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5月24日,北京西郊的一处私家园林里,正在举行一场大型宴会,参与宴会的嘉宾除了北洋政府要员,还有在京的各国公使,共计25人,可谓冠盖云集。两天后园中热闹依旧,数十人欢饮达旦。
宴会的目的,是为了庆祝这座名为“达园”的私家园林修造完成。达园位置特殊,位于圆明园南部,能吸引如此高规格的宾客,是因这座园子的主人——时任京畿卫戍司令王怀庆。
王怀庆是直隶宁晋人,在北洋军阀中资格甚老。早年曾追随晚清名将聂士成,在抵御八国联军侵华的八里台血战中,正是他从血泊中抢出了聂士成的遗体,并护送回安徽老家安葬。之后,王怀庆追随徐世昌,成为徐在军界的第一心腹。1918年10月徐世昌就任大总统后,王怀庆随之一步步走上权力高峰,成为北京城中极具实力的军阀,显赫一时。
正是在这一时期,除了东四七条的气派大宅,王怀庆开始筹划在京郊修造一处私家园林,以供游赏消闲。1919年,王怀庆圈定了圆明园大宫门外的东扇子湖以及湖北岸的慧福寺、善缘庵一带,开始修造达园。除了土地,他还盯上了圆明园遗存的古物砖石。
达园门前的羊角石柱,出自圆明园西洋楼,现已归还圆明园遗址公园。
达园门前的石桥,出自圆明园曲院风荷一带,并借用“金鳌玉蝀”取名。
清廷自1911年退位后,名义上对圆明园等皇家园林有管护权,但小朝廷的那点权力,在握有实权的军阀面前,实在是不值一提。况且,早已成为废园的圆明园,在军阀官僚眼中,就是一片可以沾沾皇家贵气的原料厂。不少京中权贵买通守护太监,将大量雕饰精美的石刻运出园外,装点私宅。在这场持续二三十年的“石劫”中,圆明三园除西洋楼旧址外,大量的石刻、石雕、碑碣,几乎被抢运殆尽。
权贵从圆明园拆卸古物风行时,内务府还曾致函王怀庆,希望其能派兵保护圆明园,防止古物流散。达园落成当天,北京的报刊上还能找到王怀庆下令派兵保护圆明园、清点各项物资的报道。讽刺的是,被王怀庆任命执行这项任务的几位将领,也是为他拆运圆明园砖石、以供达园使用的得力干将。
达园建园时,将圆明园前湖的部分水面圈入其内,形成南湖,南湖中间有一条御道。图为御道旧影。
达园长廊两侧修建的六角亭中的一座。
隐藏在假山后的一座四角亭。
达园的落成既是王怀庆权力巅峰的标志,也是由盛转衰的拐点。第二次直奉战争后,王怀庆失势,退居天津。不久达园也迎来新主人。1930年前后,相隔不远的燕京大学从王家租下达园,作为教师宿舍。昔日军阀权贵们宴饮享乐的奢靡消散,达园开始有了一缕书香。
1931年5月下旬,在徐志摩的建议下,29岁的沈从文从上海来到北平谋职,便借住在达园。6月19日,徐志摩来到这里看望沈从文,随后冒雨上西山,探望正在养病的林徽因。不久后,也是在徐志摩的介绍下,沈从文得以结识梁林夫妇,开启了数十年的友谊。
1931年6月,沈从文初识林徽因时在达园留影。徐志摩摄
达园内的厅堂建筑。
达园是沈从文在北京的主要住所之一,这里还见证了他的爱情。1931年6月,沈从文在那封《由达园致张兆和》的书信中写道:“望到北平高空明蓝的天,使人只想下跪,你给我的影响恰如这天空,距离得那么远,我日里望着,晚上做梦,总梦到生着翅膀,向上飞举。向上飞去,便看到许多星子,都成为你的眼睛了。”
1934年春,沈从文、张兆和夫妇在达园合影。选自《沈从文年谱》
达园内著名的长廊。
还是在1931年,燕京大学购下昔日醇亲王的私园蔚秀园,开始进行整修,并于1932年7月,将原本居住在达园宿舍的教师们迁居到蔚秀园。
不过对于达园主人来说,这座园子并不缺租户。很快清华大学便和王家谈妥,在燕大搬离后,租住达园为教师宿舍一年,将原本居住在清华三院内的无家眷教师迁居达园。尽管租户易主,但有关资料显示,燕大的一些学生社团活动、音乐社演奏等,仍继续在达园举行,直至1937年抗战爆发。
1936年的《燕京新闻》,曾细细描绘当时的达园,想必沈从文、钱穆、闻一多等在此生活居住时,所见到的也是这样的景象:
达园内的小道,都是红绿两色的小石子铺成,很像故宫!道旁是两排针形的小松树,密得不透风。顺小道走去,到了一座水榭,两旁的荷花一直延长到眼力看不尽处,穿过水榭,是曲线型的走廊,使你疑心到这便是曹雪芹所描写的大观园。园内的房屋,都是中西合璧的式样……在燕京所有的花园中,要算达园是最广阔、最优美、最曲折、最耐寻味的了。
今天,这座园林以达园宾馆的形式对外开放,属于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文 | 高一丁
图 | 高一丁
编辑 |杨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