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周梦婷 北京报道

夏天的落日依旧耀眼,北京丰台区的一家和府捞面外,入门处的18元/份的葱油拌面招牌格外亮眼,店内依旧书架林立,显示出这位“书房里的捞面”的影子,但书本杂乱的排序以及店内不再凉爽的空调,似乎也在预示着这位中高端面馆的“跌落”。

近日,和府捞面再因大幅度降价引发市场关注,这也是其半年内第二次官宣降价。6月24日,《华夏时报》记者从和府捞面相关工作人员方面了解到,当前和府捞面主流价格在16-29元之间。从刚出世时的一碗面四五十,到如今走进“平价”赛道,这个曾经的“网红面馆”中高端面馆也充满了无奈。

再举“价格屠刀”

不过半年时间,和府捞面再举起“价格屠刀”。6月21日,和府捞面公众号发文称,“降价约32%”几个大字格外显眼,其中草本酸辣肥牛面、草本番茄肥牛面都显示降约32%,售价降到了30元以下。6月24日,和府捞面相关工作人员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6月18日,和府捞面全新版本菜单正式上线,主流价格带在16-29元之间,“我们希望未来和府可以服务更多消费者,而不是只服务小部分客群。”

而其上次官宣降价是在2023年12月,当时,和府捞面品牌创始人李学林对外表示,和府捞面主流产品价格调了好几轮,整体调低了20%到30%,以会员价看,公司20元到30元价格带的产品占比为50%。

半年时间,和府捞面两次大幅度降价。对此,凌雁管理咨询首席咨询师、餐饮行业分析师林岳对本报记者分析认为,和府捞面调整后的价格亲民很多,这对其提升口碑和销量大有裨益,面食本来就是大众菜品,即使有创新有文化内涵,也不应该定价过高,特别是消费降级的大环境下。

和府捞面创立于2012年,刚开始主打中式养生,定位中高端,门店选址基本都在商场内部,设计上也主打高级的氛围感,以品牌独有的中式书房装修风格为特色,一番布置下来成本必定不菲,所以刚开始其一碗面售价基本是在四五十元。但彼时高昂的售价不仅没有吓退消费者,反而以颇具特色的经营风格,成为红极一时的“网红面馆”。

那时的和府捞面也颇受资本喜爱,据天眼查融资信息显示,2016-2022年,和府捞面拿到了6轮融资,融资数额超16亿元。然而时过境迁,随着消费环境的变化,近两年其日子也开启了“艰难模式”,自2022年8月之后,和府捞面再没有任何融资信息,今年4月份,其又陷入了“裁员”风波中。

当然,这不只是和府捞面一家之困,当前整个连锁面馆业态都不好过。连锁面馆品牌除了和府捞面,还有遇见小面、马记永兰州牛肉面、陈香贵兰州牛肉面、张拉拉兰州手撕牛肉面、五爷拌面、李先生牛肉面、味千拉面等。但根据窄门餐眼数据,当前面馆业态中,除了传统拉面品牌兰州拉面,没有一家门店数量是破千的。

同时,资本市场上,面馆也不再受青睐。近两年,市场鲜有连锁面馆获得融资的信息,6月25日,《华夏时报》记者从天眼查相关工作人员方面了解到,据公开信息,2021年、2022年,面馆行业融资次数分别为8次和3次,2023年0次,2024年至今,仅有一家西北新锐餐饮品牌获得数百万的天使轮融资。

关于面馆在资本市场的冷遇,上述和府捞面相关工作人员并没有正面回答,只是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和府捞面整体运营良好,随着大环境的变化,消费者更关心性价比。”

“加盟费用”高昂

在如今消费环境愈发理性的情况下,和府捞面除了拿出降价招数,也不断尝试其他方式,比如此前一直走直营模式开店,去年12月,和府捞面开放了合伙人计划,之后采用直营+联营模式并存的经营。6月24日,本报记者从和府捞面相关工作人员方面了解到,目前和府捞面门店超600家,其中十分之一为联营店。

“联营店类型倾向于小面积店,采用类直营、全托管、共风险的模式。地域方面将率先开放二线及以下城市,与一线城市多为直营门店的选址形成互补,同时我们会通过和府的管控体系和运营能力以及补助机制协助联营,将硬投入资金压缩到60万-70万。”上述和府捞面相关工作人员告诉本报记者。

但当前加盟和府捞面的钱并不止这些。6月25日,本报记者从和府捞面招商部一位工作人员处了解到,和府捞面联营店费用包括建店费用、筹建费用、经营费用、年度服务费用等,其中仅建店费用就达到了69.8万元,其他还包括2万元的人员培训费以及1万元的系统服务费,再加上房租、人员工资等等,林林总总到开店之前差不多要投入小100万元。

不过,和府捞面会帮合作商测评所选店面。本报记者从上述招商部工作人员方面了解到,和府捞面合作商可自行选择店铺,由公司测评,为确保合作商权益,所选店面须公司审核通过后方可签署店铺租赁合同。但小100万元的投资并不少,和府捞面想要靠联营模式帮其重振旗鼓,目前而言并不容易。

除了放开加盟,和府捞面也践行了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战略。据官网,2022年,该公司开启了多品牌发展战略,当前旗下品牌除了和府捞面,还有Pick ME咖啡&热食、一杯拉面、阿兰家兰州牛肉面、财神肉串等。但发展至今,这些品牌并没有在市场引起太多反响。6月24日,本报记者从和府捞面相关工作人员方面了解到,目前其主要在打造的模型是阿兰家,现有门店60余家。

林岳也对本报记者分析认为,“和府捞面的多品牌战略不一定能取得成功,因为大部分品牌的商业模式上并没有太过新颖,多品牌也会造成资源分散,管理难度加大,如果没有足够强的管理能力和执行力,则很难跑出好的品牌出来。”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