品中多次提及北京的冰糖葫芦,用他那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这道小吃在北京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在老舍先生的笔下,冰糖葫芦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
而在天津本地,还有个北大关丁大少糖墩儿的传奇。这位奇人丁大少名叫丁伯钰,出身于天津北大关丁家。因掌管钞关而致富的丁家,人称“大关丁”。丁大少吃喝玩乐样样精通,尤其酷爱吃糖堆(糖墩儿)。在那个年代,糖堆只是街头巷尾的一种普通小吃,但丁大少却对它情有独钟,甚至表示即使糖堆一两金子一串,他也照吃不误。
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丁大少不惜重金聘请了曾在御膳房当差的王老五来家中制作糖堆。王老五的制作技艺让丁大少大开眼界,也对糖堆的制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然而,世事难料,八国联军侵华后,丁家被抢掠一空,家道中落。为了养活一家老小,丁大少不得不放下身段,开始以制售糖堆为生。
丁大少凭借从王老五那里学到的技艺,以及自己对糖堆的热爱和执着,制作出了口感独特、味美绝伦的糖堆。他的糖堆很快就在天津街头崭露头角,赢得了广大食客的喜爱。丁大少在糖堆的制作上不断创新,加入了豆馅、核桃仁、瓜条等果料,使糖堆的口感更加丰富多样。同时,他还将糖堆的制作技艺传授给了家人和徒弟,让这一传统小吃得以传承和发展。
不过,丁大少的故事随着岁月已经飘散。对于南方人来说,天津的冰糖葫芦无疑是一种全新的味蕾体验。他们或许在自己的家乡也尝过冰糖葫芦,但天津的冰糖葫芦,却总能给他们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无论人们的口味如何变化,糖墩儿摊位热滚滚的糖刁子、五颜六色的各种口味,在夜色中总是很显眼。
在这个初秋,如果走进天津的街头巷尾,冰糖葫芦摊位总会带来那酸甜交织的味道。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丝宁静与温暖,找到童年的一丝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