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横沥镇冯马二村玉米种植户手捧新鲜上市的新品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玉米新品种“花花公子”(上)、“黑美人”(中)、“白雪公主”(下)。

“白雪公主”“黑美人”“花花公子”……当这些产自本土、昵称极具童话色彩的鲜食玉米新品种亮相广州千年商街,会擦出怎样的市场火花?近日,“产城人文融合发展·镇街携手和谐共建”——广州市越秀区北京街、南沙区横沥镇共同推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系列活动在北京路步行街举办。北京路是广州历史悠久的商业街区,横沥镇是广州鲜食玉米主要产区之一,上述玉米新品种就产自横沥镇。

得益于玉米良种与良技,横沥镇成功培育了这批鲜食玉米,并于今年5月上旬上市。随着北京街、横沥镇两地“强强联合”,将给农产品新品推广提供新思路,共奏“百千万工程”交响曲。

 体验

  居民代表当“试吃官” 赞新品玉米“鲜、甜”

颗颗饱满、色泽诱人的鲜食玉米,小巧可爱的鲜甜番茄,浑圆硕大的番石榴……当天活动现场,在精心设置的农产品展销区里,来自横沥镇的名优农产品琳琅满目,展示了“百千万工程”实施后结出的硕果。

口感清新、甜而不腻、营养丰富的横沥鲜玉米乃现场的“焦点”,“白雪公主”“金玉满堂”“黑美人”“花花公子”等玉米新品种悉数亮相,可供现场观众生食或熟食,受到街坊欢迎。

启动仪式采用了别出心裁的“摘玉米”形式,北京街与横沥镇双方代表各手持一株玉米棒,共同将棒上的鲜玉米摘下。这既是对丰收的庆祝,也是对未来合作的期许,象征着双方合作将结出丰硕果实,共同推进“百千万工程”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拓展。

五位居民代表化身“试吃官”,率先体验横沥鲜食玉米。“试吃官”梁阿姨是北京路附近的街坊,对这些新品玉米连连称赞“鲜、甜”,“这与我以往吃过的玉米截然不同,尤其是这款叫‘白雪公主’的水果玉米,生吃比熟食更好吃,甜而不腻、清新爽口,我非常喜欢”。多位试吃的居民表示,鲜食玉米并不少见,但鲜少了解在南沙的横沥镇还能种出这些优质玉米。

据悉,现场试吃的这些鲜食玉米主要产自横沥镇冯马二村。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杜燕峰介绍,村内种植甜玉米已有20多年历史,玉米品质远近闻名,主要销往珠三角城市。自去年开始,在广州市农业农村科学院(以下简称“广州市农科院”)联合华南农业大学提供新优品种与配套技术支持下,冯马二村试种起了鲜食品种的甜玉米,今年开始有了收成,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破局

  鲜食玉米科技小院应运而生 春季生产可增纯利1.5万元

横沥镇是广州鲜食玉米的生产集中地,种植历史悠久,但也出现了产品同质化、单一化的发展问题。近年来,玉米在早春生产中受低温阴雨天气影响较大的现状,亟须良种良技突破发展困局。为此,广州市农科院在品种选育方面下功夫,遴选了例如矮秆抗倒伏和耐热适合夏种品种等,不间断地为当地牵头生产玉米的南沙区兴盛甜玉米专业合作社及农户开展良种良法帮扶。

2023年11月,广州市农科院在横沥镇举办了一场特色鲜食玉米新优品种及绿色高效栽培示范推广现场会,划定了40亩大小的示范田,并联合华南农业大学提供新优品种与配套技术支持,加强推广应用。三个月后,南沙区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广州市农科院,以南沙区兴盛甜玉米专业合作社为驻点,在横沥镇建立了鲜食玉米科技小院,进一步强化科技助农。

值得一提的是,与鲜食玉米科技小院一同建立的,还有大肉丝瓜、新垦莲藕、樱桃番茄、荔枝溯源等4个科技小院,科技小院专家团队由科技工作者及科研管理人员组建,为当地重要特色农产品提供科技帮扶。

正值春耕生产时节,科技小院为兴盛甜玉米专业合作社提供了多个特色品种试种筛选,最终,合作社选出了最适合本地生产的新品种——广甜205。

据了解,广甜205是广州市农科院自主选育的优质超甜金银粟玉米品种,籽粒黄白相间,口感清甜爽脆,皮薄无渣,适合作为较高端产品在商超、连锁生鲜店等地销售。

兴盛甜玉米专业合作社成员介绍,合作社分批次种植了广甜205共约30亩。在春季持续低温及连续强对流恶劣天气的影响下,广甜205相比同期同类产品的成穗率高,在早春生产中可增产增收10%以上。“它的收购价格可比同质化严重的‘泰系’黄玉米高0.3元/斤,折合增收约500元/亩,春季生产可新增纯利润约1.5万元。”

不只是广甜205,此次横沥镇的鲜食玉米“大家庭”还加入了多个成员,包括特色鲜食甜玉米水果型的“白雪公主”、“黑美人”,抗倒性较好、耐热性较强的“金玉满堂”,甜糯品质的“花花公子”等。

 发展

  新品种玉米带来新致富经 每年每亩地增收3000元

5月正值南沙玉米成熟收割的时节,走进横沥镇的冯马二村,大片玉米田映入眼帘。杜燕峰告诉南都记者,20多年来,玉米都是村里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如今全村约有2100名村民,三分之一左右的村民仍在种植玉米。

随着横沥镇全镇推广鲜食玉米新优品种,冯马二村开展了示范种植,陆续在累计约800亩的玉米田中种植了5种优质玉米品种。其中,“白雪公主”是明星品种,玉米颗粒排列整齐,呈奶白色,甜度高、淀粉含量低、富含膳食纤维,剥皮后可直接食用,会爆汁。该品种糖度达18%以上,是普通甜玉米品种的1.5倍以上。“黑美人”玉米颗粒呈现深紫色,意味着花青素含量高,含有丰富的直链淀粉、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营养元素,是一种健康型甜玉米新品种。

“以前种植传统品种的玉米,一般田头价能卖到1.8元左右一斤,好一点的能卖到2.5元左右一斤。现在种了新品种就不一样,例如‘白雪公主’都是按根卖,田头价能卖到4-4.5元一根,一根大约7两重。”杜燕峰告诉南都记者,种植新品种玉米,每年每亩地预计能比传统品种玉米增收3000元,深受种植户欢迎。

5月11日,在冯马二村的玉米田边,“横沥夏意浓,玉米远飘香”玉米良种良法主题活动在此举办,现场签署了多个合作框架协议,促进玉米产业发展。作为甜玉米供应方的兴盛甜玉米专业合作社,与南沙区农业农村局、横沥镇农业农村技术服务中心签订了《南沙区农业良种良法示范推广项目协议书》等,并与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市农业农村科学院签订《技术服务协议》。

玉米新种是横沥现代农业创新发展的象征,也是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辛勤劳动的结晶。杜燕峰提到,今年冯马二村新品种鲜食玉米的种植面积计划从800亩扩大到1300亩左右,希望借助北京街和横沥镇携手推进“百千万工程”的新机遇,架起地方乡村振兴与城市消费的新桥梁。

南都调研 总第318期

采写:南都记者 莫郅骅 通讯员 舒霞 张家碧 广州市农科院

图片:通讯员 横沥镇 刘伟