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季羡林的妻子彭德华去世,要4万丧葬费。季羡林对儿子说:“我出2万,你出2万。”,没成想,儿子季承却暴跳如雷,拒绝道:“我一分钱也不会出,这4万是你欠她的。”季羡林大怒道:“我要和你断绝父子关系!”
“我要跟你断绝父子关系!”谁也能到这句话会是从被称为“国宝”的季羡林嘴巴里说出来的呢?
季羡林虽然是文学大家、语言大家,但家庭条件却并不算好。很小的时候,季羡林就被送到了叔父的家里,对于他来说,小时候的生活并不算好。
还好季羡林争气,他对读书非常认真,也颇有天赋,很快就小有名气。在出名之后,季羡林却并不开心。
季羡林人生有着一个极大的遗憾,就是在母亲离世的时候,没能够去送母亲一面。
他常常思念母亲,但又无可奈何。后来,在家庭的包办婚姻之下,季羡林娶了彭德华为妻。
可一个读了那么多书的人,又怎么会被封建礼教所束缚呢?结婚之后,季羡林和妻子生了一儿一女之后,他选择前往了德国。这无疑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季羡林让妻子一个人承担起了照顾整个家庭的责任。季羡林也并非是无情的人,他会和家里联系,可是当时季羡林家里没有电话,只能写信给家里。
虽然双方有所联络,但季羡林却逐渐来信越来越少了。或许是在德国的学习越来越繁重,又或许只是因为季羡林不愿意继续给家里来信。
总之,季羡林的孩子和妻子后来和季羡林也越来越淡了。
当季羡林回国之后,他看着自己的孩子,却显得有些陌生。季羡林并没没有做父亲的经验,和这些孩子也没有从小到大的感情,因此他的眼里写满了陌生。
他不知道怎么去和自己的已经半大的孩子说些什么,更不知道应该如何和这一大家子陌生人相处。
季羡林面对他们,心里还会感到一些压力,于是他选择了前往学校当中,将自己投入了学术里,逃避着家庭。
季羡林其实从小就不理解家庭到底是什么,即使读了那么多文学名著,学了那么多的语音,可季羡林就是无法了解一个家庭需要的是什么。
定义太过于宽泛了,这让季羡林非常难受。后来,在彭德华去世的时候,季羡林参加了葬礼,但是在安葬的时候,季羡林却说:“季承,丧葬费我们一人一半。我出两万,你出两万。”
这句话让季承一下子愣住了。面前陌生的父亲在很久之前就没有管过自己,现在母亲的丧葬费居然都要自己出一半?
对季承来说,就算让自己把丧葬费都承担了,他也毫无怨言,可是父亲如此将整个家庭的破裂摆在明面上,一个堂堂的大学者甚至连妻子的丧葬费都不愿意出,这让季承心里感觉无限凄凉。
季承摇了摇头:“我不出。”这句话惹得季羡林大怒,但季承却说:“我们断绝父子关系。”
最终,两个人断绝了父子关系。季承和季羡林也因此分道扬镳。好在晚年时候,季承还是将季羡林接了过来。
他从未享受的父爱,在季羡林晚年也并没有给他,只是对于季承来说,能够跟自己这个被称为国宝的父亲待上一段时间,也算是不枉此生了。
季承从来没有奢求过父爱,他从小到大都是母亲带大的,对父亲他并没有特别的感受,只是这个父亲到底还是特殊的,不仅仅是血缘上,更在学识上。
不知道季羡林在临终的时候,有没有对自己的孩子感觉愧疚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