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时不等人,采摘正当时。眼下,五华县各烟叶产区迎来了繁忙的收获烘烤季,田间地头、烤烟工场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和忙碌的气息。

在华城镇西林村“烟稻双优”示范基地,只见一垄垄烟田整齐排列,一株株烤烟色泽鲜亮,烟叶均匀一致、长势良好。烟农们穿梭在烟田间,熟练地采摘着烟叶,一捆一捆扎好的烟叶被迅速搬运上车,运往附近的烤烟工场进行烘烤。烟农张火坤高兴地说,今年他们种植的烟叶产量、质量总体还可以,烟草公司指导服务也很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今年种植的烟叶面积有80亩,从4月上旬开始采收,基本上每天有16个工人在采摘,预计6月10日左右就能全部采烤完毕,这两年(烟草公司)改造升级了电烤房,烟叶比较好烤,操作简单方便,又比较环保,还节省了烘烤成本,烤出来的烟叶比较好,估计烤后平均亩产能够达到290斤以上。”张火坤说。

五华县烟草专卖局烟叶管理部主任曾海亮说:“构建完善的烟叶生产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在烟叶生产的各个环节我们为烟农提供全过程的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实现100%标准化生产,依托烟农综合服务合作社为烟农提供育苗、机耕、植保、烘烤、分级等专业化服务,促进烟叶生产减工降本,提质增效。”

在梅州市电能烤房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华城镇西林村烘烤工场,工人们忙碌而有序地工作着。他们首先将采摘来的烟叶进行分拣,剔除不合格的烟叶,然后将合格的烟叶进行分类编杆,送入烤房进行烘烤。烤房内,温度、湿度等参数设置好后实现自动精准调控,以确保烟叶烤出最佳的品质,让“绿叶子”变成“黄金叶”。

河东烟叶工作点点长魏新雄说:“今年雨水比较多,烟叶含水量大,干物质含量少,烟叶变黄尚易,定色较难,烟叶要适熟采收,上竿装烟要均宜较稀,烘烤时要注意干球温度要较高,湿球温度较低,要加强排湿,提高烟叶烘烤质量,减少损失,增加烟农收益。”

近年来,五华县烟草专卖局为创新驱动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工商研三方协同,联合工业企业,依托华南农业大学、省科学院、烟科所等科研单位,在种植品种、施肥配方、高可用性上部叶开发等方面开展重点技术攻关和先进技术成果的集成转化应用,烟叶质量水平逐年提升,得到了广东中烟的充分认可,目前,五华烟叶已进入了高端卷烟原料配方。据统计,五华县今年种植烤烟面积9655亩、涵盖9个种烟镇、57个种烟村、种植农户137户,户均种植面积70.47亩,收购计划28000担。目前,全县烟叶烘烤已接近尾声。

曾海亮表示,在促农增收方面,该局持续巩固稻烟轮作模式,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建设“烟稻双优”示范片,围绕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引导烟农在烟后种植优质水稻,利用烤房开展特色农产品烘干业务,推动烟叶主业稳增收,多元产业促增收,让烟农们从烟田里走上致富路。

南方+记者陈泽铭

通讯员陈广文甘霖陈钦

[作者]陈泽铭

[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