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24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聚力攻坚看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十三)——市文化和旅游局专场。市文化和旅游发展中心主任谢文博介绍了2024年以来聊城市文旅工作有关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化遗产保护水平不断提升。建立市、县两级文物普查协调机制,召开全市文物保护委员会工作会议,启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争取2024年度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实施东阿曹植墓安防升级改造工程等7个重点文物保护工程项目。落实“先考古、后出让”制度,上报考古调查勘探方案59个,获批复41个,已完工16个。开展地下文物埋藏区分级工作,初步划定一级文物分布区72个、二级70个、三级53个。组织开展博物馆定级评估工作,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在全市推进“一县一馆”建设工程,组织国有博物馆建设和非国有博物馆备案。强化数字赋能,临清市博物馆“高清触摸屏文物展示平台”智能创新应用场景获2023年全省新型智慧城市优秀案例。争取国家级非遗保护资金115.5万元,用于非遗项目、非遗传承人活动补助,四位传承人入选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文化事业活力持续迸发。构建市、县、乡、村(社区)四级文化设施网络,全市自然村文体广场、文化活动室覆盖率99%以上,建成城乡书房63家,海源阁古籍文化中心建成开馆。制定《2024年度“123”文化惠民工程实施方案》,举办民俗文化节、非遗春晚、非物质文化遗产月、元宵歌会、“绝活在水城”以及“文化进万家”“小戏小剧展演”等群众文化活动12982场。

融合发展势头更加强劲。聊城水上古城、东阿阿胶世界启动国家5A级景区创建工作。指导鱼山曹植风景区、九州洼月季旅游景区、双海湖风景区争创国家4A级景区,临清东宛园等17家景区申报3A级景区。指导原有39家3A级景区引入节事赛事、旅游演艺、沉浸式体验等新场景、新业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景区服务能力。谋划重点文旅项目63个,加快推进实施类文旅项目52个。实施旅游住宿业提升三年行动,出台促进旅游住宿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新增4星级酒店2家,8家精品酒店正加快建设。开展“乡村好时节”主题年活动20余场,积极推进古楼街道和铜城街道2个民宿集聚区创建。东阿阿胶体验之旅、临清“春运来临 千年运河文化之旅”、东阿“赏国色天香 享最美春光”黄河踏青之旅被纳入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文旅品牌影响力有效提升。聚焦“两河之约”品牌体系,承办“沿着黄河遇见海”文旅新媒体推广大会,联合抖音、同程、腾讯、美团、小红书等平台,实施“两河之约‘新’动聊城”新媒体推广行动计划。“不如在聊城见一面”热点话题实现6亿多次曝光量,接连荣登抖音全国热榜。聘任国家话剧院聊城籍演员王仁君担任“聊城市城市推广大使”,全方位、多主体讲好“我家门前有条河”IP故事。邀请东方卫视“极限挑战”节目组在聊拍摄,节目已于6月16日播出,引流作用明显。举办“两河之约·书画高唐”桑葚采摘露营季活动、2024山东(东阿)中医药文化旅游体验周暨“两河之约·康养东阿”主题推广活动以及民俗文化旅游节、乡村文化旅游节、音乐美食文化节等节庆活动1200余场。牵头成立济郑高铁沿线城市文旅联盟,并牵头起草制定《济郑高铁沿线城市文旅联盟章程》,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举办“两河之约 英雄阳谷”旅行商大会,会上发布《2024年度聊城市旅游团队奖励办法》。开展“趁当‘夏’‘趣’聊城”走进济南、郑州大学城文旅专场推介会,开展“乘着高铁游聊城”暑期大学生专场推介活动,开展“春色‘聊’人·‘彭’然心动”2024聊城(彭水)文旅交流活动专题推介。赴日本、韩国开展文化旅游交流活动,举办专场推介会,展示聊城优质非遗项目,推进对外文化交流。

文旅市场秩序显著优化。2024年以来,开展卫星电视传播秩序、文娱领域、网络文化市场执法、农村演出活动执法等8项专项行动,出动执法人员6496人次,检查市场经营主体2901家次,办结行政处罚案件10件。组织“文明旅游 ”“文明餐桌”“理性参团”“绿色出游”等志愿服务活动,传递文明旅游新理念新风尚。实施全民共情行动,引导市民网民增强城市认同感和归属感,构建有温度、有深度、有亮度的舆论氛围。

文/记者 林晨 图/马新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