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讲《传习录》里,王阳明和周道通的来往书信,王阳明说:你的来信里写到:

“有关致知的观点,在春季又一次承蒙您无倦的教诲,已经深知要在何处下功夫用力了。我感到比从前简易多了。

然而,当我与初学的人谈致知时,还须加上格物的意思,才能让他们知道从什么地方着手。

本来致知格物是一起的,但是初学的人不知功夫的入手处,还是要等说到格物后,方可知道致知。”

以上是周道通在信中问王阳明的问题,接着来看王阳明是如何回答他的。

王阳明说:格物正是致知的功夫,明白了致知就已经明白了格物。如果不知道格物,那么致知的工夫又何曾知晓。

最近,在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中,我详细地谈到了这个问题,现在把它寄给你,相信你仔细读过之后,就自然能够明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段很短,已经结束了,但可惜的是,《传习录》里并没有把王阳明说的那封信贴出来,所以也无从探究。

其实关于格物与致知的关系,我们前面也讲过很多次了。

只要你真的致知了,那么就说明你一定已经格物了,所以才说「格物是致知功夫」。

所以你只要明白了致知,就一定已经明白格物了,所以才说「知得致知便已知得格物」。

我们先讲讲致知,其实也就是致良知。

当我们遇到事情时,有了缘起,本心良知自然会发出一个符合天理的正念,从而知道该如何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你听到儿子说肚子饿了,你当下不用任何思虑,自然知道去给他做饭吃,这个就是良知告诉你的。

如果你心中没有私欲遮蔽良知,于是你就会自然依照良知的指引去行动,这就是生知安行者的率性而为,是真正的知行合一,一念发动处即是行了。

但是如果心中有私欲妄念,就会遮蔽良知,无法依照良知的指引而行。

这个时候,就需要格除这一事上的私欲,这就是格物,然后才能致良知,也就是扩充这个知,从而依照良知的指引去行动,这就是致知。

所以《大学》里才说:“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致。”

所以当你依照良知的指引去行动时,本身就说明你已经格除私欲了,你如果没有格除私欲,是不会依照良知而行的。

所以能致知,说明已经格物了,那么「知得致知便已知得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