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夜不能寐的董竹君,凝视着远方四川的方向,泪眼朦胧。她的儿子大明,在九岁被她独自离家时遗留在老家。多年来,母子俩分隔两地,难以团聚。而如今,董竹君不禁自问:儿子是否已经原谅了她当年不得已的抉择?他又会怎样看待她这个曾一度抛弃他的母亲?一封突如其来的儿子的信,似乎给出了答案,但又留下更多疑问。这份因革命理念而分裂的母子情,又将如何演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新家庭的诞生:夏大明出生,引发家庭矛盾

1929年,董竹君生下了一子夏大明,本应是夫妻二人的欢喜时刻,但这个夏家的新晋成员的出生,反而成为了导火索,将董竹君与丈夫夏之时的矛盾无情引爆。

出身青楼的董竹君,一心想改头换面,过上平凡人家的生活。她自小受过新式教育,见多识广,思想开放。结识革命党人夏之时后,她以为能与这个充满理想主义的男人白头偕老,过上与众不同、自由平等的生活。

谁知,夏之时在当过革命党人、督军后,早已经完全沦陷于门阀观念,摒弃了昔日的进步思想。他贬低董竹君曾经的出身,认为她生的都是赔钱货,就是因为夏大明是唯一的男孩,他才会如此高兴。

夏家一门精通于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长女夏国芝出生时,他们并未欢欣鼓舞,连生三个女儿后,夏家人对董竹君的薄待更甚。直到夏大明降生,夏之时这才迫不及待办了满月酒宴,大摆筵席,不顾妻子反对。

董竹君对此十分不满。她本打算让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但夏之时对女儿们的学习并不重视,这令她觉得今后女儿们的前途将被夏家的封建思想所限制。更令她无法接受的是,夏之时竟将刚出生的夏大明过继给了夏家的三房,完全无视她的意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矛盾在接连不断的挤压下,终于爆发了。夏之时要将六个房分家各自经营,董竹君则坚持改革,推动生产。两人已无法就家庭大小事达成一致,争执不休。最终,董竹君一怒之下,带着四个女儿离开四川老家,前往上海谋生。

这对分隔两地的母子来说,是漫漫人生路上的一个转折点。谁也没想到,一个新生命的降临,会让原本惹人喜爱的小家庭,走向如此令人心酸的结局。

二、飘零人生:逃离夏家,董竹君携女儿上海闯荡

1929年,董竹君怀着对未来生活的期许,带着四个女儿离开四川老家,前往上海谋生。这注定是一条布满荆棘的逃亡之路,充满了艰辛与不确定性。

抛下年仅3岁的独生子夏大明,对董竹君来说是一个艰难的抉择。她原本打算等到在上海重新立足后,再将大明接回身边。然而,夏家注重男丁传宗接代,她若是贸然带走独子,必将引起夏家强烈反对。况且,夏大明出生后不久,就被过继给了无子的三房,这让董竹君别无选择,只能将他暂时留在四川。

就这样,母子俩的生命轨迹被残酷地分开了。董竹君和四个女儿只身来到了一个陌生而热闹的都市。身无分文、无亲无靠,她们唯有依靠自己的双手,在上海这片热土上重新扎根、奋力求生。

最初的日子艰难无比,董竹君和女儿们只能住在一处简陋的棚屋里。她靠缝补旧衣为生,日子过得捉襟见肘。时常夜不能寐,思念在四川的儿子。每每想起儿子那张纯真可爱的面孔,她就痛苦万分,泪水夺眶而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在董竹君是个精明能干的女人,她很快就凭借自己的手艺和勤恳,在上海小有积蓄。1935年,她创办了上海锦江饭店,终于扎稳了在这座城市的脚跟。此后,她第一时间就差遣四川诗人王云帆前去探望儿子夏大明。

当王云帆回到上海,将九岁的大明对母亲"她们早把我忘记了"的淡然言辞转述给董竹君时,这对遭受了巨大打击的董竹君来说无异于一记重锤。她那一夜,辗转反侧,哭泣不止。她最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儿子因为她的离去而对她恨之入骨。

曾几何时,董竹君携家眷远赴日本,她以为终于能过上与众不同的生活。可谁知,丈夫作为一介革命党人,最终沦为一名封建军阀。二人的矛盾由此激化,彼此间的鸿沟也越来越深。为了女儿们的前程,为了自己太平门外的生活,董竹君不得不带着满怀愧疚,带着女儿们告别故土,漂泊异乡。

在上海的董竹君,心系儿子的消息,生怕他会因自己的离去而彻底将她遗忘。每每望向四川的方向,她总是忍不住泪流满面。她明白,作为一个母亲,自己对儿子是永难了偿的债。

三、战火年代:大明参军,母子分隔重重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拉开了抗日战争的序幕。为摆脱国难当前的危机,一批批青年挺身而出,奔赴前线,夏大明亦是其中之一。

1944年,年仅18岁的大明加入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奔赴陕北战场,很快就在战火洗礼中摸爬滚打,成长为一名经验老到的战士。由于年纪尚轻,大明一开始只是随军跑腿打杂,直到1946年被正式编为八路军战士。此后,他随军北上,转战东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岁月催人老,时过境迁,董竹君和夏大明母子分隔重重。董竹君在1949年创办了上海第一家"世纪皇朝"西餐厅,靠着独当家的手艺和勤劳,终于在上海扎下了根。但儿子大明的下落,却渐行渐远。

1948年,大明随八路军进入东北后,陷入与国民党军队的内战之中。双方激战不止,大明曾几次负伤,命悬一线。在一次遭受重伤时,他终于写信求助董竹君,向母亲讨要一些医药费。

这是多年来,董竹君第一次听到儿子的消息。她当即取出全部身家,寄往东北,只盼儿子能够脱离险境,平安无事。然而,从此之后,董竹君再也没有收到大明的任何音讯。她日夜惦念儿子的安危,生怕一不小心就会永远失去他。

内战愈演愈烈,国共双方都在东北地区遭受重创。为躲避战火,大明不得不在东北各地蓝逃藏匿,但这无疑是捅了马蜂窝。为了生存,他不得不加入抗日游击队,继续卷入战争的漩涡中。

与此同时,上海战事也在渐次白热化,日益严峻的局势令董竹君万分担心儿子的安危。她曾冒着生命危险,千里迢迢从上海赶往东北,试图寻找儿子的踪迹,但最终一无所获。对一个母亲而言,这种惴惴不安的煎熬,无疑是世间最大的折磨。

直到1949年内战结束,大明才终于自东北战场上脱身,前往上海与母亲团聚。当时,他早已苍老憔悴,几近于从军前判若两人。数年来,战火给他的身心带来了难以磨灭的伤痕。

在这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母子俩经历了生离死别,几乎已经失去了彼此。然而,血浓于水,终究无法阻挡他们对于家庭的渴望与眷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走向新道路:大明加入革命,母亲骄傲自豪

内战结束后,国共矛盾仍未彻底消弭。部分地区爆发了残酷的"三反"运动,许多无辜平民遭到屠杀。目睹着这一切,夏大明深受震撼,开始反思自己一直以来所信奉的思想。

1949年,大明回到上海,在母亲董竹君的餐厅里担任服务生。在这期间,他结识了一批怀揣理想主义的年轻人,例如上海大学的学生会主席王震等。在他们的影响下,大明逐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开始参与学生运动。

1952年,大明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军区后勤学校学习。次年,他考入中共上海市党校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从此,他彻底走上了革命道路。

1956年,大明被派往吉林省工作,一干就是10年。这期间,他坚持在群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为推动基层政权民主化建言献策。然而,由于直言不讳的性格,他很快便受到当地官员的猜忌和打击报复。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大明毫不犹豫地投身其中。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老革命,他痛斥当地一些领导走资本主义道路,并多次公开批评地方当局的腐败行为。这令他再次遭到当局的打压,最终被诬陷入狱。

在狱中,大明备受摧残。但是,他从未放弃对理想的追求。在狱中期间,他写下大量文字,阐释了自己的革命理念,并得到不少狱友的拥护和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9年,大明因"历史有功"而被特赦出狱。出狱后,他毫不气馁,仍然坚持宣传马克思主义。这一次,母亲董竹君看在眼里,非但没有责备,反而为儿子的革命事业而骄傲自豪。

董竹君曾亲口告诉儿子:"孩子,妈妈很高兴能看到你已开始从事革命事业,行有力之路。祝福你能一如既往,坚持自己的信念!"这番话无疑是对大明最大的肯定和支持。

大明的革命之路,并未就此终止。1983年,上海解放初期的一些历史资料出版,但有不少遗漏和疏忽之处。大明主动加入编写团队,亲自搜集修订资料,使之更加真实完整。这份工作延续了数年,直到1989年方告一段落。

五、重拾亲情:四十年后母子重逢,圆满一家人

1989年,夏大明在完成编写革命历史资料的工作后,有了片刻闲暇。多年来,他一直在寻找母亲董竹君的下落,想与她重逢。这一年,他终于借助朋友的力量,在上海市区找到了母亲的踪迹。

四十年过去了,大明早已不再是那个被母亲遗留在四川的孩子。他身着一袭朴素的军装,神情坚毅,满身都是阅历的痕迹。但在母亲面前,他始终保持着一颗单纯赤诚的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明一见到母亲,立刻扑进她的怀抱,放声大哭起来。那一刻,他似乎彻底释怀了多年来对母亲的怨恨和不解。饱经战火洗礼的他,也终于找到了人生的最后一块"安身立命"之地。

董竹君则一边拥抱儿子,一边反复抚摸着他的头颅,喃喃自语:"终于,我们母子俩终于重逢了。"她的眼神里尽是慈爱,看着儿子那张布满沧桑的脸庞,心中五味杂陈。

多年分隔,给这对母子带来的是无尽的心酸和遗憾。但至少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们还是找到了彼此。

从此,董竹君和大明形影不离。白天,大明常在母亲的西餐厅里帮忙。晚上,二人便围坐在一起,讲述着彼此这四十年离别期间的种种际遇。

大明向母亲详细讲述了自己从军的经历、革命的理想追求,以及为之付出的一切代价。而董竹君也娓娓道来,她当年为了女儿们的前程才不得不带着她们远走他乡,直到在上海安家落户。虽然苦难重重,但她始终没有放弃寻找儿子的希望。

而在这一切的背后,是母子二人用行动诠释着一种刚毅的品性:不屈不挠、百折不回。正是凭借这份坚韧与勇气,她们才最终得以重拾亲情,圆满一家人。

母子重逢后,董竹君终于如释重负。她曾语重心长地对大明说:"孩子,虽然我们母子分隔了四十余载,但我希望你能原谅母亲当年的无奈之举。你健在就是母亲最大的慰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明则一如既往地支持母亲,并且真心喜欢母亲经营的西餐馆。直到今日,他仍经常光顾那里,重温母爱的味道。这一家人,终于找到了最后的依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