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向一帆

通讯员 刘莹 赵谦

“我们先需要找到造纸所用的材料,造纸完成后就能得到地图藏身之处的信息,这种运用学科知识的游戏太好玩了吧!”把学校的各个学习场所变成闯关游戏场,你见过吗?近日,武汉市汉阳区郭茨口小学六年级的毕业生们在校园里“玩嗨了”,这份专属于他们的“毕业礼物”,是该校自主设计的“沉浸式”校园剧本课程——“秘境探索·纸”课程。在这个特殊的课程中,学生们可化身小侦探,用聪明的“小脑袋”,发现隐藏在学校各个角落的线索,再根据各种线索完成有趣的学科闯关游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18日,极目新闻记者来到郭茨口小学,该校六年级部分毕业生,正穿着传统汉服,忙碌地穿梭于校园的各个角落,寻找“秘境探索·纸”课程各环节的线索。该校六年级学生潘向妍告诉极目新闻记者,游戏开始后她和同学将组成一个小团队,扮演剧本中的角色,跟随剧情参与“蔡伦大人”改进造纸术的过程。首先要寻找造纸材料,随后根据信息,拼接地图找到宝箱藏身处,在拿到宝箱中的“造纸秘方”后完成造纸,后来遇到“造纸秘方”被偷,通过大家的判断和推测,最终找出小偷并拿回秘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游戏比我们平时玩的有趣多了,学校Y次元密室、汉水研学基地等5个学习场所,都各有玄机,游戏中学到的学科以外的知识也让我们大开眼界。”该校六年级李思思同学说,游戏里造纸等环节不仅考验了大家的动手能力,让青铜编钟发声的板块,也考验了同学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学校副校长刘莹介绍:“剧本课程就是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进入全息游戏秘境,剧情围绕着汉水沿路地图开展,让学生走进汉水文化。在游戏中的实验活动涉及科学、语文、数学、历史、综合实践等相关知识。学校开发‘秘境探索·纸’课程的初衷,是为了锻炼学生们在真实情境下解决问题的能力,平时孩子们总局限于课本知识,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较弱。我们希望能通过这样的方式,在校内补齐学生缺失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校课程中心赵谦老师说,学校有许多和汉水相关的学习场所,一年前她和学校许多老师一起,希望将这些学习场所联合起来,做一个能供给学生实践探索的场所。经过多次“头脑风暴”,他们决定设计一个类似“剧本杀”的学科类剧本课程,在学校社团老师的帮助下,花费一年时间打磨出剧本,做出孩子们喜欢的学科类游戏课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校周红缨书记介绍,两年前,学校开发了“密室探索”课程,此次剧本课程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将课程进行了拓展升级,将整个学校变成一个“秘境”。同时,学校将课程内容进行了系统化整合,既延续了密室探索课程的游戏属性,又拓展了青铜课程的实践内容,将空间、主题、知识点、问题、游戏、挑战与教育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不同主题中,认知、学习、核心素养全面提升。未来,学校将继续以场景为中心,对空间环境进行生态化改造,建构泛在学习空间场景,搭建以技术为辅助的学习场景,增加更多沉浸式体验空间。同时打破学校界限、学科界限,让学校真正成为孩子们学习、探秘的乐园。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