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上讲,我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应该是夏朝。

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夏本纪》写得很清楚,说,距今4000多年前,黄帝之孙颛顼,打败争夺帝位的共工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颛顼后代为鲧,鲧之子叫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鲧伯取土

因雨水充沛,暴雨连连,大江大河开始洪水横流,吞噬无数先民的家园,帝舜便派首领鲧来治水,鲧长达九年,河堤越建越高,洪水也是越来越高,终于在天山雷鸣的一天绝堤,大水滔滔,不少百姓又被洪魔吞噬。

帝尧大怒,杀死了鲧,子承父业,禹继任治水之事,他放弃筑高坝,而是采用疏导河川为主,引洪水入海,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3年的治理,终于治洪水成功,因禹治水有功,受到百姓的爱戴,被尊称为大禹——伟大的禹,帝顺老了以后,便禅位与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禹治水

大禹便在涂山召开各部落首领大会,这次涂山之会,一般被认为是中国夏王朝建立的标志性事件。在诸侯的拥戴下,禹正式即王位,他去世后,原本要接班的伯益没接成,大禹的儿子启到继位咯额,废“公天下”为“家天下”,从此王位就全是血亲,并定国号为夏,建立了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夏朝。

一般认为夏朝打打好基础的开创者大禹开始,共传14代、17后。夏朝的统治者不称王,在位称“后”,死后称“帝。年代范围大概就是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涂山之会

有夏以来,发生了不少历史课本介绍过的什么孔甲乱政、太康失国、少康中兴、夏桀无道等故事,至商汤兴兵伐桀建立商朝,夏朝共存在了470年,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

讲到这,您会不会觉得,对于夏朝的介绍,脉络是不是还是很清晰的?除了史记,不少史书都对夏朝有着极尽详实的介绍,如官制是怎样的,夏朝军队的组织形式是怎样的、使用的干支纪年纪日法是怎样的、存在着公社及其所有制即土地井田制、甚至是文字,从记载来看,说当时有夏禹书、禹王碑,乃是夏朝传世文字,被称为“夏篆”云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禹王碑

但是,让所有国人可能无法接受的是,这么一个有助于统一华夏文明的王权国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王位之先河的夏王朝,时至今日,走出国门,在国际考古学和历史学领域上,都对夏王朝抱有深深地质疑态度,被我们所尊崇的大禹,也认为并非真实历史人物,夏朝史事也都系后世杜撰,听着确实很憋屈。

那各位想想,迄今170万年前,我国境内最古老的元谋人都被国际证实了,奇怪的是,怎么与之相比,区区四千多年前,我们的史书长篇累牍记载的夏朝为何就无法被国际所认同,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里头文化遗址

原因很简单,世界上任何一个朝代或者是文明的存在,都需要一定量的可靠的可以跟历史文献印证的考古挖掘等无可辩驳的来证明。如之前,商朝也长时间被质疑,直到20世纪初,安阳的殷墟,出土了约十五万片的甲骨文,以及大量的青铜器皿,丰富的文化遗存、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震惊世界,才让国际社会最终承认了商朝,对标夏朝,迄今为止,明确的文字、遗址、文化证明都没有被发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甲骨

既然没被发现,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搞涂山之会禅让称王,儿子启,建立夏朝,夏朝开启,所流传下来的种种事迹,无论怎么听起来合情合理、生动有趣,就只能当做传说,而不能当做真正的历史。夏朝是否真的存在过,就要被打一个大大的问号。虽说,商代甲骨文具备象形、会意、指事、假借、转注、形声等特点,是现代汉字的直接渊源。

它的出现决不会是从天而降,肯定中间有个重要的发展时期,这便是夏篆,可惜的是,考古发掘,尚未明确证实发现有关夏代的文字资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母戊鼎

有盆友会说,咱们不是还有河南省洛阳市偃师二里头遗址吗?历经几代人的努力,挖掘出了大型宫殿基址、大型青铜冶铸作坊、制陶、制骨遗址,与宗教祭祀有关的建筑以及400余座墓葬,出土了成组的青铜礼器和玉器,证明了它是一处早于洛阳商城的具有都城规模的遗址,作为东亚大陆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遗存,二里头文化堪称“最早的中国”。既然夏王朝是中国历代王朝之初,不是一直有说法讲,这里有可能就是夏朝的王都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羊方尊

一样的道理,没有出土任何带有铭文的青铜器和殷墟甲骨文一样的系统的文字记载,二来,是夏都的观点,几十年来争论不休,碳十四测定,二里头遗址所处的年代确实应该落在夏商时期,但它是夏都还是商都西亳,迄今没有定论。或者说二里头遗址既不能确认为商都也不能确认为夏都。再说,夏文华和夏王朝,还是有区别的。目前的考古发掘,可以说早就颠覆了1980年代以来,“二里头主体夏都说”的主流“共识”。

喜马拉雅《大力史》文字版,为防剽窃搬到今日头条,欢迎留言点赞!

转音频、洗稿,剽窃者请自重,发现后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