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6月25日,95后小伙潘宜都在中科大附一院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成为合肥市第126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为一位血液病患者送去新的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触造血干细胞捐献,还是八年前。2016年的夏天,潘宜都正在读高三,一天和同学聊天时,同学说成年后一定要去无偿献血,潘宜都听后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于是两人相约一起去无偿献血。在献血过程中,看到了造血干细胞留样的宣传册,潘宜都和朋友都进行了留样。他回忆当时留样的心态,说道:“那时虽然不是很清楚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整个过程,但在电视上看过,知道是可以救人一命的,于是就果断留样了,算是送给自己的一份成人礼。”

2016年留下的血样,时隔8年,在2024年春天有了回应,潘宜都接到了来自红十字会的电话,告知他与一位患者初配成功了,并询问他是否有捐献的意愿。潘宜都和妻子进行了沟通,他的妻子表示百分百支持。

自从接到红十字会的电话,潘宜都就在网上搜索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相关知识,了解了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意义,且知道捐献无损健康。潘宜都感慨道:"人这一辈子做有意义事情的机会并不多,这个机会落到自己身上是一件很幸运的事,可以救人一命,为这个社会做贡献"。看着带有体温的造血干细胞悬混液缓缓分离出来,潘宜都说:"生命是脆弱的、珍贵的,希望我的造血干细胞能让他人获得新生"。

6月25日上午,潘宜都在家人及合肥市红十字志愿者的陪伴下,历时4个半小时,顺利采集了248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悬混液。这袋份量不重,却承载了厚重期许的"生命种子",为远方的患者送去了生的希望。

大皖新闻记者 吴碧琦 通讯员 陈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