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嘘!快听,这是无斑雨蛙的叫声!”发现它们时,已是晚上10点多。6月25日晚,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田胜尼团队在安徽省2024年生态质量样地监测时,在长丰发现极其罕见的无斑雨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了解,这几年无斑雨蛙在江浙沪地区的生物学界,有着极高的“声望”,尽管没有被列为“重点保护动物”,但却是无数科研人员心目中的“无冕之王”。这一切都源于,无斑雨蛙真的非常稀少且罕见,众多科研工作者和野生动物爱好者都渴望能在野外一睹它的真容。

合肥发现无斑雨蛙

25日晚,在长丰县的一片农田里,监测团队正在进行生态调查。一声声熟悉又陌生的蛙鸣引起了他们的注意。田胜尼有着非常丰富的野外考察经验,他判断,这是无斑雨蛙的叫声。

终于在农田里,大家找到了这只绿色的小青蛙。只见它背部草绿色,肚皮泛白,两条后腿修长有力,紧紧地握着一片叶子,炯炯有神的黑色大眼睛盯着远方。肥嘟嘟的身体,鸣叫时放大的喉囊,可爱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天晚上,监测团队发现了6只无斑雨蛙,1只雌性5只雄性。

全网都在找它

是生物学界的“宠儿”

一只绿色的小青蛙,为何能让见多识广的生物专家们如此兴奋?

无斑雨蛙曾经广泛分布于我国华东地区,在二三十年前可谓遍地都是,然而近年来种群数量急剧减少,分布点在以飞快的速度消失。前段时间,南京林业大学教授阿迈尔(Borzée Amaël,IUCN SSC两栖动物专家组联合主席)在寻找无斑雨蛙时发现,它们的数量也许早已经骤降到极度濒危级别。根据IUCN(2014)的评估,无斑雨蛙种群大约还有五六百只,处于濒危(EN)状态。

在江浙沪地区,无斑雨蛙濒临灭绝。当地的生物学家曾多次全网发布“寻找无斑雨蛙启示”。这样足以证明,无斑雨蛙在生物学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此次发现很有研究意义

现有资料显示,大别山低海拔地区包括六安、安庆,以及江淮地区的合肥、滁州都有过无斑雨蛙的分布。据介绍,安徽省共有4种雨蛙,大别山区分布有秦岭雨蛙和无斑雨蛙,皖南山区分布有中国雨蛙和三港雨蛙,而江淮地区只有一种无斑雨蛙分布。

无斑雨蛙是一种绿色的蛙,背部没有斑点或条纹(冬眠期间除外),这可能是它们被叫‘无斑’雨蛙的原因。

田胜尼表示,在此前多年的环巢湖湿地生物多样性调查中,都没有找到无斑雨蛙踪影。“目前,合肥其它地区仍然没有发现无斑雨蛙,这一次能够在长丰发现,说明了无斑雨蛙在合肥的分布,需要加强保护。”

来源:江淮晨报

编辑:王楠楠

责编:左开勋 容一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