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党建引领垃圾分类减量实效、数字赋能绿色低碳韧性社区暨“沪尚回收”可回收物服务平台宣传活动在新泾五村吾爱家居民活动中心举办。活动中,西区电信局党委与北新泾街道党工委进行垃圾分类项目党建联建签约。“党建引领 数字赋能社区治理”北新泾街道垃圾分类智慧管家项目正式发布。

为表彰先进,树立榜样,用先进典型示范带动生活垃圾管理工作发展,活动当天,区绿化市容局表彰“长宁区生活垃圾分类精品示范居住区”,来自10个街道(镇)的居民区代表上台领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区电信局党委与北新泾街道党工委垃圾分类项目党建联建签约仪式在活动中举办,双方将以打造宜居、智慧、韧性社区为目标,以服务广大群众为重点,通过发挥联建优势,实现资源整合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以“红色引领”促进“绿色发展”,为垃圾分类工作注入新活力。

据了解,作为上海首个“AI社区”,北新泾街道已将科技手段用在了垃圾分类的不同流程。在西区电信局的支持下,双方积极实施“垃圾分类智慧管家”1.0项目,项目成功覆盖北新泾16个生活垃圾厢房,配备的智能摄像头自带“小包垃圾”侦测功能,不仅提高了垃圾分类的效率和准确性,还通过数据分析为社区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以党建联建为指引,此次签约将让双方在数字赋能社区治理方面开启一场深度合作。

作为双方党建联建后的首个重点项目,“党建引领 数字赋能社区治理”北新泾街道垃圾分类智慧管家项目正式发布。该项目是“垃圾分类智慧管家”1.0项目的升级版本,技术的进一步升级和应用范围的拓展,将为实现社区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西区电信局介绍,1.0项目的顺利运行,充分展现了党建与数字化技术深度融合的巨大潜力。接下来,双方将做好垃圾厢房2.0升级工作,增设2.0版本智能摄影头,实现垃圾桶满溢功能和混投识别功能,通过“智能提醒”和“云劝导”,有效提高垃圾分类投放点的安全性和环保标准,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将推动街镇层面垃圾分类“一网统管”场景建设和应用,通过“执法联动”对社区垃圾分类投放点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年来,北新泾街道辖区的社区单位不断重视垃圾分类工作,在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生活垃圾处理结构优化,可回收物分类回收、动员员工参与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志愿者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活动中,新锦华商业有限公司、上海新长宁集团新程物业有限公司、上海西联环境卫生服务有限公司、上海海烟物流发展有限公司等4家北新泾街道社区单位,获颁“垃圾分类先锋单位”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早在2015年,我们就在北新泾的新泾五村垃圾厢房进行了两网融合试点,并将工作经验不断复制推广。”新锦华商业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总经理武文斌,作为“垃圾分类先锋单位”代表作发言。他介绍,围绕“点、站、场”三方面,新锦华近期开展了一系列“沪尚回收”可回收物推广工作和尝试。在北新泾社区,公司负责源头管理了43个社区垃圾厢房点、1个惠民回收服务点。在北新泾街道的支持下,公司正在筹备北新泾金钟路示范型可回收物中转站建设。落成后,将成为长宁区面积最大、功能最全的示范型中转站,大大提升周边社区的可回收物集中转运效率,减少社区堆积的情况,改善居住环境。

活动当天,出席领导及嘉宾共同参观北新泾街道新泾五村的“沪尚回收惠民服务点”,对惠民服务点建设运营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作为长宁第一个建成的“惠民回收服务点”,该点位设置科普区、分拣区、称重区、五分类堆放区,不仅能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交投交售服务,而且进一步宣传了“无废社区”的绿色理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活动的特色外场内容,一场垃圾分类特色快闪活动吸引诸多居民参加。北新泾街道为居民发放绿植盲盒,宣传绿色环保理念。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开设普法讲座,为居民讲解《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从法律条例上为居民进行一系列的答疑解惑。

来自新锦华的员工现场开展“沪尚回收”可回收物现场回收,指导居民注册使用“沪尚回收”服务小程序,小区居民纷纷拿着各类可回收物进行交投。辖区内的星巴克北新泾店积极参与活动,免费供应咖啡渣,向居民宣导可持续生活的小妙招。

“街道始终将垃圾分类工作列入街道重点工作全力推进,把智慧化打造绿色低碳韧性社区贯穿工作始终。本次活动是街道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新起点,接下来,街道将继续用党建引领社区建设,带领社区干部群众把垃圾分类工作走深走细走实。”北新泾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