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探寻文学世界的运河桥梁,

聆听桥上桥下的运河故事。

请听大运河申遗成功

十周年特别节目《读不尽的运河桥》。

由大运河沿线城市北京、天津、沧州、

洛阳、济宁、枣庄、扬州、苏州、

杭州、绍兴、宁波等城市电台联合制作。

大运河沧州段属于隋唐大运河和京杭大运河的主干道,自隋唐以来,走向没有经过大的改动,河堤、河道大都保存完好。从吴桥到青县,在运河流经沧州的216公里上,现有70多座姿态各异、用途不同的桥,其中市区有17座。

我们邀请了沧州市大运河研究专家、原沧州市文物局王玉芳局长、沧州市水利专家寇金星、沧州市作协主席苗笑阳、著名作家宋子平四位老师,共同走进文学世界,探寻大运河流经城市中里程最长的城市——沧州的运河桥梁,感受它们在文学作品中的独特魅力,以及沧州在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年来的发展变化。

我们首先和大家一起探寻的,是一座在现实当中已经看不到的桥——市桥。

市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读不尽的运河桥”沧州篇——千年运河穿城过 满目新景入画来

“今夜鲸川月色明,卧烟虹影正横陈。市桥得月喧箫鼓,堪羡溪桥觅句人。”

宋代诗人家铉翁所做的《市桥月色》,是他在沧州的时候写的一首非常著名的诗篇。这首诗篇写了在宋朝末期,沧州夜色的那种美好的景象和繁华的场景。诗的前两句写出了月色下的市桥,横陈在运河上,卧烟虹影的美景。诗的后两句,又写出了市桥的繁华程度, “市桥得月喧嚣鼓”,说明当时运河的晚上,是非常繁华的,有买有卖的,有来有往的,和谐安宁,烟火码头。

但是这里边有一句话,最后一句是“堪羡溪桥觅句人”。说明在市桥之外,还有一个桥,是溪桥。诗人写溪桥,就为了写一动一静、一喧一雅。溪桥是什么样子的?有没有溪桥,需要我们所有的文学爱好者,所有的考古学者,去追究,去遐想,去想象。

然而,曾经的市桥到底在哪里?没有准确的记载。人们只能凭着诗中的想象,感觉是在距离解放桥不远的位置。

解放桥

“读不尽的运河桥”沧州篇——千年运河穿城过 满目新景入画来

有波涛的时候,桨声就是运河的脚印,暂且记住这个名字:老桥。倏忽间,染霜的双鬓,便可牵出一段童话。

小时候,河东才有城市的样子,老桥下总是断不了来来往往的汽笛声,以及杂技的精奇和激越的梆子腔幻化的梦呓。那时候,还不知道逝水东流的箴言,运河向北,老桥连着东西两岸。

对了,老桥还有一个和新沧州一起诞生的名字一个闪光的名字:解放桥。

——《老桥》作者:魏文宏

沧州城区段运河上有桥的历史很短,城内运河上的第一座桥是解放桥,始建于1939年,当初是日寇侵占沧州时所建的木桥,曾用“朝日桥”“军桥”之名,这座桥共9孔。1947年,解放军与国民党守军为争夺此桥,曾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战斗。解放军解放沧州后,将此桥改名为解放桥。老一辈沧州人对解放桥的习惯性称呼“老桥”。解放后,政府曾对解放桥进行了两次维修、加固。但是,木桥历经风雨,日渐老旧,已经不堪重负。1975年,市政府将木桥改建成单孔双曲拱钢筋混凝土大桥。

北环桥

“读不尽的运河桥”沧州篇——千年运河穿城过 满目新景入画来

这集市就像一块磁铁,在规定的日子把方圆几公里、几十公里的人们聚集在北环桥周围。小商小贩沿着东西河沿一直向南北纵深排列着,整条运河就包裹在一阵阵的吆喝声中。

——《北环桥旧事》作者:赵 芸

沧州老百姓记忆最深刻的除了运河桥还有北环桥,从新华桥到北环桥这段,这里面有一个小集市,卖什么的都有。现在的北环桥建于上世界80年代,它的前身是一座铁桥,随着城市的不断的扩容,道路的修建,运河上的桥梁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漂亮。

肖家楼桥

“读不尽的运河桥”沧州篇——千年运河穿城过 满目新景入画来

沧州最有特点的运河桥之一是肖家楼桥。肖家楼桥有跨河桥梁和倒虹吸工程公路桥等桥梁,其中倒虹吸工程建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是亚洲第一大倒虹吸水利工程,也是南运河上最有特点的桥梁之一。1970年、1975年版的河北省地方粮票,就采用了这一桥梁的画面。

在沧县纸房头乡大白洋桥村和张官屯乡肖家楼村交界处,肖家楼南排河穿运倒虹吸工程就坐落在这里。远远望去,只见南运河由南向北流,南排河自西向东流,两河呈十字形交叉,南排河以涵洞的方式从运河下方穿过,两条河如立交桥一样,各走各的路。因为下面的河流两头高、中间低,就像倒置的虹吸管结构,所以得名“倒虹吸”。

倒虹吸工程是5000多位劳动者,肩挑背扛,人抬车推,苦战近11个月,完成的中国水利工程史上的奇迹。建成后不仅壮观,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1976年是个大旱年,仅在当年,倒虹吸引蓄水量达4.2亿立方米,灌溉了70多万亩农田。近年来,沧州市还沿着南排河和运河河道打造了倒虹吸滨河公园,形成了辐射周边十里八乡、风格独特的运河文化旅游景点,让寻常百姓更亲近这座立交水建筑。

佟卉桥

“读不尽的运河桥”沧州篇——千年运河穿城过 满目新景入画来

佟卉桥高而陡,有种“一桥飞架南北”的气势。灰白色大理石桥身无论是在阳光还是在月光下,都有一种宛如仙境的飘逸感,不由自主便想起瘦西湖上的二十四桥——“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大运河上的桥》作者:宋子平

2021年,沧州市在中心城区重点推进中国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园、园博园、南川楼和朗吟楼风貌再现,以及南川楼片区改造等重点工程,这其中就包括6座运河步行桥。现在,6座桥已经全部投入使用,沿着大运河沧州段从南至北,分别可以看到九河桥、佟卉桥、百狮桥、沧曲桥、沧化桥、展馆桥。这六座景观桥是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年来,沧州踔厉奋发打造“运河之城”的缩影,是提升沧州人民生活质量的又一实物写照。

一条运河穿城过,满目新景入画来。如今的大运河已成为沧州最具魅力的生态名片、文化符号和产业高地,焕发出璀璨光彩。

感谢收听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特别节目《读不尽的运河桥》,本期为大家介绍的是大运河沧州段——南运河上的部分运河桥梁。大运河沧州段属于隋唐大运河和京杭大运河的主干道,下期节目,将聚集隋唐大运河的中心——洛阳,由洛阳台主持人和大家一起探寻文学世界的运河桥梁,聆听桥上桥下的运河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陈瑞

一审:叶璐;二审:陈雷;三审:于海涛

终审: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