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故宫博物院收到张伯驹无偿捐献的顶级字画,成镇馆之宝,价值100亿!1982年,张伯驹因病住院想换病房,院方:级别不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伯驹是满清最后一位封疆大吏,直隶总督张镇芳的儿子。后来,父亲下海经商,开办了一家银行,成为首屈一指的大富豪。

张伯驹一生最让人津津乐道的两件事,第一件就是他与妻子伉俪情深的传奇爱情。

张伯驹第一次见到妻子潘素是在一个青 楼,当时因为应酬,刚到那里,就听到美妙的琵琶声,抬头一看,就愣在原地。

眼前的这个女人不仅样貌动人,那温婉气质更是摄人心魄。从此便深深爱上了这个女子。

为此,他花了一大笔钱,将潘素赎了出来,并风风光光将她娶进门。

再说这个女人,可并不是一个落魄的清贫女子,而是清朝著名宰相潘世恩的后代,高门大户长出的女儿,从小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尤其擅长琵琶。

这种由书香晕染而成的气质,再加上本来就绝代风华的颜貌,自然脱颖而出。

然而不幸的是,13岁的时候,母亲突然去世,父亲又娶来继母,继母容不下她,遂将她卖至青 楼,这才有了这段姻缘。

张伯驹和潘素对书画有着相同的兴趣爱好,因此更通彼此心意。可不要认为潘素开始过起了豪门富太太的生活,实际他们甚至困难到变卖房产的地步,这是为什么呢?

1937年,抗日正酣,日本惦记的可不止我们的土地,还有我们的国宝,众多珍贵文物流失海外。

张伯驹作为一个收藏爱好者,他心无比疼痛,于是他开始重金收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久,展子虔的《游春图》就出现在北平,这可是一幅价值连城的国宝,如果不是《游春图》的存世,隋朝的历史就会断代。

老板开价800两黄金,要知道,当时1两黄金,就可以买一个不错的院子。恰巧在这之前,张伯驹才用掉110两黄金收购范仲淹的《道服赞》和王羲之所书的《乐毅论》,因此家里已经举债众多了。

在不断的周旋下,老板降价到220两,可这也是一大笔巨款,张伯驹想了一个办法,可怕妻子不同意,便撒泼打滚,惹得潘素笑意连连。

最后,他们将豪宅卖掉,换来2.1万美元,终于拿下《游春图》。

当他得知晋代陆机的《平复帖》流出时,赶紧凑了4万大洋买下,弥补对他没有留下韩干《照夜白图》,让这种世界级的珍品流落到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遗憾。

有了这价值连城的宝物,张伯驹被绑架,逼他交出《平复帖》,但张伯驹绝食顽抗。

所有人都劝潘素赶紧拿钱救人,她何尝不想,可她深知丈夫如此是铁了心不愿将国宝交出,如果自己为了他的命而放弃国宝,那这一辈子他活着也是痛苦的。随后的几个月,绑匪多次来电要求给字画,都被潘素一口拒绝。

僵持8个月之久,绑匪明白求画无望,便拿着潘素四处借来的40万大洋,将她放了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天,张伯驹回到家,潘素端出张伯驹最爱喝的咖啡,然后拿出一件件破旧的衣服对他说:“你珍藏的所有书画都被我一件件缝进了这些衣服。”

张伯驹在乱世中可以守住这么多国宝,可以说跟妻子的支持是分不开的。他俩的恋情不只是感情上的依恋,更有相互的成全。

他俩总是在夜幕降临的时候,打开家中的藏品,反复抚摸鉴赏,彻夜不眠。

然而就在1956年7月,两人却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这天故宫博物院收到了一份大礼,包括陆机的《平复帖》、杜牧的《张好好诗》、范仲淹的《道服赞》以及黄庭坚的《草书》等等。

要知道,哪一件拿出来都是世界级的国宝,完全可以做镇馆之宝!消息一出,立刻在收藏界引起轩然大波。随后,他们更是陆续捐出剩余的藏品,很多博物馆现在能够赚到钱,靠的都是张伯驹捐出来的藏品。

不仅如此,两人婉拒了国家奖励的20万元,张伯驹说:“我看的东西和收藏的东西相当多,跟过眼云烟一样,我捐出来,就是为了让宝物永远保存在我们的国土之上。”

据统计,张伯驹夫妇捐出的藏品价值至少百亿,可晚年的张伯驹夫妇因为散尽家产,只能住在一间10多平米的小房子里,但两人一起携手散步,静想美好。他们还经常教育子女“一个人要爱国,这是大事,不能马虎,除此之外都是小事,不必斤斤计较。”

1982年正月,张伯驹因一场小感冒病逝于简陋的病房,可悲的是,期间他提出换到6人间的病房,却因“级别不够”被拒,最后因病友传染至逝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写完这篇文章,我心中的久久难以平静,为他们的旷世爱情所感动,更为他们拳拳爱国之心而震撼。

国家发展至今,要感谢在战场上为民拼杀的将士,也应该感谢这些为保存历史完整而殚精竭虑的国士,他们都是祖国的脊梁!

此去经年烟波浩渺,张伯驹被遗忘在历史的角落,但每当发现,都能够将细读他的人心肺洗得干干净净。

有人说:国宝终究有家,此人一去难求,纵有国宝万千,不及伯驹一人!记住他,缅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