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90岁的季羡林收到1张德国寄来的照片,看完后竟当众痛哭。原来照片上的女子不是别人,正是他年轻时的女友伊姆加德。
1935年,季羡林来到德国,主修印度学,当时季羡林寄宿在一个普通的德国小镇上,他的屋子紧邻大街,季羡林非常喜欢打开窗子看屋外的车水马龙。
但季羡林殊不知,他在看风景的同时,也会有人把他当成一生中最重要的风景。
女孩叫伊姆加德,与季羡林同住在一条大街上,季羡林一出现在这里,伊姆加德就注意到了他。
经过她的观察,伊姆加德发现这位来自中国的季先生眼神忧郁、举止优雅,而她正到了谈情说爱的年纪,便幻想着有一天能和她眼前的这位季先生出双入对。
很快小姑娘等来了与季先生说话的机会,当时季羡林已经结婚生子,所以对这位碰巧“偶遇”的外国姑娘更多的是尊敬与礼貌。
但这里是德国,深受法国的浪漫主义爱情观所影响,伊姆加德更加觉得面前的这个男人是多么的彬彬有礼,便打算每天鼓起勇气和季羡林打招呼。
由于心系祖国,毕竟在德国留学期间季羡林就听到了祖国正在和日本进行着惨烈的战争,于是他便更想加快研究的进度,好让自己早点毕业。
满心焦虑的日子里,也是伊姆加德天天似有心似无意的陪伴着他,伊姆加德了解到季羡林先生是有家室的,但她无所谓。
她这个女孩子从来都不会被封建纲常所束缚,喜欢就是喜欢,她不愿意去考虑更多的东西,因为那不浪漫。
季羡林看到小姑娘不论是刮风还是下雨都来看望自己,心中有愧,便常常在家里招待伊姆加德,聊的话题都是文学方面或者是季先生小时候的事。
季羡林知道,虽然自己的婚姻是包办性质的,但娶了人家就要一辈子对人家好,不能在外国胡搞乱搞,所以伊姆加德一旦提起对他的爱意,他就赶紧尝试各种方法去熄灭小姑娘的希望,打算以这种方式叫醒陷入爱情的小姑娘。
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伊姆加德并不觉得季羡林做的有多么过分,小姑娘的家里人知道了她的“男朋友”是季先生,也热情的招待季羡林前往他们家做客,期间还特意让两人坐在一起。
过了一段时间,季羡林先生需要写博士论文,但是缺少打印机,那时候打印机打印纸张很金贵,像季羡林这样的贫寒学生无法掏出足够的钱用打印机写论文。
这时候伊姆加德出手了,便和季羡林说好,“我可以借你用我家打印机,但你要答应我的一个要求,我不要你钱,我只要你陪我走遍哥根廷的大街小巷。”
季羡林看着眼睛中绽放光彩的小姑娘,只能苦笑,一口答应了此事,两人不知不觉间,就迅速发展成了恋人关系。
白天,没课的季羡林就会陪着伊姆加德在哥根廷的街道上穿梭,晚上,伊姆加德就在季羡林居住的小房子里,听着季羡林朗读他的论文,而伊姆加德就负责把这些内容打印出来。
到了1946年,季羡林先生得知中国抗战胜利了,便一心想回国,伊姆加德苦苦哀求季羡林留下来,和他组成一个美满的家庭。
但家国大义还是胜过了儿女私情,季羡林抱着对方哭了好久,一字一顿的说:“你肯定会找到一个比我爱你千倍百倍的人,一定会的。”
回国后,季羡林在国学上有了很大发展,之后很快在文坛上具有极高影响力,他被人们称为国学大师。
后来,有专门写季羡林传记的记者知道了季羡林的这位外国恋人,便专门跑去哥根廷去采访伊姆加德。
原来,声名鹊起后季羡林先生曾来到哥根廷看望伊姆加德,但开门的却是陌生人,于是季羡林先生便默不作声的走了,其实伊姆加德一家就搬家到了楼上,季羡林就这样与伊姆加德再次错过。
等伊姆加德了解到季羡林的情况后,开心的对记者说:“我就知道,他一定会成为一个大师。”说完眼含热泪,再也无法多说什么。
伊姆加德深深的爱着季羡林,甚至为了他一生不嫁,记者满含热泪,也被这位温柔的女性感动了。
2001年,记者特意把伊姆加德留给季羡林的照片交给了季老先生,90岁高龄的他看到年轻时的女友不仅老泪纵横,喃喃的道:“是我辜负了这位温柔的女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