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副总理的访华行程刚刚结束,而德方是否能够作为中国和欧盟之间的调解人,帮助解决中国电动车关税的问题,也备受各方关注。

近日就有媒体放出消息称,中方已经在与德方的洽谈之中,拿出了解决电动车关税问题的方案,仅用一招就拿捏住了德国的商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德国副总理哈贝克)

据彭博社消息报道,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与德国副总理哈贝克会面时,向德方提出中国愿意下调所有大排量轿车的进口关税,以作为欧盟放弃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回报。

言下之意为,如果德方能够说服欧盟取消对中国电动汽车施加关税,德国的豪华汽车制造商就会成为第一个受益人。

毕竟,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对德国车企行业的盈利贡献巨大。单单在去年,中国市场就给德国贡献了三分之一的销售额。

目前中国对欧盟乘用车征收着15%的关税,而如果中国能够将这份关税下调,德国的车企就能够保持更高的利润率,也有利于提升整体盈利能力。

同时在目前中德车企之间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德国豪华车型在中国的销售价格,相比其他品牌更具价格优势,甚至进一步带动整个德国汽车产业链在华的发展,增强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为德国车企提供更强大的支撑。

而在这些利益支撑下,德国汽车商界听闻中方的条件,就很有可能会第一个“被点着”,找德国政府要个说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汽集团出口至欧洲的汽车)

毕竟德国汽车商界与德国政府乃至欧盟“对着干”也不是第一次了。

当时欧盟宣布从7月4日起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临时反补贴关税,德国的汽车商界就是反应最大的。

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和德国中小企业协会,就都对欧盟对华加征关税的政策表示了强烈的反对。

他们认为,这会导致欧洲电动汽车价格上涨,对整个欧盟出口经济造成巨大的伤害。同时还希望德国政府能够发挥调解作用,成为欧盟和中国之间的调解人,尽快解决中欧之间的贸易争端,维护德国企业以及中小企业的利益。

也正是因此,德国也成为了在欧盟宣布对华加征关税后,第一个宣布赴华与中方进行磋商的国家。

这位德副总理,说是被德国商界“刀抵脖子”来和谈的也不为过。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德副总理哈贝克虽然受国内逼迫,紧急赴华与中方磋商,但在赴华之际其对中方的态度却没有多“和善”。

哈贝克不但在访问韩国时表示,德方与韩国有着共同的目标,要在中国以外实现多元化,增加更多的除中国以外的原材料供应商,减少在关键产品上对中国的依赖。

还在访华前直接对外宣扬称,自己无法代表欧盟与中方谈判,让中方不要对德方做中欧调解人的事情抱有希望。

但也就是在德方与中方商务部部长会谈过后的第二天,这位德副总理却突然“画风突变”,转变了口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哈贝克抵达北京首都机场,与德国驻华大使握手)

他在多个场合向中方强调并解释道,称德方认为此次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和美国等国对中国采取“惩罚性关税”并不一样。

因为欧盟加征临时关税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惩罚,所以这件事件还会有回旋的余地,而德方会尽可能的利用这一机会为中方做回旋。

至于其突然转变的原因则就很可能是,另一边中国车企和行业协会的态度。

或许德方原本还想要在访华之前给中方一个“下马威”,借此机会狠狠再敲一笔“竹杠”。

但得来的却是,同一时间在中方表示愿意为大排量轿车下调进口关税之时,另一边同样参会的中国车企和行业协会,均向德方表示了对欧盟反补贴调政策的强烈不满。

他们甚至当面呼吁中方政府坚决对欧盟采取反制措施,对大排量汽油车增加进口关税,最低也要达到25%。

也就是说,对于德国是否要当好调解人的事情,中方同时给出了两个选项,要么拿着更好的利益去帮中欧泯恩仇,要么中方就会同样上调关税,和德方来一个“玉石俱损”。

而对于德方来说,这不仅会对其在中德的企业都造成损失,更会给其汽车产业链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电动汽车亮相2023慕尼黑车展,展台前人山人海)

现在中方已给德方划下了最后期限,截止到7月4日前要求欧盟取消对中国电动车增加关税,该怎么做德方需要马上给出抉择了。

要知道近年来中德之间的关系不断恶化,其实有很大一部原因就归结于德国政客跟着美国亦步亦趋,还有不少德国高层在看待中德两国之间的关系时也缺乏方向性。本身中国的巨大市场是德国的重要收入来源,且以欧洲现如今的状况也无法承受与中国有大范围的贸易摩擦,这一点许多德国商界人士反而要明白的多。

中方并不愿意与德国恶化贸易关系,但是一定会坚定捍卫自身的正当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