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讲王阳明心学《传习录》,守衡问王阳明:

“整本《大学》里所讲的功夫,一个诚意就涵盖了全部,而诚意的功夫就在格物致知,然后自然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此说来,只要有一个诚意的功夫就足够了。然而,后面又说有正心的功夫,有所忿嚏好乐,心就不能中正,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王阳明说:“这一点需要自己思考、体会,明白之后,就能理解未发之中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对《大学》里的功夫进行说明,原文是:“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也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前面的章节里已经多次讲过了。

这里我们再借助佛家的智慧,来进一步解读,先看后面的原文。

因为王阳明的这个回答,让守衡无法理解,于是他再三请问王阳明。

于是王阳明便说:“为学的工夫有深有浅,刚开始若不肯专心致志去好善憎恶,又怎么可以为善除恶呢?此专心致志就是诚意。然而,如果不懂得心之本体原无一物,原本就是无善无恶的,如果着意的故意去好善憎恶,就又多了一份私意,便不是廓然大公了。《尚书》中所谓的‘无有作好,无有作恶’,方为心之本体。因此说,有所忿嚏好乐,心就不能中正。正心就是从诚意工夫中体认承当自己的心体,经常使它如鉴空衡平,这就是未发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阳明的这一段回答,其实就把佛家的大乘和小乘讲清楚了。

首先,功夫有深浅,刚开始起修的人,最好是从小乘入手,要教你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然后你要为善去恶,也就是持戒。

比如小乘里会有很多规矩,儒家也有很多礼仪,就如要节约粮食,这是善,而浪费粮食是恶。

那么当你浪费粮食时,你的良知就会告诉你,这是不对的,知善知恶是良知。然后依照你良知的指引去做,就是为善去恶是格物,也就是格物致知,致良知。

此时便是诚意,诚于自己良知所发的意,所以“知致而后意诚”,那么当你好善憎恶时,其实就是诚意。

所以王阳明才说:「初时若不着实用意去好善恶恶,如何能为善去恶?这着实用意便是诚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当你功夫渐深之后,就不能再着意的去为善去恶了。

有很多人是非分明,然后就容易住在那些是非善恶的规矩里,犹如小乘人住了持戒的相,认为我不能吃肉,不能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