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导读:2024年是康德300周年诞辰,回望康德的生平和思想,这位哲学大师的思想光芒仍然熠熠生辉,对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这气势磅礴的格言出自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最后一章,并被永远镌刻在康德的墓碑上。

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人,康德以其宏达而幽深的哲学体系,不仅对欧洲乃至全球的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现代科学、道德、法律等领域影响深刻。

2024年是康德300周年诞辰,回望康德的生平和思想,这位哲学大师的思想光芒仍然熠熠生辉,对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康德的“三大批判”。

“康德之桥”

哲学界流传着一句话:“在哲学问题上,你可以赞同康德,也可以反对康德,但不能没有康德。”康德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划时代人物,他开启了西方哲学全新的体系。在这个被称为18世纪“书斋里的学者”的书房里,似乎藏着一个特定时空的枢纽,历史汇集于此,未来发轫于此。

俄国文艺理论家戈洛索夫克尔曾说:“在哲学这条道路上,一个思想家不管他是来自何方和去向何处,他都必须通过一座桥,这座桥的名字就叫康德。”这就是著名的“康德之桥”。

康德被视为学哲学路上的一个分水岭,这座桥分隔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在桥的一头,是被世上绝大多数人视为常识且无条件接受的实在论——物质微粒以及物理规律构成世间万物以及人类,并且这些物质都客观存在于一个被称为宇宙时空的巨大箱子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康德位于柯尼斯堡的故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康德家乡柯尼斯堡(今加里宁格勒)的康德像。

在桥的另一头,则是德国古典观念论的起点。康德认为,所有的对象都在围绕着人类主体运转,并不是我们去认识外界对象,而是外界对象被我们认识。

正是受哥白尼以“日心说”颠覆源于人们日常经验常识的“地心说”的启发,康德将知识与对象之间的关系进行“颠倒”思考问题,提出了对象符合知识的思维方式,强调不是主体围绕着客体转,而是客体围绕着主体转,突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这就是被人们称为“哥白尼式革命”的康德哲学革命。

日本哲学家安倍能成将康德哲学比喻为“蓄水池”,他认为之前的哲学都流向康德,后来的哲学又从他这里流出。无数伟大的思想都从这里起步,康德之后的很多哲学家,比如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叔本华、马克思都深受其影响,创造出了自己的哲学体系。

康德作为一座桥,标志了人在认识世界方式上的根本转向。

正如康德研究学者、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邓晓芒所说,康德的伟大之处,就在于第一次把道德从一种天经地义的教条、风俗习惯或信仰变成了自由意志的法则,使得启蒙的道德高于任何以往的道德。

试想,在一个理性被质疑、自由衰败、道德虚无的时代,康德毅然扛起了捍卫三者的大旗,肯定了人的尊严与价值,这本身就需要超越时代的长远眼光和超凡勇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史博览·人物》2024年第6期 《走进康德的思想世界》

以哲学为终身研究事业

1724年4月22日,康德出生于柯尼斯堡。该城市位于桑比亚半岛南部,曾是德国文化中心之一,被东普鲁士定为首都。

事实上,康德一生虽然没有远行,没离开过东普鲁士,但并不影响他在大脑中完成对无限世界的探索。他所在的城市柯尼斯堡,在当时来说也并非边陲小城,而是该地区的大都市和重要的贸易中心,所以这并不影响他接收到世界最新的发展信号,进而思考和讨论时代的前沿问题。

在伟大的哲学家身份之外,康德还曾是贫寒的学生,是迫于生计的家庭教师,是独具魅力的大学教授。

康德生于一个地道的手工业家庭,他的父亲是马鞍匠,母亲是皮匠的女儿。母亲虽然没有受过多少教育,却聪明能干,对康德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康德在自传中深情地写道:“她为我种下第一粒善的种子,使我的心灵朝向大自然,唤醒并扩大了我的智力,她的教诲对我一生都有极大的影响。”

作为马鞍匠的儿子,康德本也会过上工人的生活,但一位牧师建议,这个聪明的小伙子应该接受更高的教育。

1740年,在康德母亲的支持下,16岁的康德进入柯尼斯堡大学学习。他先是学了神学,可他的兴趣却已远远超过了神学范围。

通过逻辑与形而上学教授马丁·克努岑,康德接触到莱布尼茨和牛顿的学说。康德于是放弃神学,重新确立哲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方向,并以此作为自己终身的研究事业。

大学期间,康德的母亲病故,这对康德来说是沉重的打击。那个陪伴他成长、时时鼓励他的的母亲永远地离他而去,康德用了很久才从母亲去世的悲伤中缓过来。

失去母亲的支持,康德在学校的生活只能靠自己勉力维持,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他经常中断学业,接受救济。

1746年,康德终于用德语完成的《论对活力的正确评价》(活力即动能)的硕士论文,但学校的要求是用拉丁语写作,最终论文没有通过。他被迫中断学业外出谋生,继而开启他担任家庭教师的生涯。

他虽然离开故居,却并未远游,而是来到柯尼斯堡周边的地区,给贵族和牧师家庭的孩子授课,这是他一生中去过最远的地方,也是他一生中最安稳自在的时光。

事实上,1747年到1755年家庭教师的经历使康德获益良多。他不仅获得了丰富的阅历和教学经验,还有充裕的时间博览群书,为他将来在柯尼斯堡大学的教学和学术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油画《康德和朋友们在餐桌上》,德国画家埃米尔·多尔斯林作于1900年。左三为康德。

独具魅力的大学教授

康德一辈子除了读书,写书,就是教书,没有干过其他的工作。他的职业是教书匠,在《纯粹理性批判》赢得整个世界之前,研究哲学完全是他的业余爱好。

1755年,康德重返柯尼斯堡大学并提交拉丁语论文《论火》,顺利拿到硕士学位。三个月后,他再以《对形而上学知识基本原理的新解释》通过答辩,成为柯大无讲席讲师,开始长达42年的大学教学生涯。

由于只是编制之外的私募教师,所以康德的薪俸只能依赖选课的学生支付。即便如此,康德上课热情极高,从不迟到。

在成为正式教授之前,康德的教学工作非常饱和:他任教的科目包括自然地理学、数学、力学、工程学、伦理学、自然科学、物理学、修辞学等学科。

他每天的课程都排得很满,列出一张最繁忙的一天的时间表如下:上午8-9时逻辑学、9-10时力学、10-11时理论物理学;下午2-3时自然地理、3-4时数学。

他上课生动幽默,从不照本宣科。虽然从未出过远门,康德讲课却趣闻逸事不断,间杂异国风土人情,学生听得时而哄堂大笑,时而又热泪盈眶。

康德授课以资质中等的学生能听懂为标准,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他常说:“我不是教给你们哲学,而是教你们如何进行哲学思考。”

德国思想家、作家赫尔德听完康德的课后,对他赞誉有加,曾在一封信中写道:“他血气方刚,总是那么兴致勃勃,他生来就为思想的额头里装满了坚不可摧的快乐和喜悦,有取之不尽的风趣、机智和变化无常的思想,听他讲课简直就像在轻松愉快的享受。他能调动起学生的情绪,使我们愉快地学会自己思考问题。”

直到1770年,康德的编外生涯持续15年之后,他终于以46岁高龄获得柯尼斯堡大学讲授逻辑学和形而上学的教授资格。

1770年是康德学术研究的分水岭,在这之前他主要研究自然科学,代表作是《自然通史和天体论》;1770 年之后,他则把重心放在哲学研究上,从1781年开始,9年内康德连续发表了他的代表作“三大批判”,即《纯粹理性批判》(1781年)、《实践理性批判》(1788年)和《判断力批判》(1790年),系统地阐述了他的知识学、伦理学和美学思想,其“三大批判”也成为西欧哲学史上划时代的著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柯尼斯堡大教堂边的康德墓。

高度自律的哲学家

“他没有生活,也没有事件。”诗人海涅曾这样概述康德的一生。一位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家,“很少走出柯尼斯堡,却让世界来到他的身边”,他是如何做到的?

晚年时期的康德,生活高度自律,除了教书就是写作。他每天清晨五点准时起床,写作到七点,之后去授课,回来后在书房待到下午一点。午餐后,他必有一段固定的散步时光——下午三点半准时出门。当地的居民都已经习惯了康德规律的作息,甚至在他经过时校正钟表的时间。

康德散步不仅定时,而且路线固定。他永远沿着小菩提树路散步,每天八个来回,一步不多,一步不少。

这种近乎刻板的生活方式,反映出了康德对秩序和自律的重视,也映射出康德哲学中对理性和法则的强调,这也成为其哲学思想的一种隐喻。

这种极度规律的生活,让从小体弱多病的康德活到了80岁,这在当时属于相当的高寿,据统计当时的平均年龄才50岁。

康德研究专家马库斯·维拉舍克认为,康德生活极度自律,却并不是一个呆板、无趣的人,他实际是个很爱交际、风趣幽默、兴趣广泛的人。晚年时期,康德经常邀请客人与他共进晚餐。

康德深居简出,终身未娶。据德国《世界报》的一篇文章介绍说:柯尼斯堡的年轻的女士们的眼光一直追逐着穿得雅致的康德硕士,它是社交场合的灵魂。他虽然个子不高,但眼睛炯炯有神、谈话风趣、幽默。然而,康德对女性总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至于原因,马库斯·维拉舍克表示,据说康德自己曾经说过,他在想结婚的时候结不起,等他负担得起的时候已经太晚了。

康德的一生,也是践行理性、自由、道德的一生。香港著名哲学家、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教授关子尹认为,康德哲学的根本标志在于它对理性的尊重、对人格的塑成有所要求、对义务和道德自律的说明具有相当“平正”的理论立场,它犹如一条引导人类文明朝向理性发展的康庄大道。

1797年,73岁的康德停止了大学教学工作,但仍然在写作。1804年2月12日,这位80岁的老人的心脏停止了跳动。然而,他的智慧之光,却穿越时空,照亮了人类前行的道路,成为永恒的思想坐标。

文 | 吴双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