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种满桃树的富阳花果山。

富阳区新登镇塔山村有个声名远播的“花果山”,眼下正是累累果实挂满枝头的时节。应月琴漫步其中,眼里满是期待:再过几天,当漫山的桃子成熟,花果山便会进入她和桃农们翘首以盼的丰收季。

应月琴是新登镇月琴家庭农场负责人。2013年,原本做工艺品生意的她,顺利流转了当时已经废弃的花果山,并在这里种上了100多亩桃树,涵盖塔山玉露、湖景蜜露、新川中岛、白丽等多个深受消费者喜欢的品种。每年6月底至8月底是花果山桃子采摘的旺季,也是应月琴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不过,在今年的采摘季来临前,应月琴已经把皮肤晒黑了,因为她发现了桃子的一个新赛道。

“幼果经处理后成为碧桃干,作为中药材,可以发挥非常好的药用价值。”应月琴介绍,为了保证成熟桃子的个头和品质,当桃子长到幼果时期,他们就要对其进行科学疏果,一般第一遍疏果就要疏掉五分之四的量,一亩地可以疏掉600公斤幼果。“以往这些疏掉的幼果就没用了,而且还不能随意丢弃在果园,因此每年光是清理工作就要费好大的工夫。”应月琴说,做成碧桃干后,解决了清理问题,还变废为宝。

除了自家果园,应月琴也收购其他桃农果园中疏掉的幼果,经统一处理后,统一销售给医药公司。“按0.5元/斤的收购价格,桃农每亩桃园就能增加约600元的收入。”应月琴告诉记者,疏下来的幼果还要进行再一次挑选,去除差的,再经过水煮、清洗、晾晒、烘干等一系列流程后形成碧桃干,5公斤幼果最终大约能做成0.25公斤碧桃干。

“塔山的桃子在20世纪80年代就很有名了。希望这一颗颗桃子打开更多的致富通道,让更多农户种塔山桃,留住杭州人的乡愁记忆。”从商多年的应月琴心里一直住着一个田园梦。10多年来,她不断学习专家经验,引进优良品种,提升种植技术;采取套种套养模式保证绿色生态;拓展桃胶、桃子酒等桃子相关产业链;打造月季花墙、星空露营房、雏菊露营草坪、田园餐厅、花卉走廊等风景设施;开展“认养一棵桃”活动……将花果山慢慢打造成一个高品质、原生态、靓景观的世外桃源,并促进了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应月琴的田园梦,得到了杭州市和富阳区两级农业技术推广基金会的大力支持。通过送资金、送技术,应月琴的农场规模进一步扩大,经营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在她带动下,村民们的“共富”之路也越走越宽。

(来源:杭州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