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的讲解太到位了,让我们对备课、课程设置、自主学习、双师共教等方面有了新的认识。”近日,2024年河南省郑州市教育局教育数字化转型培训班在西北师范大学开班,围绕“智能时代教学范式转型”“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等内容为老师进行培训,引导他们通过分组讨论等多种形式探索教育数字化进程的教学实践。

4月8日,在教育部与河南举行的部省会商会议上,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指出,河南省要大力推进教育数字化,加强科学教育,夯实全面提升国民素质的基础教育基点。

以人工智能人才储备,助力“数字河南”战略部署。2023年11月,在中国·河南科教融合创新发展大会暨河南省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工作会上,河南省教育厅明确了全省教育数字化建设的目标和方向,要求全面提升师生人工智能素养,培养人工智能后备人才,助力“数字河南”战略实施,以实际和实效完成时代命题,交好河南答卷。

以数字智慧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河南各地抓牢教育数字化发展重点要点,用数字力量加速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步伐。

周口市教体局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通过强化人工智能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人工智能教育课程实施、加强人工智能教育师资建设、实施人工智能赋能行动、促进学生人工智能素养提升等5个方面15项行动,促进人工智能在全市中小学校的普及应用。

郑州市金水区教育局构建了“七个协同”信息化发展机制,创造了“三+N”资源建设模式、“四层三维”云教研模式及“三环节”全景数据采集模式,制定了数字校园及智慧校园等级评定等多维度考核机制,为激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化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应对新时代教育问题和挑战打下坚实基础。

“我们将继续探索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助推师生减负增效,不断提升教师的智慧教育理念、数字化意识、数字素养等,加速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助力全市乃至全省教育数字化进程更进一步。”郑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互联网+”助力课堂改革,云端互联辐射带动引领。焦作市山阳区焦东路小学创新建设“精课堂+实研训+细管理”云端在线教学模式,通过网络互联、视频会议、在线直播等方式,形成“一人主讲,班班助教”在线课堂教学模式,让农村孩子享受城市教育资源。

“软硬”兼施,全力推进数字化教育教学改革与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作为河南省首批数字校园标杆校,淇县第一中学紧抓教育信息化这一推进器,把数字化校园、智慧教育作为特色建设方向,实现了校园设施设备现代化、教育教学环境信息化、教学学习模式智能化、教研和师资培训网络化等,为数字化校园建设夯实“硬件”基础。

“平板电脑上有很多学习功能与学习资源,课上帮助我跟紧老师,课下帮助我自主学习探索。现在使用了一年多,我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了很大提高。”郑州市金水区文源小学六(1)班学生刘诗钰谈起自己在智慧课堂中的收获时高兴地说。近年来,郑州市金水区文源小学依托信息技术手段,探索创建了一整套涵盖课前、课中、课后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大大丰富了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软件”管理。

“接下来,我省将从系统重构教育教学新模式、丰富资源供给新平台、打造科学研究新范式、实现数据治理新突破、拓展校园应用新场景这‘五个新’着手,用教育数字化助力中部地区崛起,助力河南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说。(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 记者 庞珂 通讯员 姚梦迪)

作者:庞珂 姚梦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