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探寻文学世界的运河桥梁,

聆听桥上桥下的运河故事。

请听大运河申遗成功 十周年特别节目《读不尽的运河桥》。

由大运河沿线北京、天津、沧州、洛阳、枣庄、扬州、苏州、杭州、绍兴、宁波等城市电台联合制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持人晓晗

穿过台儿庄古城巍峨的西城门,往南几步,就可以看到步云桥和京杭大运河上最特别的一段: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曾经流经台儿庄的京杭大运河截弯取直走台儿庄城南,留在台儿庄城里、全长三公里的古河道开始沉寂了下来,古运河边上那些抗战后残存的古码头、古驳岸也在人们的遗忘中得以保存,并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今天我们邀请了现代作家郁馥馨、作家曹诏亮、金石学家吴兆明三位老师和主持人晓晗一起,带您走进文学世界,探寻那些横跨在运河之上、承载着古今记忆的著名桥梁。我们将聚焦在运河的中端枣庄市,感受那些运河桥梁在文学作品中的独特魅力,以及这座城市在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年来的发展变化。

让我们开启大运河上台儿庄的寻梦之旅。首先和大家一起探寻的是坐落在台儿庄古城内的一座廊桥——步云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台儿庄古城里有大大小小108座姿态各异的桥,步云桥就是其中的一座。这座美丽的廊桥雕梁画栋,廊顶覆盖琉璃瓦。桥的两头各有一阁,歇山顶四角飞檐,大有“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之姿”。

步云桥畔,一座圆首石碑,“峄侯马公去思碑”是为纪念浙江省余姚县才子马希曾捐建桥所立的碑石。明天启元年,他出任峄县知县,发现运河上没有桥,于是捐资建了一座竹木结构的大桥,方便了行人。

康熙皇帝南巡,召集文人献诗,在峄县讲学的李克敬献上《雅颂八章》,被钦定为第一,第二年,山东举行乡试,李克敬应考成绩全省第一,之后赴京参加会试,高中进士。这座桥使李克敬平步青云,于是改名为“步云桥”。

日复一日,步云桥静静地看着这座古城人来人往,就让我们从这里穿越历史的烟云,回到那座400年前繁华的古城。《峄县志》里记载台儿庄当时呈现出“一河渔火,十里歌声,夜不罢市”的景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 |“读不尽的运河桥”枣庄篇--千年大运河,寻梦台儿庄

台儿庄地势相对较低,所处海拔高度比微山湖低7至8米,自东向西设置了8座船闸,满载货物的船舶每过闸时,险象环生,他们暗暗许下心愿,如果活下来,如果发了财、如果如了愿,要在这里修一座桥,愿众生一路平安。今天的台儿庄古城,简直就是一座桥梁的博物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寿桥

长寿桥,桥墩左右雕塑了12只乌龟,老龟驮着大龟,大龟驮着小龟,人人都说它象征着多福多寿,趣味多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尊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广济桥

广济桥,据说原是木桥,清咸丰七年由万家出资修建为石桥,桥石是皇宫专用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广汇桥

广汇桥,清顺治五年,由赵家出资兴建,现在原址复建。取“汇八方商贾”之意。

台儿庄古城的桥如同一颗颗珍珠,串起了运河上生生不息、商贾往来的历史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吴兆明,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钱币学会会员,枣庄市钱币学会副会长,1973年开始收藏研究中外历代货币、碑碣石刻。编著的《台儿庄碑铭集》收录了百篇记事碑铭,且点校注释。

“在河两岸,在水一方,如果不是命运里的那座桥我不会莽撞来到这里”。一位率真感性的台湾女作家,一座刚被唤醒的台儿庄古城,追梦人与梦境相遇了,《我的古城我的梦》记录着郁馥馨寻根的执着和台儿庄古城初醒的风采。桥跨越两岸,冥冥中命运里的那座桥牵引着她来到了梦中的古城台儿庄。

2008年,枣庄市开始规划复建台儿庄古城,台湾女作家郁馥馨定居台儿庄十几年了,她见证了台儿庄古城的重建,古城的一草一木,一桥一宇,都让她感慨万千。就像静静流淌的运河水曾经暗潮汹涌,她的内心也曾经如潮涌过。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 |“读不尽的运河桥”枣庄篇--千年大运河,寻梦台儿庄

重建是一种奇妙的过程,广袤古城破土重来,焕发新生,废墟之上,化为崭新的希望。强大的生命力让郁馥馨也跟着精神斗擞起来,她创办杂志《天下@第一庄》,还致力于促进海峡两岸的交流,2009年首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落户台儿庄。她说:古城在重建,我自己也在重建,我和古城的命运休戚相关。

在河两岸,在水一方

如果不是命运里的那座桥

我不会莽撞来到这里

登步云桥不为平步青云

上至尊桥也只为在船行街

跟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

聊一下我们各自的处境和心事

只想在滔滔不绝的运河水边

等待风起云涌

或在不可企及的水位里飘流

求得一时的安稳和安歇

是的,我在古城每个桥都逗留过

夜里的广汇桥灯火灿亮如镜花水月

现实与梦境都在两端召唤

我在郁家码头妄想过传说

也眺望过未来

流水不腐,浪淘尽英雄人物

也消解了多少运河人家的苦和难

包括我的古城我的梦

即便醒来以后

发现在每一座古老或重修的桥上

文字已逐渐失去了声响

历史在无数人的镜头里浓妆艳抹

年轻人和小孩穿着汉服倚在桥头微笑

或摇曳生姿缓步移动

平静的运河水似乎不起波澜

我仍然可以看见暗潮汹涌

一个时代过去了

另一个世代正在蓄势待发

---郁馥馨《我也曾经如潮涌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郁馥馨,出生于台湾南投,祖籍山东台儿庄。现代作家,文笔感性率真,字里行间洋溢著理想性格与创作激情。主要著作有小说《我不是故意这么坏》、《往灯光多处走》等,散文《我的古城我的梦》、《屋顶上的女人》》等。台儿庄古城《天下@第一庄》杂志主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省道231南延工程跨韩庄运河大桥,这座大桥2020年通车,开辟了一条鲁苏新通道,实现了两省高等级公路互联互通。

在台儿庄古城南部京杭大运河枣庄段一派繁忙的景象,嘹亮的汽笛声在运河上空回荡,由于这段运河在韩庄与西边的微山湖相接,所以也被当地人称为韩庄运河。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 |“读不尽的运河桥”枣庄篇--千年大运河,寻梦台儿庄

台儿庄本土作家曹诏亮,常常漫步运河边,记录运河故事,捕捉它的光影变化。这里的四季风景、风俗人情和田野里的世代生活,早已融进他的血液里,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

他的抒写饱含深情,他就是运河文化的歌唱者。在他的作品《台儿庄船闸》中生动鲜活地记录下了台儿庄船闸的运行景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台儿庄船闸,素有江北内河第一闸之称

运河的神秘与豪迈流露在船闸的一角,展现出千帆竞渡,生机勃发的气象。台儿庄复线船闸,投资2.34亿,千吨级的货船可以直接通过,运行原理和葛洲坝船闸一样,彰显着现代交通智慧,焕发内河航运新活力。过去枣庄的煤碳、利国的铁都是通过这条黄金水道运往南方的各大工厂,可以说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曹诏亮《台儿庄船闸》节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曹召亮,笔名:曹诏亮、运河雄风,山东台儿庄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国家高级摄影师。枣庄书法家协会会员,《运河》杂志主编。

著有文学综合作品集《写意人生》和散文集《我心中的河》《乡士情深台儿庄》《在运河边行走》《诗意运河》《我的古城不是梦》,长篇小说 《天眼》小说集《浮世》等。

站在台儿庄节制闸上眺望,运河上桥梁星罗棋布,飞架两岸,桥下船闸,货船往来穿梭,共同构筑起水上交通系统。

我们通过奔流不息的滔滔河水,看到一个南北共济、青天碧水的未来,在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中看见枣庄高质量发展的蓬勃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感谢收听本期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特别节目《读不尽的运河桥》。运河水流过枣庄市,进入江苏境内,流经徐州、宿迁、淮安,到达运河的原点城市扬州。下期节目,将由运河原点城市扬州交通广播的主持人和大家一起探寻文学世界的运河桥梁,聆听桥上桥下的运河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枣庄经济生活广播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陈瑞

一审:曲艺;二审:夏晓丹;三审:李艳

终审: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