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开展夏日垃圾分类“大作战”,各街道以丰富多样的宣传形式,宣传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推动分类实践落于行动倡导倡导居民自主分类,共同营造绿色、和谐的居住环境。

八里庄街道:积极开展“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炎炎夏日,酷暑难耐,伴随着罕见的高温夏季,为营造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社会风尚,不断增强全社会节能降碳的意识和能力,近日,八里庄街道各社区积极开展了“源头减量,循环利用”为主题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活动覆盖了北京印象社区,北洼三居社区,核二院社区,北校园社区。

6月13日北京印象社区举行了以“源头减量,循环利用”为主题的现场宣传活动。社区工作人员向居民介绍小区垃圾分类现状以及遇到的问题,现场切实让居民感受到在家中做好分类的重要性。还向居民发放垃圾分类宣传指导手册、彩页、垃圾袋。向居民宣传按照垃圾分类“四分法”将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正确分类,并按照投放要求正确投放。教育居民从我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积极参与切实践行,养成垃圾分类、勤俭节约和物尽其用的文明生活习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活动后,为进一步加强宣传效果扩大宣传面,社区工作人员编辑垃圾分类小知识通过手机向各个居民群、活动群发送信息继续进行宣传。通过此次垃圾分类现场宣传以及线上宣传从源头提升了居民对垃圾分类这一实际问题的重视,引导了居民正确进行垃圾分类,保护环境。此次活动大大加强了居民垃圾分类意识,让居民了解到垃圾分类的细节,达到了宣传目的。

6月14日北洼三居社区举行了以“源头减量,循环利用”为主题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首先,北洼路第三社区结合本社区垃圾分类工作实际情况,编写了《北洼路第三社区垃圾分类倡议书》。将倡议书做成美篇发布到辖区19个居民楼微信群里。同时将倡议书打印成纸质版,由社区工作人员、物业工作人员、志愿者采取入户宣传,小区公共场所发放的形式,进行全覆盖宣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树立垃圾分类绿色理念。把垃圾分类、勤俭节约、物尽其用的绿色文明理念融入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坚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人人动手做垃圾分类。

养成垃圾分类良好习惯。在家中摆放"两桶一袋",即厨余垃圾桶、其他垃圾桶和可回收物袋。将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居家分好类、先分类,再按照投放要求放到小区相应的垃圾桶中。

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倡导废旧物品重复利用、使用再生利用产品、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倡导适量点餐、"光盘行动",倡导选购净菜、减少购买过度包装产品。

为持续深入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工作,进一步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核二院社区坚持以“源头减量,循环利用”为主题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核二院社区积极协调社区内青少年志愿组织,开展了“跳蚤市场”、变废为宝活动。活动中,孩子们将自己曾经心爱的“宝贝”拿出来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不仅结识了许多新朋友,还增加小伙伴们的友谊。同时,我们还积极在社区居民群宣传“光盘行动”的理念,征集活动照片,居民们踊跃参加,效果甚佳。我们还走访了核二院社区内的机关单位,办公区内大家都推行无纸化办公,为节约能源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进一步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北校园社区按照2024年6月份垃圾分类宣传主题要求,以“源头减量,循环利用”为主题,在社区北洼东里小区门口进行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社区工作人员组织环卫工作者、垃圾分类桶站值守人员、居民、志愿者等不同群体,开展宣传活动。通过主题宣传活动提升了居民的环保意识,引导居民加强源头分类减量,践行低碳生活,居民纷纷表示将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的行动中来。大家一起清洁社区,捡拾社区零散垃圾,通过切身的参与,增强居民环境保护主人翁意识,激发居民参与的内生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过此次垃圾分类宣传活动,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环保意识,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自觉维护公共卫生,为建设低碳环保生态社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海淀街道:夏日垃圾分类“大作战”

随着夏日的到来,北京海淀街道下辖的新起点怡秀园社区和航空港社区纷纷展开了一系列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旨在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深入开展。

炎炎夏日,垃圾容易滋生蚊虫,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为此,海淀街道积极响应,指导两个社区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形式,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帮助居民掌握分类重难点,确保垃圾不再分错。

航空港社区通过举办“垃圾分类,从我做起”宣传活动,深入社区居民心中,普及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实操方法。活动现场,社区工作人员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互动游戏,让居民们掌握了正确的垃圾分类技巧,认识到了垃圾分类对于环境保护的积极意义。同时,社区还通过党建引领,开展了“入户宣传零距离,垃圾分类入人心”活动,确保垃圾分类知识家喻户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新起点怡秀园社区,垃圾分类宣传与传统文化活动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宣传模式。端午节期间,社区举办了包粽子活动,并借此机会向居民们普及了粽子叶等厨余垃圾的正确分类方式。通过现场宣讲,居民们纠正了之前的误区,深刻理解了垃圾分类的细致之处。此外,社区还在党建活动室举办了专门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倡导居民自主分类,并鼓励大家互相宣传,共同营造绿色、和谐的居住环境。

青龙桥街道:青苗志愿者闪耀垃圾分类一线

初夏的阳光洒满海淀区青龙桥街道林科院社区,每当居民们提着垃圾袋走向垃圾桶站时,总会看到一群身穿蓝色马甲、头戴志愿帽的青少年志愿者,他们佩戴着垃圾分类普法监督工作牌,热情地为居民们提供垃圾分类指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就是青龙桥街道林科院社区青苗青少年志愿服务队,这支由61名、6岁至17岁青少年组成的队伍,自2024年2月1日成立以来,已成为社区垃圾分类工作的一股强大青春力量。

这支年轻的队伍,他们的身影活跃在社区每一个角落,无论是寒假“清洁日”志愿活动,还是每个节假日的垃圾分类普法监督,都少不了他们的身影。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少年强则国强”的誓言,将青春的热情和力量注入到垃圾分类这项关乎环保、关乎未来的伟大事业中。

五一小长假期间,青苗志愿者们更是成为社区志愿力量的中坚力量。清晨七点,他们就已经在各个垃圾桶站前“站岗”,耐心指导居民们进行垃圾分类。对于年纪大的老人,他们更是主动接过垃圾袋,逐一检查,将没有正确分类的垃圾挑出并重新分类投放。他们的细致入微和耐心指导,赢得了居民们的一致好评。

垃圾分类,既是资源回收再利用的重要举措,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青苗志愿者们的行动,不仅提升了社区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也促进了社区环境的整洁和美观。在党建引领、政府推动、志愿者监督、群众自觉的共同作用下,林科院社区正逐渐成为青龙桥街道垃圾分类工作的新样板。

在这片翠绿的社区中,青苗志愿者们如同一朵朵鲜艳的花朵,绽放出青春的活力和光彩。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社区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担当,为打造温馨社区家园贡献着青春力量。我们相信,在更多青少年的参与和努力下,青龙桥街道的林科院社区将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和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过一系列宣传活动的深入开展,海淀街道下辖社区的居民们对垃圾分类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大家纷纷表示将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为建设美丽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海淀街道城管科也将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推动垃圾分类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北太平庄街道:入户宣讲“源头减量”,广场互动“循环利用”社区联动宣传垃圾分类源头减量

为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提升居民垃圾分类意识,近日,北太平庄街道下辖的天兆家园社区和北太平庄社区联合开展了以“源头减量,循环利用”为主题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营造浓厚的环保氛围,推动垃圾分类工作深入居民生活,让低碳环保的理念成为居民的日常习惯。

在天兆家园社区,社区工作者通过入户宣讲的方式,将垃圾分类知识送到居民家中,耐心解答居民的疑问,并详细介绍了垃圾分类的标志及处理方法。他们表示,将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宣传工作,让“源头减量,循环利用”的理念成为社区居民的共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北太平庄社区,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宣传人员向居民发放了垃圾分类宣传手册,并通过现场讲解、互动问答等方式,普及了垃圾源头减量、循环利用的知识。居民们纷纷表示,要将所学知识带回家,与家人分享,共同为环保出一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次“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和积极响应。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宣传形式和内容,使居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了他们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北太平庄街道垃圾分类工作的深入开展,为建设美丽家园、促进生态文明做出了积极贡献。

香山街道:开展专项检查,推动分类实践落于行动

为确保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并及时清运,给辖区居民提供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居住环境,近日香山街道联合海淀区城管委对辖区内小区垃圾分类桶站情况开展专项检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针对检查中发现的混投、混放的桶站点位,检查人员现场进行了指点批评,并要求立即整改。同时向垃圾分类处理人员及志愿者特别嘱咐要切实落实生活垃圾做到分类进站、日产日清,防止细菌滋生,作业时注意方式方法,合理规划垃圾清运转运时间,减少对附近居民生活的影响。

编辑/彭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